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冷漠的社会、浮躁的社会,能与几个知心好友谈天说地、把酒言欢、协力解决问题无凝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俗话说多一个朋友多一条道,多交一些朋友是不错的。
明友是从那里来?主要是发小、高中、大学以及参加工作后相处不错的朋友。有些朋友是一见如故的,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正如杜牧所说: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能有几个一见如故的朋友,是何其幸。而大诗人李白与杜甫的交往可视为一见如故的典范。
大唐天宝年间的公元744年,这时唐王朝发展的最巅峰。百姓富足,万国朝拜。李白离开了长安,途中遇见了杜甫。我们可以想像大唐最伟大的诗人李白与杜甫见面时情景:李白一身白衣,白衣飘飘,目光如电,犹如仙人下凡。而杜甫则一身青衣,略显青涩,浑着散发着青春气息,目光坚定不移。三番两语交谈后,马上互认一生中好友。
当年李白四十三岁时,早已名震天下,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篇,可为天下谁人不识君。而杜甫则是初露头角,时年三十二岁,正是人生的上升期。杜甫对李白佩服的五体投地,终于见到了心中的偶像,实在兴奋不已,一连三天都睡不着觉。而李白看到了比自己小十一岁的小弟弟,才思敏捷、出口成章、意气相投。很快他们成为一生中的知已。
李白与杜甫真正的相见也就一年多的时间,从七四四年的春天到七四五年的秋天,从此以后,两人至死也没有相见。这个一生中互为挚友,即使天各一方,也没影响双方的思念,正应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李白写了《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沙兵城下寄杜甫》等思念杜甫。杜甫写了《赠李白》、《春日忆李白》、《梦李白两首》、《冬日有怀李白》等怀念李白。
李白还有一个朋友,不过这个朋友不是文人,而是武将。他就是功高震主主不疑,再造大唐汾阳王郭子仪。李白与郭子仪的相识纯属偶然。当年郭子仪是个青年军官,担任押粮官。结果粮草被抢,按律当斩。李白看到郭子仪时,心中不由的爱才之心。只见青年长相魁梧,双目炯炯有神,一身正气。正好李白与太守相识,便救了郭子仪。
李白与郭子仪一交谈,更为郭子仪的爱国之心所震惊,相信日后必将不凡,定能成为大唐的顶天之柱。郭子仪对李白佩服不已,两人遂成朋友。李白一个善念,得到了一知已,挽救了大唐,也救了自己一命。七五五年爆发了安史之乱,都城被占,唐玄宗逃亡,在这个关键时刻,郭子仪力挽狂澜,再造大唐。李白因无缘无故的站错了队,面临死亡。郭子仪以军功担保,救了李白。
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呼?交朋友是一件很高兴、很愉快的事情。正所谓多交朋友,少结仇人,和气生财。朋友多了,路也广了,自然也就好走了。但是千万不要交不忠不孝、无所事事、见异思迁之人。正所谓人心隔肚皮,还是小心谨慎一点好。
我有一位同学,是个生意人。前几年生意好,朋友多,天天家里热闹非凡。同学因盲目扩张,资金短缺,生意不好。这时他所谓的朋友,敬而远之,唯恐拈上他。不落井下石就不错了。这岂不是相识遍天下,知心有几人。
这个社会雪中送炭少,落井下石多。这就要我们长一双慧眼,好好观察,再确定交往,宁缺毋滥。人在高峰时,富在深山有远亲。人在低谷时,贫居闹市无人问。
亲爱的朋友,我们怎么办?发展才是硬道理,不断的学习,不断进步,迎难而上,最终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而不是畏畏缩缩,再也站不起来。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