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凯乐恩思维导图第七期的第二天课程。
在第一天中我们了解到了思维导图的由来、四大要素、绘制方法、结构等信息,并对图形的作用和方法,关键词的选择、词性和数量以及线条的画法、颜色的运用进行了学习。
在第二天的课程中,主要学习的如下的内容:
关于记忆,记是信息录入,忆是对录入信息的再次输出。课堂上通过对30个词语的短时间查看和复写,了解到影响记忆的五大因素:
第一、重复性。30个词组中,“水杯”为多次重复信息,十分容易被记住;
第二、差异性。30个吃注重,仅“dog”为英文,其他均为中文,因为这种差异,让dog十分突出,让人记忆深刻;
第三、关联性。在讯问在做同学如何记录时,我们发现,每个人都根据词语进行了不同的分类,将有关联的词语放在一起集中记忆,可以更加清晰;
第四、初期效应。30个词组的第一个“蜡烛”是首先进入我们大脑的,十分容易记住;
第五、近期效应。30个词组的最后一个词,因为距离我们回忆的时间最近,因此也是十分容易记住的。
在以上五点中,最能够影响思维的就是前三点。
在进行思维导图笔记的时候,我们需要按照如下4个步骤进行:
第一、阅读。看到文章,首先要通读、粗读,了解文章讲了些什么。
第二、思考。思考的目的在于分类,将文章中的内容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分类。
第三、划关键词。将各个部分的关键词划出,作为制作导图的关键词。
第四、思维导图。在上述三个步骤完成之后,再按照制图要求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可以将文章进行准确提炼。
在制图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重复出现的关键词,说明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当然,也会有一些关键词之间是有特殊联系的,这种时候,我们需要用带箭头的线来表明其之间的联系,一般常见的有:单箭头实线,表示因果,并采用和“因”一样的颜色指向果;单箭头虚线,一般表示比较弱的关系;双箭头实线用来表示两个关键词之间是相同的意思。
在制作思维导图中,文与图之间的互相转换,也是需要一定的创意的。常见的创意五力为:流畅力、变通力、独创力、精进力和洞察力。
以上是第二天的学习内容小结。通过两天的学习,深刻的体会到思维导图不管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都能够很好的提高我们的效率和质量,是一个十分实用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