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楠(化名)这次来参加课程,主要是想看清楚自己。她觉得现状让她很辛苦,未来也不知道走向何方。和家里人关系都不太好,似乎找不到一个安定的属于自己的地方。同时,经常觉得胸闷气短,好像总是呼吸不过来。她觉得是时候去好好看看自己到底怎么了。
楠楠的童年:长女,不知何处归
楠楠是家里的长女,还有一个妹妹和弟弟,三人年龄间隔大约各一岁。
在当时,农村的重男轻女是分外严重的。父母卯足了劲想要生一个儿子,终于在第三胎时如愿了。但随之而来的,就是三个孩子所带来的重大经济压力。后来,父母终于打算将第二个女儿送给别人。但送给他人的妹妹,倒也执着的很,去几天哭几天,最后养父母没当几天,就无奈地送回了妹妹。
三个年龄相近的孩子让父母觉得压力巨大,于是,就把楠楠送到了爷爷奶奶家,让他们帮忙照顾一段时间。
其实当妹妹弟弟出生以后,楠楠已经感受到浓浓的被忽略感。或者,她一出生,就已经没有体会到被重视的感觉。因为父母的眼里只有男生,根本不会多花注意力给楠楠。去爷爷奶奶家,虽然不在父母身边,但因为只有自己一个小孩,楠楠倒觉得安心了下来,觉得待得也自在一些。那时候的楠楠,三四岁的光景。
一天晚上,楠楠睁开眼睛一看,爷爷家里静悄悄的,一个人都没有。哦,好像听说村里来了戏剧团,正在演戏呢,爷爷奶奶应该一起去看戏了。楠楠打算去找他们。半夜,楠楠找不到鞋子。于是她赤着脚在深夜的巷子里奔跑,去寻找家人。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是怎样的一段路程呢?顾不上哭,顾不上害怕,只希望早点看到爷爷奶奶。戏台的热闹和光亮,爷爷奶奶的温暖,就是让她不断奔跑的动力。
终于到了。也在人群中找到了爷爷奶奶。但,楠楠没有得到一个温暖的喘息和呵护地,相反,爷爷奶奶很生气。他们怪楠楠破坏兴致,怪楠楠是个累赘,都不能让他们好好放松看场戏。
紧接着的第二天,爷爷奶奶带着楠楠回到了爸爸妈妈身边,跟他们说:“你们自己看这个孩子吧。太麻烦了!”爸爸妈妈无奈地接下了楠楠。看着父母和弟弟妹妹,楠楠却觉得这个家并不属于自己。当天晚上,楠楠哭着不睡觉,要回到爷爷奶奶身边。爸爸妈妈气急了,就拿了一把刀架在她脖子上,大喝:“你再哭,就砍你!”
接下去的日子,楠楠找不到归属感。弟弟妹妹,他们晚来到这个家庭,却好似他们才是主人翁,也欺负楠楠。爷爷奶奶不要她,爸爸妈妈也那么不情愿地接回她。
读书时如果晚回家,家里就只剩下米饭,一点菜都不剩给她。离婚后的楠楠回到父母家,父母却无法接受她离婚的现实,觉得楠楠丢了他们的脸,总是希望楠楠能继续和前夫在一起……
王老师根据她的描述,在现场找了几个学员代表,分别当楠楠的众多家人。大家像踢皮球一样推搡着楠楠。爷爷奶奶说:“你走!你回自己家去!”弟弟妹妹说:“你去爷爷奶奶家,不要回来。”爸爸妈妈说:“我照顾不了你,你去爷爷奶奶家!”
……在现场如此具象、夸张又现实的呈现中,楠楠嚎啕大哭。悲伤,愤怒,委屈,恐惧……全部的情绪涌现出来,她承担得太辛苦。她哭着说:“我不属于任何地方,任何地方都不属于我。我就应该去流浪!”
