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书
关于作者
秋叶
武汉工程大学副教授
中欧商学院私享会导师
多家500强企业邀请授课
百万粉丝大V
百万畅销书作者
秋叶PPT创始人
知识IP大本营创始人
新媒体商学院创始人
第一章 定位力:选对方向,比马上开始更重要
1.1.目标思维:最大的选择,是方向选择。
一个人的学习方向的4种选择。
平稳起步
这个阶段能力弱,承受风险能力也弱,保守的选择反而是好的定位,先解决个人温饱,再寻求突破的可能性。
选择跑道
如果一个人内心自我成就动力很强,即便起点能力一般,也可以在一开始选择自己想要的方向,坚持努力。
升级赛道
能力强了,就会考虑通过升职、换岗、跳槽等方式,给自己职业生涯打开上升空间。这个时候就需要全面升级自己的知识框架,满足自己更高的学习需求。
更换游戏
能力强,又不怕冒险,升级赛道已不能满足胃口,就必须进入更大的舞台,才有发展的空间。这个时候最需要的不是通过读好书来学习,而是跟对人学习,学习别人做人做事的方法,形成自己的“玩法”。
1.2.排除思维:不是选择可能,而是选择放弃
排除的思维
一个人在年轻时,减少选择项,一门心思去做好一个选择,反而能真正孵化出自己的潜能。
明智的学习者,先学会聚焦。
人生的可能性很多,但适合自己的选择并不多。
一个人找到自己的天赋有4条线索:
①内心的渴望;
②自己一学就会的技能;
③很容易融会贯通的领域;
④做了以后很有满足感的事情”。
学习需要有明确的目标
有了明确清晰的目标才能集中学习精力加速成长。
加速成长需要一个明确的、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目标。
1.3.串联思维:找对那条完整的长跑道
我们如果能提前看清楚自己选择的路径到底有多长,在不同的阶段我们需要多大投入,需要怎样的资源,就能把这些内容组织串联在一起,就好像形成一节节梯子,在一步步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一步步主动从链接资源到整合资源,让自己的成长过程变得更顺利。
把自己的能力串起来,更好地打造学习进化地图。
1.4.标签思维:让别人记住你的不是技能,而是你的标签
消费社会来临,产品过剩,要让自己被顾客记住,就得让自己在顾客大脑里植入一个只属于自己的标签。
你可以不是最好的那一个,但一定要是在别人在这个领域提到你,第一印象就是你。
凡是能够批量复制的,都不是卡位标签。
1.5.平台思维:“跟对人”是最好的卡位
一个人要快速放大自己的标签,答案就是选对平台,借助平台流量的扶持去放大自己的影响力。
我们在开始学习的时候,就多一点时间精力研究,用自己的学习成果去匹配符合自己特点的平台进行输出,加入活跃的圈子,配合平台活动,就有可能得到平台的扶持,放大自己的学习效果。
1.6.本章小结:用定位力找准学习方向,提升自身影响力
第二章 框架力:构造体系,才能建立长效学习力
2.1.地铁思维:如何避免成为爱因斯坦的司机
找到知识之间的脉络联系,并把学到的技能串联起来,打造属于自己的技能地图
2.2.行家思维:先建立知识体系,再进行细节学习
知识框架树构成的3个部分(以演讲为例)
基础知识
逻辑组织能力
演讲稿写作能力
专业知识
怎样发声
肢体语言
如何控制
个人台风如何选择
演讲服装怎样
训练支持手段
对镜排练
模拟排练
实战训练
技能是需要通过训练掌握的,要训练就得有一定的方法和流程,也必须达到一定的训练量和训练标准。
ps:大量正确的刻意练习
在确定学习方向后,就要尽可能画出完整的知识框架树——先初步建立整体认识,然后再学习想优先突破的单元
知识框架树的两个维度
空间维度(基础、知识、训练)
时间维度(初级、中级、高级)
知识框架树的意义
当我们开始主动画知识框架树,就等于开始拥有全局视野,就会有鸟瞰全局的尝试,然后逐步清晰认识到自己的知识结构短板在哪里,训练内容缺陷在哪里,学习进度延迟在哪里,从而避免在一个知识点上精力投入过度,不耽误我们学习其他知识点的宝贵时间
知识框架树的两大好处
①可以从全局角度安排自己的学习侧重点;
②可以从全局角度分析自己的学习完成度。
