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见机:完美时机的科学秘密》系列最后一篇,其余三篇附在文末。顺序的讲述了做一件的开头,过程和结局。对比人生,就是人生的开始,中年和老年,非常有意思,说出了很多平时思考过,但未必有答案,或者经历过,但不知为何的道理,让人深思。
我们已经说了做事的开头和中间,最后这一讲说结局。今天我们要说一些有关结局的研究,人们很容易把这些研究理解成结局很重要,要用给一个完美的结局鞭策自己之类-但是这么理解的话你就辜负了平克的一番心意。
一般老百姓的做法是开头过于草率,中间容易懈怠,然后过度重视结局。我们读书就是为了比一般老百姓做的好一点。
1 拼在结局之前
马拉松是个很有情怀的运动。很多人跑马拉松不是为了竞技也不是为了锻炼,而是为了证明自己跑过马拉松。马拉松是他们人生是夙愿。有人统计了那些第一次跑马拉松的人,发现他们的年龄是以9结尾的居多,比如29岁、39岁、49岁。29岁跑人生第一次马拉松的人是所有年龄段中最多的,比28岁、30岁的人多出一倍。
年龄逢9,是人生一个阶段即将结束的时候。这种对完美结局的追求,会让我们在临近里程碑的时候再拼一把,就好像跑步运动员在终点之前加速。
另一个例子是年龄逢9的男人更容易出轨,可能他们的心愿清单上除了马拉松之外还有这么一项。中国对出轨的统计没有这么详细,但众所周知贪官们有个“59岁现象”-一个从来不受贿的人,决定退休之前捞一把。
2 再论“峰终定律”
从前有两个人,老张和老李。他们都事业有成,是自己公司的老板。
老张是个大方的人。他给员工的工资很高,而且很客气。可是到了快退休的时候,老张的性格突然变了,特别小气,动不动就克扣员工工资,人们越来越不喜欢他,很多人离职了。结果过了半年之后,老张就生病去世了。
老李正好相反。几十年都是个很小气的人,对员工很苛刻,人们都不喜欢他。可是到了快退休的时候,老李幡然醒悟,觉得自己应该做个好人,于是给员工提供很好的福利,人们都觉得重新认识了老李。半年之后,老李也突然生病去世了。
老张,几十年来都是好人,最后半年变成了坏人。老李,几十年都是坏人,最后半年是个好人。
那么请问,你如何评价老张和老李这两个人?
调查研究的结果,人们对老张和老李的评价都不是绝对的好人或者坏人-而两个人的得分,几乎一样。你当一辈子好人和只当六个月好人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居然竟然是一样的!
这当然是因为,我们在评价人的时候,过度重视他在人生最后阶段的表现。可能看电视剧多了,总觉得最后结局表露出来的才是真实的一面-哪怕这个人是突然死亡的。
《强力瞬间》的时候说过一个“峰终定律”,在这里起了作用。结局怎么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对一段经历的评价。平克这本书还提到一个研究,说老百姓投票选总统的时候,对在任总统的评价,也是主要取决于他第四年的表现。所以结局实在太重要了。完美结局几乎就是成功的全部!
3 安排结局
完美结局是可以安排的。
前面讲了U型曲线,说人到了53岁之后,心态就会变得越来越好,到了七八十岁的时候心态就非常好。这可能是人们对结局的妥善安排。
《指导生活的算法》说人到老年会缩小自己的社交圈,年轻时认识的很多人不再联系了。与此同时,对身边亲密的人,还要加强联系。这是因为我们的探索结束了,要好好享受生活,这是主动安排结局。
其实不一定等到年老,我们平时做事也是最重视结局体验。
4 最好的结局
一开始你想要一个东西,你一番努力奋斗,而到结局的时候,你发现你之前想要的东西已经不重要了。你得到的是你真正需要的东西。你获得一个意外的洞见,你会学到一个道理。
皮克斯的《飞屋环游记》。一个老人年轻的时候跟妻子有个梦想,要一起环游世界。后来妻子去世了,而他的房子还又被拆迁。他就在房子上绑满了气球,想要坐着房子去环游世界,完成愿望清单。可是他的计划充满了意外。先是来了个小男孩非要一起去,没办法只好带上小男孩。探险的过程中,终于遇到了年轻时崇拜的探险家,结果发现那个探险家原来不是什么好人。影片的结局不是老人完成了平生的梦想,而是他收获了一些更好的东西-一些之前根本没想到的东西。
所以,你到底想要哪种结局。想要一个完美结局是一个合理的心理需求,但也可能是一种心理偏见。评价是别人心目中的评价,老张和老李的日子是一天一天过的。如果事情已经做的差不多了,结局就只是一个时间点。如果精心维护都维护不了一个完美结局,还不如期待一个什么惊喜。
系列的前三篇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