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生开始,我们就在用各种各样的“语言”表达自己。最小的婴孩,如果肚子饿了或不舒服了,会用“哭闹”这种“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再长大一点,随着身体的发育和口头语的掌握,幼儿学会用更丰富的肢体语言和口头语言来表达。
在这个意义上,除了口语和书面语,绘画、音乐和舞蹈也都是“语言”。用声音(不管是用乐器还是身体自带的声带这个“乐器”)可以抒发我们的快乐或悲伤,用延展的动作可以表现我们的渴望或留恋,用线条和色彩可以表达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和感受。
就绘画而言,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画家。这门“语言”,只要拿起笔和纸(或其他替代物)就可以动手画起来。一两岁的时候,孩子感受到动手之后留下痕迹的乐趣;三四岁的时候,孩子兴致勃勃地画出更复杂的画面,并且给自己画的东西进行命名;再往后,随着脑、眼和手的协调能力发展,同时精神世界随着生活经验和故事的增加得到极大的丰富,孩子的绘画进入到极富创造的时期。这个时期我们称为儿童画时期。在八九岁之前的儿童画时期,可以说是美术教育“浪漫阶段”。
一二年级的美术即处于浪漫阶段。作为一二年级的美术老师,我所要做的事情可以简单地概况为三个关键词:
快乐创作——引导孩子感知生活中的美,结合语文的读写绘课程,进行主题式的儿童画创作。这是绘画课的导入。如前所述,这个时期是浪漫阶段,重在让孩子自由地感知与表达,而不是精确技法的训练;作为课程,需要有一定的主题,但主题应该开放,足以承载各种各样的想象。嗯,作为一名在学前教育本科和儿童文学硕士之后,曾经教过低段语文的南明老师,我认为自己在“快乐创作”上是很有信心的。
各美其美——每个人对世界的感知是不一样的,孩子所描绘的就是他所感知的世界。这是对儿童绘画的理解。如果理解了我前面所说的绘画是一种“语言”,绘画的发展在一二年级处于浪漫阶段,那么一个人就不会把儿童绘画的评价标准定义为“像不像”。甚至可以说,正因为孩子没有受过既成“语言”的影响,他们的表现更自由。曾经有一个画家对一个孩子的画连连赞叹:“用色真大胆,这是我们所做不到的!”每个孩子都在发展着自己,表达着自己——每个孩子必然都不一样,我们应该去积极肯定他们的发展与表达,把孩子的作品郑重地装裱展示,这就是“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在积极肯定每个孩子的基础上,不伤害孩子的创作热情和自尊心的前提下,美术课堂可以在开始之前引入一些优秀绘本画面和儿童画的鉴赏。这些鉴赏,就像一份“馈赠”——如同我们周围的美好事物是一份馈赠,因为它们的存在,我们耳濡目染地学会说话、学会更多的东西——这些绘画语言也会渐渐被儿童吸收和运用。另外,在课后的点评中,也可以适当地引导孩子发展画面的美感。我举个老师的例子吧,昨天数学老师宣讲时封面的PPT,一个横排的标题,加上左上方“南明数学”方印和右下方的宣讲人姓名,画面已经非常平衡;但是老师加入了一个黑底嫩芽照片在右上方,就破坏了画面的平衡。这是可以引导的。通过鉴赏和适当的引导,就可以使原本就美的儿童画发展得越来越美,这就是“美人之美”(第一个“美”是动词:使……更美)。
这就是我的低段美术课程理念。在实践操作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是与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多多地沟通交流——因为这不仅是美术,更是教育,是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一部分。
说到这里,我都有点迫不及待地期待开学了!期待和一二年级的小画家们一起玩儿童画!
对啦,这就是我的“照片”:
没错,这就是我的“照片”——因为我有“神奇的照相机”,照出来跟普通相机不一样哦!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照相机——拿起纸笔(或纸笔的替代物)就可以随心所欲拍出想要的样子。我想做一个播种美的人——我希望我走过的地方,都因我而变得更美。
再来一个普通相机的照片吧:
乘着美的翅膀,和我一起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