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许多人都在纠结一个问题,养孩子到底是穷养好呢?还是富养好呢?
看过各种各样的观点,有人说要穷养儿子富养女儿,又有人指出其相应的弊端。
有很多的家庭,明明经济状况不甚理想,却偏要富养孩子,什么都给孩子用最好的,最后导致孩子的物质欲望爆棚,家长的财力渐渐的捉襟见肘,压力巨大。
还有一些家庭,明明拥有优裕的经济条件,却非要穷养孩子,克扣孩子的物质享乐,美名曰“挫折教育”,而使得孩子抵御不了一点点的利益诱惑。
我觉得养小孩并不纯粹是穷养富养的问题,而在于你的孩子是否有教养。
这里的教养,是指内心的一种富养,与金钱无关,却能让你的孩子拥有健全的价值观,不卑不亢。
一旦拥有了教养,别人就会很尊重你,根本不会在乎你金钱的多少。试想一下,历史上多少的伟人,在经济极度拮据的情况下,依旧走到哪里都会受人欢迎。而教养的形成,与家庭的经历状况无关,与父母的言传身教有关。
穷养的孩子容易产生自卑的感觉,生活中不够自信,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这与父母从小的教育有关。
如果你因为钱不多,而一直在孩子面前哭穷,久而久之,会让你的孩子产生内心贫穷的感觉。你给了孩子一种你们买不起好东西,配不上好东西的错觉,所以,他会自卑。为了弥补这份自卑带来的空缺,他会选择买贵的东西来证明自己,证明自己也买的起,有消费的能力。
但是这样的证明很脆弱也很可笑。如果别人用了更好的东西,他的信心便会立即崩塌。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穷人口袋里揣一万块钱,也不如一个富人口袋里揣一千块钱有底气。内心贫穷自卑的人才会通过买名牌证明自己,而真正富有的人穿布鞋也会不在乎,也会很自信。这不是钱多钱少的差别,是内心穷富的差别。
反之,有些人虽然钱很少,但他心灵很富有,所以就不会那么的在乎物质,这也是家庭教育熏陶出来的结果。
可能你们家的经济条件并没有那么好,买不起昂贵的衣服,吃不起精致的餐厅,但是哪怕是吃一顿酱油拌饭,也能够铺上漂亮的桌布,用上漂亮的碗筷,细细的品味。你教会了孩子认真的的享受生活,内心充盈着幸福与感恩,所以即使生活再贫瘠,也能够不卑不亢,坦然自若。
我们也能看到一些人,过惯了穷困的日子,有朝一日通过自己的努力发家致富,但是内心依旧贫穷。他们就算住着一万一平米的房子,也会堆满杂物不舍得扔,因为以前穷怕了,所以即使有钱了但是心态上还是改不过来。
有些家庭也是这样,明明父母通过努力积累了不少的财富,但是思想跟不上,依旧奉行着穷养孩子的原则,不愿意给孩子买好的东西,甚至故意骗孩子说他们没有钱。
可是常常事与愿违。身为父母的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孩子心里种下了多么贫瘠的种子。因为没有足够的钱,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别的孩子吃好吃的,自己却吃不到,这种心理上的落差会让他觉得很自卑,甚至于会对性格产生久远的影响。
那些有钱而又特别富养的孩子,却又往往会忽略孩子精神上的教养。这样养出来的孩子,则会流于肤浅,只知道享乐,却不懂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为何物。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孩子拥有富足丰盈的精神世界,以及良好的教养。你可以根据你自己的经济状况,选择适合自己以及孩子的东西,带他分辨美丑善恶,不因为自己买不起好的就不愿意让他接触美好的事物,也不因为自己的固执狭隘而让他也产生偏见。
内心富足而又有教养的人,会选择买适合自己的东西,真正需要的东西,根据钱多钱少选择适合自己的价位,让自己过的很舒服,不卑不亢,见到穷人不嘲笑,见到富人也不卑微。心态上做到了做好了,有钱只是迟早的事情,一旦有钱了,就会过上与之匹配的生活,但是怕就怕养成了穷人心态,就算突然一日拥有好多钱,也还是内心深处卑微贫穷。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大家会说“三代出贵族”。因为金钱很有可能一朝得到或者失去,但教养不会。所以,有教养的人,内心不会觉得自己贫穷,不会自卑,不会盲目羡慕别人,他们清楚自己的定位,不会在没钱的时候盲目的追求物质,给自己增加负累,也不会在有钱的时候,舍不得投资自己,因为那样会浪费资源,会错过了本来可以比别人更好的机会。
穷养也好富养也罢,都是想要让孩子成为栋梁之才,而将孩子培养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才是你最值得追求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