流浪,对于几年前的楠楠来说,还是一个可以去实现的事情。可如今,她带着三岁的儿子,近乎形影不离。流浪,已经变成一件遥不可及的梦了。
楠楠的关系:冥冥中的安排,受伤的双方给不了彼此爱
楠楠在大学时期交的男朋友,是她的老乡,当时是异地恋。毕业后,两人一起到同一城市开始生活。关系跌跌撞撞,最后还是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过了两年,也生下了儿子。寥寥数句话,却难以道清楠楠在这几年的煎熬。结婚后,怀孕时,楠楠已经知道老公在外面有了外遇。她每天都处于侦查老公的状态,满脑子都是老公现在在干嘛,是不是和小三在一起,以及回到家面对对方时的愤恨和委屈、尴尬。三十刚到的她,就折磨出了白头发,最后还是咬了咬牙,和老公协议离婚了。
只是之前双方家长都不同意,所以离婚是背着长辈们。同时,也为了让孩子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家,能尽量多的接触爸爸和妈妈,两人还保持高频率的见面和联系。但他们分居了,楠楠带着孩子住回了自己的父母家。有时候也去婆婆家住几天,或者再到市区里的前夫姐姐家住几天。
这样的四处奔波不安稳,以及面对家族中其他亲人的纠结,让楠楠时刻揪着一颗放不下的心。于是,慢慢地,楠楠再也难以享受一口顺畅的呼吸,她开始呈现出了现在的胸闷气短,难展欢颜的状态。
她很难对前夫表示出愤怒。因为心里想着要给孩子尽量完整的爱,以及顾及前夫的工作,她不断地配合他,演一个妻子的角色。同时,她的心里,有一个部分是对前夫的心疼。因为前夫是个养子,在养父母家里也是一直觉得得不到足够的关爱。长大后心里好像有一个巨大的空洞,不断地寻找亲密关系来填补自己。工作繁忙,关系纠缠,自己也越发浮躁。他,其实也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家。
楠楠数次强调前夫的可怜,她不舍得再给他增加什么负担。也因为这份心疼和不舍,让她一直以来在这个关系中的愤怒和委屈没有一个表达的出口。她也是后来才知道:她心疼的前夫,其实就是她自己,那个在原生家庭中没有得到爱的自己。
两个早期在原生家庭体会不到爱的人,被一种冥冥中的力量牵引着,走到了一起。但因为双方给不出爱,都满足不了对方,所以,也终将渐行渐远。这个失败的关系,对两个人来说,都是再一次的打击和失望。也向他们又一次证明了:爱,是如此难以得到。
那,他们的孩子呢?
楠楠的孩子:不知不觉中,走上了和妈妈一样的路
三岁的孩子跟着妈妈,从出生后就没有一个长期、固定、稳定的住所。在个案治疗中,王老师让一个学员代表楠楠的儿子,去体会孩子的感受。孩子问了一句话:“妈妈,到底哪里才是我们的家啊?”
当楠楠听到这句话时,再一次动情,抱着孩子嚎啕大哭:“原来,我一直想给孩子最好的,尽量让他少受伤害。没想到,最后,他也走了和我一样的路。他也找不到自己的家了!”自己所受的苦,是楠楠觉得最苦的事。她如此害怕孩子也承受这些,但最害怕的事真的发生了。
面对孩子,楠楠抑制不住地哭着,她在充分释放自己的内疚。哭了很久,楠楠慢慢地平静了下来。最后,楠楠对孩子表达了深深的歉意,和孩子紧紧地抱在了一起。
王敬伟老师的声音在旁边响起:“虽然孩子也和你一样找不到自己的家,但他和你不一样的是,他有一个很爱他的妈妈一直陪伴着他。”
楠楠的未来:前路漫漫但自己清醒又有力量
此次个案到此结束。楠楠看清楚了自己的原生家庭,前夫的原生家庭,自己和前夫之前组建的家庭,以及夫妻双方和孩子的关系。她也震惊地看到,原来一些模式就像魔咒一样,会轮回。孩子正在慢慢进入自己的人生模式中,而大家都毫无知觉。
看清楚了这一切,楠楠有了如释重负的感觉。接下去的方向也清晰了起来。停下来,再厘清周遭的关系,疗愈自己的过往创伤,活出自己的人生,还给孩子属于他自己的人生……虽然前路漫漫,但在清醒的有觉知的状态下面对这一切,楠楠感受到了从内心深处涌出的力量。
就像王敬伟老师说的:这发生在你身上的一切,如果你借此机会往内看,就是一个很好的疗愈契机;如果你还是延续以往的方式,就是又一个痛苦。
而越早去疗愈我们的创伤,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人生才能越早开始。
案例整理:
刘芳芳
心理学本科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怀众个人疗愈中心负责人
工作坊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