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
【第一夜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前几年开始,“原生家庭论”引起很大的讨论,这或许也可以理解为心理学开始广泛传播的一种体现。每个人从原生家庭来梳理自己的人生轨迹,别人从他人的原生家庭去分析对方的处境,带着浑然天成的逻辑,听起来有理有据,我也曾一度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合理的“因果论”,当看了这本《被讨厌的勇气》之后,对自己原先的逻辑提出了巨大挑战。
“决定论”,或者我所理解的“因果论”是弗洛伊德心理学的基础,其核心可以理解为: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是因为过去的事情所决定的。大多数心理咨询师在面对咨询者时,会第一时间从童年时期去追踪你一生的痕迹。这个理论之所以广泛受欢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受到挫败时,可以心安理得的把原因归为那些自己无法决定的因素,继而获得心安,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一边说着受伤,一边给自己找着理由,这本身没有什么错误,是弱小的人类在面对充满不安全感的世界时自然而然形成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以我目前的理解,我认为“因果论”不能否认,只是不能止步于此,当我们遵循着客观因素追寻到过往的轨迹时,像一个旁观者一样看到是什么造就了当下的自我,然后接纳自我,继而去获得改变的勇气。至于如何去获得“勇气”就是这本书讨论的核心命题,本书分为5个篇章,本篇记录第一篇的核心理论,我的总结就是境皆因我——任何处境都是自我选择形成的结果。
【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我们以为现在的一切由过去造就,那只是因为我们自己赋予的意义是这样的,事件本身可能有很多意义,我们所以为的意义可能只是一种偏见。这就和“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道理一样。
作者举了一个例子,一个青年闭门不出,他自己很希望到外面去,但是他踏出房间就会心悸不已、手脚发抖。作者提出的观点这不是其他原因造成的他想外出而不能外出,只是因为他本身就不想外出,他的核心目的可能是想通过此种方式获得别人的关注,以此体现自己的不同等等。这个理论用到自己身上,刚刚开始会难以理解,但是顺着作者的思路去尝试理解时,你就会发现我们潜意识的目的和我们说出来的目的往往不一样,以至于我们自己都不清楚自己的真实目的。但是不论何种潜意识的目的,如果我们循着自己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获得安全感去思考时,便可稍见分晓。
【你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选择了“不幸”。这既不是因为你生在了不幸的环境中,也不是因为你陷入了不幸的境地中,而是因为你认为“不幸”对你自身而言是一种“善”】
从客观角度来讲,我们会把事件分成“幸”和“不幸”,同时我们也发现,这个定义可能只是在一个限定的周期内成立,如果拉长时间的维度、扩大空间的维度,很难定义一个事情是“幸”还是“不幸”,所以当我们把自己人生所经历的一些事情来定义时,是我们自己的选择和认知决定的,事件本身并没有任何意义,它只是发生了而已。然而,某些时机、某些场合,我们讲出来那些自以为“不幸”的事情,一方面为了安抚自己,一方面为了获得别人的安慰,这没有什么不对,这也是人生的需要,只是我们从这个维度去认知时,会对自己所讲的“不幸”有更深的理解,如此才不容易陷入自我可怜的境地。
【即使人们有各种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能安心。要想改变生活方式需要很大的“勇气”。面对变化产生的“不安”与不变带来的“不满”,你一定选择了后者】
我认为,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安全感”和“存在感”,这两个是天生就带的自然属性,这很可能源于基因携带。在人类发展的历程中,人作为动物类别的一种,其本身具备的条件不足以抗衡外界的艰难,所以在诞生之日起,就在寻找安全感,哪怕后来人类有了对抗外界的工具,但是基因还没有跟上变化;而为了获得这种安全感,又需要人类之间建立联结,在一个群体中,人就又会去寻找“存在感”。比如我们寻求更高的职位,不外乎钱、权、自我成就、为社会贡献等形形色色的原因,但是这些目标背后的核心目标是为了获得在这个世界的安全边界和存在意义,当然每个人的安全边界不同,意义也是自己赋予的。
所以我们总是抱怨着现状,为什么没有改变的勇气,是我们的自然属性会决定相比当下的不满,我仍然要追求安全感。越来越觉得,“勇气”是人类非常难得的品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