好的公路线型,经常曲线占比百分之七十以上,不可避免的在大部分曲线处要设置超高,以利于行车安全。超高两端均需要设置缓和段来进行渐变,当超高渐变率过小的时候,超高缓和段的渐变过程过长横向排水不畅路段,已经成为公路行车的一大安全隐患。
雨水不及时排出路外将产生以下危害:
①在路面形成一层水膜,车辆高速行驶的过程中容易发生水漂(车辆滑移)
②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容易发生溅水和喷雾,影响行车视距,增大交通事故率
③雨水容易下渗,破坏路面结构
对于超高渐变以及过渡段,提出以下值得讨论的问题:
如当渐变率相同,路面宽度不同的双车道公路,以绕中线旋转时,横坡由2%(或1.5%)过渡到2%的单向横坡路段长度如下:
设p=1/330,△i=2×2%(或2×1.5%)
根据<规范>7.5.4式,
Lc=B*△i/p=13.2(或9.9)*B (p为超高渐变率,i为坡度)
上式表明,随路面宽度增加(其它因素不变时,)缓和段长度Lc与路面宽度B成正比例增加。
一般二级公路的横断面为例计算如下。
第一种情况:一般二级公路,当采用路基宽8.5m,行车道宽7.0m的横断面结构型式,超高坡度小于2%(或1.5%)的路段长度为:
Lc=330×2×2%×3.5=46.2m 或Lc=330×2×1.5%×3.5=34.65m
第二种情况:当采用路基宽12m,行车道宽9.0m的横断面结构型式,超高坡度小于2%(或1.5%)的路段长度为:
Lc=330×2×2%×4.5=59.4m
或Lc=330×2×1.5%×4.5=44.55m
超高由2%至-2%(负号表示方向)段落即这三四十米的排水如何解决?
对超高缓和段新版路线规范做了如下规定:
上述问题已经看出,假如当渐变率采用某一定值时,随着路面宽度的增加,超高过渡段的长度也会随着增加,而且增加的速度较大。公路等级越高、路面越宽,就越是如此。
在回旋线较长并在其全长布设超高缓和段时由双向横坡变为单向横坡的路段将比上述分析结果更长。这一问题就更突出。
或者说,当路面宽度较宽时,往往也就是公路等级高、回旋线较长时,若还以渐变率不得小于1/330来限制超高过渡段的长度,是不是不太合理?不合理的话我们要怎么做才能改善这种情况下的排水状况?这种情况下是不是限制缓和段长度会比限制渐变率更加合理?
由于篇幅所限今天就先写到这,下篇继续,也特别欢迎感兴趣的朋友和我一起互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