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今年的母亲节分外热闹,我也被感染,时过几日,仍有余温,念念难忘,想为母亲写点什么。
母亲的成长岁月很艰辛,能顺利成人已属不易,自然没有照相的条件。所以,妈妈还没当妈妈的样子,只能想象。我想,应该是个忧郁的少女。
能够找到的最早的一张,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
年轻时的 父亲帅气逼人,赶时髦的军装,母亲单薄清秀,编着两个小辫。姐姐从小一副乖巧温柔,据说我因为没戴上姐姐一样的纱巾在调皮。
妹妹出生了,记忆中母亲再也没有留过长发。据说那时家里条件很差的,父亲上班,母亲还没转正,超负荷打零工,母亲还曾因上有老下有小的拮据卖过血,但父母从没让我们饿着冻着。
春节全家走人家,在厉山大姨妈那儿的山上留下的欢颜,母亲烫着当时流行的满头卷发。现在厉山已改名随县,大姨妈也已离去。当时只道是寻常,所以,每个快乐的时点都值得珍惜。
在襄樊读财校时,我每周都会给家里写信,说的什么不记得了,只记得姐姐说,每次母亲听姐姐读完信,都会在门口抹会儿眼泪,她坚信我在外面很吃苦。毕业之后,让我回随工作。现在看照片,其实母亲并不老,只是已经按老年的标配打扮自己。
我也当了母亲,但母亲家仍是我的港湾。母亲抱着我的娃娃,一如当年抱我。
我发现每次母亲看着孩子,脸上就会有由衷的笑意。
不知不觉,女儿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母亲的腰身已不复挺拔。
姊妹三人都成家了,平时只剩父母相依相伴。母亲不善言辞,说得最多的,总是让我们回家吃饭。在饮食工作一辈子的父母,都能做一手好菜。父母家热气腾腾的饭桌,永远温暖着我们的身和心。
一回到家,习惯先问妈,找到妈,才算回到家。偶尔突击回家,最常见的状态是,父亲在聚精会神看永远看不厌的战争片,母亲和老伙伴偶尔聊天偶尔打打长牌。如果约好姊妹一起回家,父母就会熬汤卤菜,像过节一样热闹一天,很开心的和邻居说,孩子今天都回来。
有人说,在每个孩子的心里,自己的妈妈都是最美的。说实话,我觉得幼童可能是的,当我们长大成人,父母的优缺点其实我们逐渐也会认知,而且我们身上不可避免有父母的烙印,有想脱离,想超越的部分。带着父母的基因,又能进步和优化,才是父母真正想看到的。
在某一个时段,也许我们还想改变他们,等自己到了一定年龄,知道包容时,才知道,让他们舒服最重要。
母亲不爱一切享乐的东西,她不爱看电视,记忆中她只对《新白娘子传奇》和《女人不是月亮》感过兴趣;她不爱唱歌,在卡拉OK盛情难却时,也只会唱 《王二小》和《毛主席的书》,我从未听她无意中哼歌 ;她不爱各种美食,餐桌上她的筷子总伸向小菜,或酸菜酱菜腐乳类;她也不好衣饰,遇到哪件穿哪件,不理会风格搭配;她一辈子没买过化妆品,没关注过保养。买东西她优先留意价格,在超市和商场,打折和减价最吸引她。平时不舍得多花一分钱,但在孙辈上大学时,一掷万金;在合家聚餐时,桌子上的菜品和零食五花八门,我们每次回家吃饭后都感慨又得减几天肥啦;过年时会“顺便”把姊妹们的香肠三鲜都备好,吃年饭时塞给每个孙辈一个大红包,而我们买点什么回去,总说家里有,别乱花钱……
年轻气盛时,我曾觉得母亲不漂亮,不浪漫,不会追求生活品质,直到自己人到中年,方才明白,有时候,不是人选择了生活,而是生活选择了人。没有人不想生活得更美好,但有人愿意牺牲自己让别人更好。世上原本没有岁月静好,你觉得岁月静好,那一定是有谁替你担起了最重的部分担子。
老舍在《我的母亲》中写道:“人,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在,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
生命源你们而牵引,无论潮落潮涨,有你们的地方,虽不完美,就是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