2.3.归纳思维:用金字塔原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完整的学习过程
观念
观念是能让我们从思想认识上进行深刻改变的内容
知识
知识更接近于我们教材上的大量概念、方法和案例,帮助我们建立某个领域的系统分析框架。
技能
把知识用于实践,我们就得把知识变成技能。
搭建一个领域的知识框架树的方法SLIP方法
SLIP方法
S(sort,分类):把素材按照一定的结构分类。
L(label,标注):给每一类的特征加以命名,以便记住这些标签,进而记住各种不同的特征。
I(integrate,整合):思考这些类别是否可以整合到一个大类中,或者建立一种从属关系,让记忆的要素越少越好。
P(prioritize,排序):对最终分好的大类,判断到底哪一类是最关键的,并给它更高的权重。
“What-How-Why”提问法分析
What
What型问题回答“是什么”,通常是比较肤浅的、表象的并有标准答案的,往往对应事实类信息。
How
How型的问题回答“怎么做”,介于两者之间,不一定有标准答案,往往对应方法论型的知识点
Why
Why型问题回答“为什么”,通常是比较深刻的、本质的和没有标准答案的。
2.4.自学思维:效率提升100倍的主动学习模式
学习方法的两种重大变化。
第一个变化
从按进度学习模式转入按需学习模式。
有了知识框架树,我们就可以规划学习重点,安排学习顺序,制订学习计划,可以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有意识、有系统地去学习,也可以结合需要进行单点提升。
第二个变化
从被动学习模式转为主动学习模式。
当我们有了一个知识框架树,用主动搜索答案的方式去学习,再努力把搜集的信息转化为更为结构化的知识树,这种学习方式的速度和效率会远远超过被动学习的。
2.5木桶思维:围绕黄金能力圈,构建能装水的木桶
什么是职场有竞争力?
是指他在某个岗位或工作中有不可替代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什么是真正有目标的学习?
学习某项技能之前,要问下自己所学的专长或技能,能否帮助自己构建一个解决某类特定问题的核心竞争力?
这项能力可以解决什么领域的问题?
除了这个,我还需要掌握哪些技能?
如何才能让自己的这项能力变现?
什么叫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不是一种专长构成你的核心竞争力,而是一组专长构成你擅长解决特定问题的能力,这才是你的核心竞争力。也称多维能力!
硬能力、软能力和软素质
硬能力
门槛
专业
软能力
横向
纵向
软素质
性格
时间
身体
当你想在某个领域有所建树,你首先就要知道需要哪些能力才能围成一个能装水的木桶,这个能力木桶包括三个部分:硬能力(底板)、软能力(围板)还有软素质(箍绳)。
3步画出初步的能力木桶模型
│1│用好搜索引擎(检索信息,获得能力木桶框架)
│2│用好招聘网站(进一步完善岗位的能力木桶模型)
│3│用好行家资源(专家帮助完善能力木桶模型)。
2.6.长板思维:与其补短板,不如先做有标签的长版
在竞争市场上,好的策略不应该是先努力补短板,而是先加长长板,给自己贴上一个鲜明的标签,因为这样大家第一眼就能看到你,你反而能获得装水的机会。
越是买方市场,越要打磨自己的标签——加长木桶的长板,越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2.7.换桶思维:先小桶后大桶,不断丰富自己的武器库
一个人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升级换桶的过程。当然在每个换桶的阶段,我们依然需要做当时的能力木桶模型,合理地界定自己的能力目标。
2.8.本章小结:用框架式学习搭建长效学习力
第三章 精进力:刻意练习,让技能成为本能反应
3.1.逆袭思维:为什么有的人不怕落后
围绕核心领域不断培养你的技能,丰富你的知识,深化你的认知,扩展你的人脉,提升你的节奏
请不要用工作量的累积,掩饰自己低水平的重复,这样永远不会像高手那样逆袭
