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观察看哪里?几天的听课让我有了新的认识。人的思想总会被别人的语言左右。每堂课李栋老师的点评无疑牵着我们的思维前行。
安妮老师为我们呈现的一堂体育与英语融合课例给我的启发很大。活跃有趣的课堂孩子们是轻松自由的。在这堂课中孩子们既能学习关于衣服的英语单词,又能在跑跑跳跳按照指令取衣服的过程中锻炼了身体,参与了小组合作。老师在整堂课与之前的芬兰老师也略有不同,她的课堂既有活泼氛围又能及时组织教学,课堂是开放和谐自由生长活跃的。老师和学生席地而坐,沉浸式的以歌曲,动作,游戏开展教学,沉浸式的与学生在一起。这堂课上老师没有高高在上,只有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老师巧妙引导学生全程英文交流在无形中渗透。
从专家点评中,我们认识到当我们的课堂从学科“+”到素养“+”的发展中,学生在游戏中,在活动中学习,符合学生年龄段特点。孩子们蹦蹦跳跳的就达成了学习目标。反思我们的课堂,因为老师观念的落后,思维的禁锢,所以除了体育课之外,我们从不敢尝试把课堂搬到室外,尝试过学科融合的教学但深入不够,我们的每一个学科之间关联太少,虽说教学设计里有跨学科体现,但那也是皮毛而已。学科融合怎么融?应是自然而然不着痕迹的融合,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无需生硬的创设情境,以关注学生学习的角度代入生活实际的设计,这样贴近学生也能将目标落地于课堂。
听了几节芬兰老师的课,我发现朴素无华是最大亮点,好像学习就是很自然的事情。没有花里胡哨的开场,没有刻意的装扮,一堂课再平常不过。应该说和我们的常态课差不多,但是细究来看,这样的看似不着痕迹的课堂,其实在学生的充分参与体验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不就是专家说的反复刺激引起的知识建构吗?我们的课堂老师问学生答,学生缺乏探索的过程,或者说在应试的大方向下我们没有给足学生试验体验的时间。更缺乏的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蹲下来,俯下身子,与孩子们一起参与体验的意识。
朴素的课堂,生动的体验。平常的内容,创新的设计。关注全体学生,关注学生对课堂的评价,亲近课堂,融入课堂,参与课堂……这是芬兰老师课堂最大的特点,这些简单的常理是我们长期忽略的,但我们注重了“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的时候,往往在“求快”中缺少了等待、参与、体验,在“抓落实”中忽略了有效的探索,从题海战术中刷出想要的“成绩”。在教育“内卷”的当下,我们为了达成目标而急于求成,缺乏慢下来的教学“等待”。比如,老师直接给出结论,学生死记硬背,缺乏思考与实践的过程,我们丢掉的是到达远方的路程,远方虽远,我们传统观念里喜欢老师送学生直达“彼岸”,错过了“沿途”多美的风景啊。谢家湾学校的“慢就是快”,这个学习探索的“慢”过程,本身就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
删繁就简,回归课堂的本真。反思我的课堂,花架子华而不实,表演大于真实。我们的常态课才是最真的样子。听了几天的课,明显的感受化难为易,将教学回归我们最初的样子,净化繁杂,不要让信息化手段奴役我们的课堂。老师的语言简,设计精,活动实,探究足,我们不是为别人听课而上课,是为孩子们听课而上课。我很欣赏希娅书记所说的“孩子课堂上的每一分钟绝不能浪费”。老师无谓的滔滔不绝的语言,信息化带来的互动游戏,还有为了迎合当下的各种情境创设而别扭的牵强的合作……其实都是我们精简课堂上的累赘。我们总会以听课观课者是否赞同为目的,忽略了我们的上课对象——学生的真实感受。
平等和谐,俯下身子倾听。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带动课堂的关键。芬兰老师的课堂平常不过,但难能可贵的是他们会蹲下来,跪下来,甚至趴下来,只要学生需要,只要能近距离和孩子们沟通,他们毫不吝惜课堂上老师“尊贵”的身份。放下架子,难道就没有师道尊严了吗?我们了解自己,了解学生吗?我们是否在课堂上尊重他人,以学生为中心,构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课堂呢?
唯勒彼老师以《共同在学校》为内容的讲座给了我们开班会的一个新样态。每周“班级圈”活动就是拉近师生,生生关系最好的一个游戏,我把它称为游戏是因为这个活动轻松有趣,自然发生。把课桌搬出去,让学生自由围一个圆圈,老师也在其中,然后确定一个孩子开始提问互动,这样轻松的设置一个聊天环境,没有压力,没有被动,每个人都要发表自己的见解。一个简单的互动游戏,瞬间拉近大家的距离,在鼓励与尝试中,每个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得以锻炼,那些不爱说话的孩子也能参与其中,这是不是实现了从个性化到全体关注呢?我觉得可以借鉴学习,我们是不是可以把孩子们带到操场或校园的某处,坐下来慢慢聊,这样看似组织不严密但却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班会课充满新意,也考验老师们的耐心。试想:当我们一本正经的太久了,关系会不会太过生硬?所以,偶尔的轻松体验,有必要尝试。
苏薇老师的《释放每个学生的潜能——分层教学的改革》讲座又从另一个层面告诉我们如何尊重每一个学生,怎样开展分层教学。我印象深刻的是她举了一个例子,小狗学习因为不断犯错而失去信心。我们在教学中因为学生的犯错会不会一再打击他呢?一味的打击会让学生不敢尝试,缺乏试错的机会。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学习舒适区,我们应该根据他们学情的不同而设置不同的学习方案。这和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所提倡的“因材施教”如出一辙。这一点上,我们中国教育还是蛮自信的,因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已经有这样独到的见解“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的,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本身就允许不同的发生,具体到个别学生的性格特点与教授他们的方法和侧重点上亦有不同。比如颜回以德行著称,孔子评价他“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也”。再如子路,他性格鲁莽但抱负远大,坚定自信;冉有则长于政事,虚怀若谷……这些性格特点在他们与孔子的互动中得到了体现,也影响了他们各自的发展和成就。孔子对学生的教育方法也值得一提。他主张有教无类,不偏心于某个学生,而是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这种教育方法使得他的学生能够在各自的领域中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和潜力。你看,老祖宗留下的教育思想在当今世界依然闪闪发光,但我们却在传承过程中失大于获,反而这些思想在国外得以充分验证。也许,我们偶尔还需向内看。
启发与思考:
真实发生,自然而然,原汁原味的课堂更受青睐。我们应该关注老师的输出在学生这里是否被真正输入,关注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关注学生课堂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因为,这是关于人的教学,而非机器。
作为老师,放下高高在上的空架子,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慢下来,静下来,参与进去,虚心一些,多一点倾听,多一点投入,才是对学生最好的引导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