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红肥绿瘦》主题曲歌词无逻辑、太矫情?
在最近,热播的古代社会家庭题材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算是目前国内最有人气的一部古装剧了,该剧是由张开宙、赵祥宇执导,根据关心则乱的同名小说改编。由赵丽颖、冯绍峰、朱一龙、施诗、张佳宁等演员主演,这也让这部剧在播出之后,就收获了许多观众的好评。剧情主要讲述了北宋官宦家庭少女明兰的成长、爱情、婚姻故事。这部剧不仅演员们在剧中的演技十分出色,同时这部剧的主题曲也格外动听。
《知否知否应是红肥绿瘦》主题曲《知否知否》由知名音乐制作人刘炫豆作曲,歌词由张靖怡根据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改编而成。《知否知否》歌词如下:
一朝花开傍柳,寻香误觅亭侯,
纵饮朝霞半日晖,风雨着不透。
一任宫长骁瘦,台高冰泪难流,
锦书送罢蓦回首,无余岁可偷。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歌词内容婉转曲折,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将一个“吾倾慕汝已久,愿聘汝为妇,托付中馈,衍嗣绵延,终老一生”的故事娓娓道来,与《知否知否应是红肥绿瘦》这部电视剧非常契合。这首《知否知否》伴以优美的旋律,古韵雅致的风格,在胡夏、郁可唯二人深情演绎的缠绵悱恻的歌声我们仿佛看到了盛明兰、顾廷烨经历过的一幕幕悲喜,引人遐想,令人感叹。
可是,这么一首受人喜欢耐人寻味的歌曲竟遭一网友痛批“逻辑不通太矫情”。
该网友在朋友圈写到:“受不了现在的古风歌曲,为赋新词强说愁,比如那最近很火的《知否》主题曲,一来就是‘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接一句完全不知所谓‘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全靠词藻堆砌,逻辑上狗屁不通,矫情而不知所云,还不如喊麦。”
这个堪称“史诗级的点评”被网友截图晒到网上,引起一片哗然。因为歌词引用了素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笔下。网友们对于该点评十分的不满,认为这是强行批判,纷纷发文表示这简直就是“杠精翻车”。
看来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李清照了。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她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长于散文,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在家庭的熏陶下,她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李清照的词不以辞采取胜,而是如同国画一般,“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意。”通俗中见典雅,具有自然淡雅的艺术风格,达到朴素之美的境界。例如《声声慢》开头连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十四个叠字,具有独创性,做到了自然朴素,不见凿痕。尤其是“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心理刻画,全用白描手法,正是李清照词语的生命力之所在,是李清照词被后人吟咏不衰的主要原因。
诗词的语言必须具备精炼凝重的特点,在短小的篇幅中蕴含丰富的内容,体现出诗人的感情。
《知否知否》主题曲中所引用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仅用33个字就细腻地概括了词人热爱自然界美好事物的情怀。其中“肥”、“瘦”二字,极其精炼地概括描绘出春末夏初风吹雨打之后,绿叶繁茂、红花凋零的景象。可见李清照词的语言既经锤炼而又清新自然,不受前人约束。
李清照多采用比拟的方式借景抒情,借物明志,用心灵的眼睛观察生活,所描述的情景无不渗透自己的心情,使主客观得到高度的统一,感情深挚,诗味隽永。她的每一首词作,实可谓篇篇佳构。有的前乘后继,一泻千里;有的层层设疑,由果追因,储蓄委婉;有的上情下景,或情景交融。每一首词皆可看出其高超的艺术功底。通过神奇的艺术构思把自己凄楚的心情,深沉的愁怨,婉约蕴藉,跌宕曲折的表现了出来。
今天的音乐课,我把这首《知否知否》歌曲带到了课堂,同学们好高兴啊,因为寒假他们在家看了这部电视剧,都非常喜欢这首歌。我给同学们介绍了歌曲的词曲作者还有演唱者,重点提到了李清照,让他们周末回家上网百度一下有关李清照的介绍以及她所写的词作,拓宽知识面,以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
最后让我们在《知否知否》优美的歌词中再次回味一下李清照的魅力吧:
一朝花开傍柳,寻香误觅亭侯,
纵饮朝霞半日晖,风雨着不透。
一任宫长骁瘦,台高冰泪难流,
锦书送罢蓦回首,无余岁可偷。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