3.2 高手思维:用专业而不是业余的方式去训练
高手精进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通过实践不断提升自己能力极限的过程。
对着极限去努力,才会发现从平凡做到不平凡,背后需要非常专业的练习方法,需要非常靠谱的教练指导。
好老师的最大价值是能根据你的具体情况,提出合理的训练方案,帮助你用最合理的方法掌握你要学习的技能。
快速掌握技能=好的练习方法×足够的时间×合理强度×专业教练反馈
3.3 成本思维:一定需要“一万小时”训练吗
10000小时要包括一个人为某项专业技能付出的阅读、思考、交流、拆解、练习和复盘等全部相关时间
把10000小时拆开大部分技能的学习阶梯如下:
入门只需要100小时;
熟练只需要1000小时;
精通只需要3000小时;
专业大概需要10000小时。
普通人遇到精通某一技能的人就非常佩服,所以不要被10000小时吓住,从100小时的入门开始吧。
3.4 教练思维:如何克服枯燥学习的高原期
“学习的高原期”
练习者开始时进步快,但曲线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或长或短的进步停顿期,后期进步慢。中间的停顿期叫高原期,对应的现象称为“高原效应”。
学习者在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一般要经历以下4个阶段。
(1)开始阶段
学习者要了解新事物,熟悉新规律,学习比较费力,因此一开始速度提高得较慢。
(2)迅速提高阶段
学习者初步掌握了这一领域知识和技能的重要规律或找到了“窍门”,学习成绩明显提高,并因此受到鼓舞,提高兴趣,树立信心,因而进步快速。
(3)学习高原阶段
这时由于已经掌握了一些知识,剩下的多是难点,加之精神和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习进步速度突然放慢。尽管每天的学习也很用心,但成绩提高不大,甚至成绩下降,总体上处于一种停滞状态。
(4)克服高原阶段
当学习者逐步坚持学习,不断改进探索方法,克服了学习上的困难,掌握新的规律或技巧后,能力水平又开始逐步上升。
逐步加量,在上一个量已完全适应的前提下,一次只加一点点。
3.5 整合思维:为什么有的人能利用碎片时间学习
整合思维去利用碎片时间
│1│把零散的碎片时间整合到一个目标上。
我们串联起一段时间内的碎片时间,针对特定的目标推进,日积月累,积沙成塔。
│2│用知识框架树整合碎片时间学习成果。
合理的知识框架树
建立全局思维
先建立整体知识框架树,才不至于让自己的大脑掌握的知识随着信息的增加而碎片化。
明确学习进度
有了知识框架树,我们就可以大概知道自己学习的进度,知道哪些知识点已经覆盖,哪些还需要增强,哪些可以暂时放下,以后再补
规划主题阅读
用主题关键词进行知识检索,把检索到的信息进行整合,等于是围绕一个又一个的知识点进行主题阅读,而不是在阅读大量碎片化信息后再去整合。
│3│用大块时间系统学习,用碎片时间随时温习。
好的学习方式,需要一遍遍强化已经学过的知识,并把这些知识和新学到的知识链接起来。
3.6 本课小结:跳出舒适区才能逆袭,用专业指导完成技能精进
第四章 联机力:人工智能时代,你需要第二大脑
4.1 网络思维:让你的学习能力快速放大100倍
网络思维有以下3个特点:
(1)有问题,先去网络搜索答案;
(2)不同的问题,找不同的搜索引擎解决;
(3)用网络启发自己更多灵感,而不是简单地依赖答案。
学会利用网络的力量放大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让自己始终和世界保持信息交换,避免成为一个故步自封的人.
4.2 搜索思维:用对关键词,你才能得到好结果
联想关键词
组合关键词。
4.3 焦点思维:是对抗信息流时代,还是拥抱
“焦点思维”
带着关键词去阅读,或者带着问题去阅读,也就是学习时眼里要有焦点。
不是焦点的信息,直接采取“阅后即焚”模式
“视网膜效应”
当我们拥有某件东西或某项特征时,就会比平常人更注意别人是否具备这项特征.
