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下初生的小宝宝,会注意到他们双手通常会紧紧攥着小拳头,而且还可能是卷曲的四指包裹住拇指。如果父母把手指轻轻按在宝宝的手掌心上,宝宝会趁势牢牢攥紧父母的手指,这是婴儿的一种本能,对于任何接触其手掌和脚掌的物体,都会立刻引起婴儿反射性的动作,手将会握成拳头,紧紧地抓住放进手中的物体不放;脚也会弯曲。如果试图强行从婴儿的手中取走物体,婴儿将会抓得更紧。这种抓握十分牢固,抓握的力量可以非常之大,甚至足以能够承受婴儿自身的体重。有一部分婴儿甚至能够做到,仅仅通过手和脚的抓握而悬空不掉下来:成人让婴儿的两只小拳头握紧一根棍棒,然后通过拉这根棍棒,就可以使婴儿的整个身体站立起来或悬挂起来。这就是婴儿的“手掌抓握反射”(Palmar Grasp Reflex),又称“达尔文反射”(Darwinian Reflex)和“抓握反射”(Grasp Reflex)。
这种下意识的肌肉动作自怀孕16周左右就表现在胎儿身上,出生后还会保持5至6个月。为什么婴儿的手不能自由张开呢?主要原因是婴儿的大脑皮层尚未发育成熟,调节手部肌肉活动的神经系统能力有限,手部的屈肌远远比伸肌有力,因此更倾向于也更善于握拳,随着宝宝的长大,神经系统也逐渐健全,屈肌的力量会有所削弱,而伸肌的力量得以加强,两厢会逐渐达到平衡状态,这时候宝宝的手就会自然而然的舒展开了。因此,当宝宝握拳的时候,要尽量保持其自然状态,而不要刻意掰直,这样有可能造成潜在的伤害。
若想了解为什么会这样,不妨观察下我们的灵长类近亲,无论猩猩还是猴子,母体都长着厚厚的毛发,携带幼体四肢并用快速移动时候,幼体前后肢能紧紧抓住母亲的毛发不至掉落是效率最高的方式。特别是攀爬树木和远距离跳跃的时候,幼体紧紧抓住妈妈不仅能吃到更多食物,有时候还可逃避天敌的掠食,这可是生命攸关的本领,是进化而来的生存优势。我们和猩猩猴子拥有共同的祖先,那么幼体的这种本领也就写进基因一直传承下来。
虽然人类的宝宝已经无妈妈的毛发可抓,而且也不再需要抓握毛发,但从祖先传承而来的这个本领因为不存在选择压力而就此消失。另一方面,一些科学研究表明,宝宝的抓握反射是有生存优势的。我们知道子宫最脆弱的部位不是胎儿,而是裹着胎儿非常薄的羊膜囊,羊膜囊是种非常复杂的培养生化膜(nurturing biochemical membrane)。从足够轻微的刮擦到刺破羊膜都会诱发生成一系列的化学物质和激素,导致胎儿的早产。在羊膜穿刺术实施前,医生会提醒父母,这样的穿刺有引发早产的风险。而医生在实施需要引产术时,只需揭掉一小块羊膜就足以让宝宝生下来。上文提及,抓握反射在胎儿阶段就存在了,幼小胎儿会攥紧拳头双臂抱在胸前。不难想象羊膜中的胎儿双手若是呈探索开放状态,那可能会很容易破坏干扰脆弱的羊膜囊,所以胎儿握紧双拳,特别是把容易突出的拇指握在拳内,可以更好的保护自己不至于早产。这种握拳方式还有个显著的优点,那就是可以把已经发育的指甲能紧紧包裹住,虽然泡在羊水中的指甲还算柔软,但还是会对羊膜形成足够的威胁。有人可能会就此反驳,胎儿就算保护好手指甲,还有脚指甲可以伤害羊膜呢。这是个很好的反诘,但我们祖先进化时候已经对此有所防范,胎儿的脚指甲不会向外生长,其末端会被深深的埋入脚趾的皮肤层中,而绝不会超过脚趾本身,对于这点早先还被认为是个缺陷,后来了解羊膜特性后,才知道这也是进化来的生存本领。
婴儿抱着双臂紧握双拳还有个生存优势,那就是降低羊膜带综合征(Amniotic Band Syndrome),这是一种先天性残疾,成因是从羊膜囊上剥离的细丝会在羊水中漂浮的,在某种并不算罕见的极端情况下会缠绕在胎儿的手指、脚趾甚至手臂上,情况严重会造成肢体坏死,出生后不得不做截肢处理。显然抱紧双臂紧握双拳会降低这种可能性。
(本文参考文献:1 Wikepedia
2 https://www.quora.com/Why-do-babies-have-their-fists-clenched-almost-all-the-time
3 https://www.babygaga.com/reason-newborn-babies-clench-fists/
4 http://www.sangbe.com/article/328010.html
5 https://www.livestrong.com/article/498555-what-causes-a-clenched-fist-in-infants/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