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门下除了志趣高洁的颜回,耿直勇敢的子路,还有子贡以机巧智慧闻名。其最大的手笔便是以三寸之舌,改变了五个国家的命运。
春秋末期,齐国大夫田常蓄谋掌控齐国政权,但又忌惮齐国高、国、鲍、晏四家的势力,于是想要发动战争,以此全面掌控军权,必胜之后增加威望,压倒四家。捏哪个软柿子呢,鲁国跟齐国近在咫尺,于是悲剧的成为了战争对象。
孔夫子听说,也不讲学了,召集众弟子商量:鲁国是咱的祖国啊,咱爹妈祖宗都埋在那儿呢,你们几个赶紧想辄。。。
子贡毛遂自荐,孔子就让他试试吧。结果这一试,真是神仙放屁——不同凡响。
子贡到了齐国,见到田常,聊着说:您讨伐鲁国不免太错啦。鲁国是小国,城小地少,君主浑浑噩噩,大臣虚伪无用,老百姓又讨厌打仗,您打这样的国家干嘛,太难啦。您去打吴国呗,那地儿城墙又高又厚,国土广大纵深,士兵好战,后勤充足,大臣又贤明,这国家容易打呀。
田常又不是傻子,嘴都气歪了:你个鳖孙说的难,都是大家认为容易的,你认为容易的,都是大家认为难的。孔夫子老糊涂还是你脑子缺根筋,这样教我?
子贡擦擦脸上的口水,说:我听说啊,忧患在内部的向强者进攻,忧患在外部的向弱者进攻。为啥呢?齐国本来就强大,您大弱小的鲁国,三岁孩子都知道能打赢,更何况齐国朝廷里那些人精。打下了是理所当然,也没什么可夸的,对您也没什么好处。但如果您去打吴国,您让齐国另外四家派兵参战,如果输了,损失的是另外四家的军力。四家军力一旦损失,与您的差距就大了,您在朝中还有什么可顾虑的呢?要是赢了,空前的威望属于您,输赢您都得利!
田常想了想,恍然大悟:有道理。但我兵都快调到齐鲁边境了,怎么跟大臣们解释?
子贡说:这好办,我去一趟吴国,让吴王夫差发兵救鲁国,您就可以名正言顺进攻吴国了,而且吴国,长途跋涉,劳师远征您的赢面很大。
于是子贡到了吴国,一番辗转见到吴王夫差,说:王者不绝世,霸者无强敌。两个千钧之重的东西放在天平上,其中一个加了丝毫重量,天平就向他那面倾斜。现在齐国和吴国都是强国,齐国想要吞并鲁国,与吴国争强,我真为您感到担心啊。如果您发兵救鲁国,正面刚齐,那么无论结果如何,您都会得到锄强扶弱的大仁大义之名。军队经过淮河一带,还可以乘机收服那一带的小诸侯,可以增加您的威望。挟裹着这样的气势和威名,打败齐国就希望很大了。齐国一旦兵败,西北边的晋国就会震动服气,这是像齐桓公一样的霸王之举啊,聪明人都会自己作出判断。
吴王夫差觉得很有道理:不错,您说的很对,但是我刚刚打败了越国,越王勾践好像还不服气,万一他趁我出兵,偷袭我咋整?
子贡:这好办啊,咱去越国说服越王勾践,让他派兵跟你大军一起去攻打齐国,这样他国内空虚,怎么有余力在您后方搅事儿呢?
吴王很高兴,就派子贡去越国。
越王勾践大老远跑出来迎接子贡:我们这蛮夷之国,您不辞千里驾临,有什么指教的呢?
子贡:我听说啊,不想报仇反而被人猜疑的人,是肯定要完蛋大吉的。想要暗中积蓄力量报仇而被对方对方事先知道,那也完蛋大吉。力量还没准备好就被对方知道,那也完蛋了。这三点是报仇的大忌,您怎么看?
勾践:您说的真到我心坎儿里了。您能指点一二吗?
子贡:我已经为大王安排好了。我说服了吴王夫差去攻打齐国。但他不放心您会在背后偷袭他。吴国现在是强弩之末了,贤明的伍子胥被杀,贪婪的伯嚭处理政务,军士厌战,百姓怨烦。您现在派兵跟随吴王去讨伐齐国,进献珍宝美女,低声下气的向吴王称臣,助长夫差的气焰,让他放心进攻齐国。如果吴王夫差战败,那就是您的福气,您趁乱报仇。如果夫差打败了齐国,那么以他暴烈骄傲的脾气,肯定会西进与晋国一决雌雄。到时候您和晋国前后夹击,不也是必赢的局面吗?
越王勾践派大夫文种带了三千兵交给吴王,进献珍宝美女,并打算让越王勾践为吴王拽马执鞭。吴王很高兴,想要答应,子贡在一旁说:现在越国举全国的兵力来顺从您,人家好歹是一国之君,您让他像个奴隶一样服侍您,诸侯都会说您太不仁义了。
吴王想想,也是,我还没么不要脸。于是接受了珍宝美女和三千军队,让越王勾践继续在越国待着。
子贡又跑到了晋国,对晋国国君说:吴国要和齐国一决雌雄了,打赢了肯定会跟您一分高下,到时候您准备好兵马,等着和越国一起夹击吧。吴国肯定惨啦。
晋国国君答应了。
没过几个月,吴王和齐国在艾陵大战,打败了齐国,志骄气满,继续北上和晋国争雄。两军大战于黄池。忽然听说越国已经攻到国都了,赶紧退军回国,被晋国趁乱打败,奔涉到国都后,越国趁着吴军疲惫,三次打败了吴军,杀了夫差,复仇称霸于中原。
子贡一出,保存了鲁国,削弱了齐国,灭亡了吴国,强大了晋国,还让越国称霸中原,乃是源于对时事的精准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