比如:当人怀孕后就更容易注意到身边的孕妇,而以前则会对孕妇熟视无睹
“信息茧房”效应
人们往往只注意自己关注的或使自己愉悦的信息(特别是人工智能推荐会大力推送人们偏好的信息),久而久之,人们就会将自身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每天看到的信息全是自己感兴趣的,却忽略了更大的视野。
4.4 台阶思维:如何快速找到陌生领域的入门知识
假如你想学习某个领域的专业知识,不妨先读一读这个领域的科普著作或文章。通过阅读这些文章,让自己对整个领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对一些专业概念有一个粗浅的印象。这样就可以让你后面的学习成本大大降低,同时为搭建知识框架树奠定基础。
如何快速找到这样的入门通俗资料呢?
|1|看书籍
|2|看网站
|3|看微信公众号
|4|搜文章
4.5 本课小结:巧用联机力,帮助自己快速进入新领域
第五章 复盘力:成为学霸,要靠高质量的复盘逆袭
5.1 结构思维:学霸是如何炼成的
高质量复盘不是简单复述别人的观点,而是重新结构化地整理输入的信息。
会学习的人学完知识,会把学到的零零碎碎的知识归纳到自己的知识框架树里面,并形成结构化输出,用于指导自己下一次的工作或学习,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
5.2 拆解思维:用简单的复盘框架,你也可以成为学霸
做高质量的复盘需要详细拆解高手的动作,并一项项对比分析自己的差距。
从知道到掌握,首先要完成知识内化。要完成知识内化,还需要通过复盘完成知识或技能的拆解。
对于很多技能训练,仔细观察、拆解、模仿高手的动作,比自己盲目花时间在训练上要重要得多。
判断一个人在一个专业领域积累得深不深厚,标准就是他能否比较准确地判断出别人在这个领域是否专业,处于怎样的水平。这是一个很好的观察方式,只有经常进行复盘的人才会慢慢建立起这样的判断力。
通过学习看清自己,看见别人,不焦虑、不着急,从容不迫过着自己的人生。这一切都需要真正理解什么是高质量的复盘。
5.3 联系思维:透过现象,看见本质
高质量复盘要分析一件事背后的原因,也要深挖不同事物背后的关联。
复盘过程中的两种分析思维:
因果性分析
“现象-问题-原因对策
相关性分析
如果没有注意到事情背后的相关性,用过于简单的解决方案去应对真实的世界,往往会事与愿违
5.4 换位思维:不要觉得自己是个锤子,全世界的问题就都是钉子
一个人要更好地学习,就要理解同样的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不能强求一致,给这个世界找标准答案。
我们通过复盘,也要了解别人的观点和自己的不同在哪里,大家各自的合理性在哪里,能想清楚别人诉求的合理性,才能更好地沟通和合作。
5.5 复利思维:如何让学习产生复利价值
高质量复盘不仅是总结过去,更要总结出未来可以产生复利的模式。
有框架才能被复用,有复用才能带来复利,有复利人们才愿意持续学习。
案例鉴赏:职场写作课5种构建复利的方式:
质量复利
高质量的文章可以被反复推荐,带来认同,这就是质量复利的一种。
分发复利
写得合格的文章,可以分发到不同的流量平台,带来不同的流量回报。
变现复利
可以把得到认可的文章结集出书,改成分享、微课或培训内容,得到多元化变现复利。
人脉复利
可以通过文章链接别人,也可以在文章中帮助别人,这都是人脉复利。
人设复利
坚持写某种风格的文章,让别人建立对自己的某种印象,这是人设复利。
5.6 本课小结:用高质量复盘,建立结构化学习思维
第六章 输出力:别用低质量的输出感动自己
6.1 跃迁思维:你是一名“伪学习者”吗
清晰明确的质量标准
①公认的技术指标;
②行业优秀标杆;
③自己的历史标杆
如何避免低水平勤奋?
每天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今天的工作质量能帮我离目标更进一步吗?
对标牛人,加入牛人的圈子去学习。
学习输出的7种模式
│1│记录笔记——用笔写胜过用手机拍照
│2│思维导图——把所学内容的逻辑画出来
│3│解读文章——开始带着自己的想法去消化新的信息
│4│对外分享——最好的学习就是自己去教别人
│5│内化实践——理解了别人的观点,到现实中印证一下
│6│复盘文章——写出自己的深度心得
│7│课程研发——做培训课程(线上课或线下课)或者编写教材,进行体系化输出
6.2 问题思维:好提问带来好输出
提出高质量的问题绝对是一种稀缺的学习能力,提出好问题,往往能激发出好答案。特别是有结构化的一组提问,就是一种好输出,在很多场合都用得上。
当你开始有意识地用结构化提问去交流时,你会发现写复盘文章,梳理知识框架树,把握提纲节奏都会变得轻松自如。
会提问的人绝对是输出能力强的人
6.3 视觉思维:让别人看见你的收获
人的输出包括文字输出、语言交流和视觉输出。用一句话形容视觉化输出的价值:好图胜千言。
两种高质量的视觉化输出方式
数据视觉化
数据视觉化包括数据图表化、数据仪表盘、信息图表设计以及大数据动态建模等
认知视觉化
认知视觉化也是一种难度比较大的视觉化方式,就是把我们学习的知识变成概念关系图。
认知视觉化需要先通过聆听、提问、观察及阅读,理解完整的信息,准确地抓住事物的核心要素或关键矛盾,然后做信息提炼,做减法,只留下最有价值的信息,最后用视觉化方式呈现,这种视觉思维对概念性逻辑分析能力要求很高。
6.4 清单思维:高质量输出者都是清单控
标准作业程序
SOP
SOP是 StandardOperating Procedure这3个单词中首字母的大写,即标准作业程序。
就是将某一事件的标准操作步骤和要求以统一的格式描述出来,用来指导和规范日常的工作。
清单思维
就是把细节量化,然后标准化,目的是让每一个人都可以参考执行,这样把学习能力从一个人可以高水平输出,变成整个团队内部都可以高水平输出。
信息的4种分类
散信息
指那些直接来源于事实,可以通过原始的观察或度量来获得的数字、文字、图像和符号等。
元知识
指一门学科背后共性的逻辑,可以形成对学科的整体认识,帮助自己建立整个学科的知识框架,以及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
硬知识
指那种通过死记硬背也可以完成得和别人一样好的知识。
软知识
指需要在实践中经过反复尝试和调整获得的知识。比如口头表达能力,这些是看书可以学到方法,但必须经过实践才能掌握的。
6.5 成果思维:不解决问题的学习都是自嗨
追求输出质量,就是一种成果导向;追求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更高的成果导向。把解决问题的步骤标准化,变成清单,在整个团队内复制,就是成果的扩大化。所有的学习到最后,都是先解决自己的问题,再解决团队的问题,最终解决更大的问题。
高效学习者输出的学习成果的4个标准
│1│可以用于个人求职晋升或各种评选。
│2│可以用于推进下一阶段工作。
│3│可以用于解决某种特定的问题。
│4│可以用于赚钱
高效学习者之所以高效,就是因为他认认真真思考了产出的问题,思考了产出成果在哪些方面解决问题,并创造有价值的问题,这样才能让学习变得有成效,而不是用了自己感动自己的手段。
6.6 本课小结:学习的目的是解决问题,用高质量输出检验能力
第七章 迁移力:所有学习的终点,都要培养跨界能力
7.1 挑战思维:打破自己成长的舒适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天花板,早一点看到自己的能力天花板,主动提前去挑战自己的舒适区,反而可以让自己游刃有余地面对我们今天的时代。
7.2 重复思维:先“举三反一”,再举一反三
盯住一个能力点进行多次训练,然后才能让自己所学的知识或能力得到消化,才能去多个领域举一反三,增加复利价值。
一个人想在某个领域成为专业人士,需要花费时间进行刻意练习。一旦在某个领域把某些技能练到精通,就能领悟到技能背后的应用模式,就能尝试在新的领域发现类似的模式,并把已经熟练掌握的技能应用到新领域。
要跨界,必须对有价值的技能进行足量的重复练习,并在练习过程中真正通过复盘拆解出这种能力背后的动作,一方面要打磨自己的技能细节,一方面要思考这些技能的迁移场景,这样才能从“举三反一”的训练阶段,进化到举一反三的迁移阶段。
7.3 套路思维:用老套路解决新问题,用新套路搞定老问题
一旦有了各种知识框架,并有了
主动迁移意识,学习另一个相关领域的速度,就能成百倍地加快。这就是为什么要努力构建不同的知识框架,虽然第一次学习会比较累,但是以后每一次跨界的学习效率会成百倍提高。
一旦有了各种知识框架,并有了主动迁移意识,学习另一个相关领域的速度,就能成百倍地加快。这就是为什么要努力构建不同的知识框架,虽然第一次学习会比较累,但是以后每一次跨界的学习效率会成百倍提高。
在不同领域的知识可以交叉印证,我们就会越学越快,越学越能够互相启发,知识框架也越来越完善,兼容性越来越好,我们的学习能力就可以在更新迭代知识框架的过程中提高。
“游戏奖励大脑的7种方式”
(1)用经验值进度条衡量过程,让人看到自己不断进步,哪怕进度很小,但知道怎样玩下去。
(2)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结合,把一个通关大任务分解为一系列不同阶段不同任务种类,每完成一个阶段和任务得到不同的奖励,才能坚持下去。
(3)奖励成就,为每一次成功提供奖励。
(4)实时反馈,哪怕挑战失败,游戏也会提供鼓励和提示,让玩家尽快掌握关键点,再次发起挑战。
(5)充满不确定因素是游戏魅力所在,让人愿意探索游戏的是未知的惊喜奖励。
(6)预测学习过程,在玩游戏时通常会预测下一次任务,让玩家提前建立自信,以及对任务的重点记忆。
(7)互相协作,与他人合作让人更愉快。
7.4 建模思维:构建自己的模式识别能力
“模式识别”能力
抓住有限的关键特征信息,做出完整判断的能力。
一旦开始理解“模式识别”方法的本质,就可以快速建立自己生活中经常需要响应的问题或者非常重要问题的对策模型,并能自觉应用,因而你解决同类问题的效率就越来越高。随着经验数据的积累,你的模式识别能力也会越来越强。
7.5 合作思维:选对合作伙伴,形成互补能力圈
学习能力强的人,当然会把自己的能力迁移到不同领域使用,培养自己的跨界技能。
打造能力木桶模型不等于要掌握全部的能力。企业家会用资源互换方式去思考如何找到好的合作者,互相弥补短板,让自己能够快速跨界到新的领域。
懂得花钱买别人时间的人,才能让自己跑得更快;懂得给别人时间支付合理价格的人,才能让大家愿意跟着跑。
一个高效学习者,最后也一定是个高情商的合作者。
7.6 本课小结:跨界也有套路,掌握技能培养迁移力
后记总结与感悟
虽说每个人的基础都参差不齐,但真正的学习,其实还是得花时间反复阅读、思考、交流和实践,人必须进入沉浸式学习状态才能真正消化吸收。
通往成功的道路并不拥挤,因为大部分人都坐在路边想——这条路是否适合自己?如果你找到的适合自己的路,那你就已经脱颖而出了。
关键是要选好方向(定位),搭好体系(框架),请好教练(精进),善用网络(联机),多做总结(复盘),强化输出(成果),轻松跨界(迁移)。
虽然盲从、随波逐流的人很多,但同样,这个世界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也不在少数。从独立思考这个角度来说,也有思考的广度和深度的区别之分。
作为运营团队以及品牌影响力,秋叶大叔无疑是名利双收的,这本书也是他通过自己摸索、实践之后的产出。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要走的路,现如今的成功者甚至是富豪,如果现在让其重新开始,不一定会有现在的成就,成功是多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比如我们老祖宗经常说的天时、地利、人和。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作者选择的这7个点非常系统,就像他书里面所说的框架思维和能力树一样,而且也经过他的亲测效果不错。
谋定而后动,先自我评估,看最适合自己的是什么?然后系统建立适合自己的框架,并用正确的方法,正确的做事(这体现在作者在书中的精进、联机、复盘、输出),往框架内添砖加瓦,让其不断丰满、完善。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培养自己技能的迁移能力,更好的影响自己的生活。
对于学习者来讲,读这本书,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感悟收获。所以,在书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部分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去践行就好,毕竟,这个世界做自己才是最正确的,同时也是最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