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听鲁英灿老师讲课指导,大有启发。再加上刚读scalers的《刻意学习》,思维被开启,我觉得自己对事物的认知都需要重新定义,于是提笔开始把我自己的反思写给你。
我们现在生活在互联网的世界,每天抱着手机戳屏幕,如果一天没有吃饭那就躺着玩手机也能过去一天,如果没有手机就不知道该做点什么实事。
我们热衷于微信,微博,QQ,淘宝。我们喜欢红点的未读信息,更新的娱乐小视频,朋友的生活琐事,老铁们的神评论……
然后我们的时间除去吃饭睡觉办公业余时间基本上都沉浸在手机上不能自拔,甚至有时吃饭工作也是在不停的拿起放下。
有时候我们会出门聚餐,看电影,party尽情释放。然,等一切结束后回到家里孤独一人,剩下的只是惆怅的迷茫。
我们想要成为娱乐新闻中那些不可思议的神奇少年,坐拥千万甚至上亿的资产,渴望在大城市有自己的事业有公司有房子有豪车,于是我们下定决心去改变向着那个宏伟的目标行动,苛刻要求自己,争分夺秒。
然,一周之后一切返回原点,似乎什么也没有改变,心里却不服气,我们大脑总是会进行自我的安慰只是累了休息一段时间就好,暂时放下一些事,休息好了再开始。于是一个月过去了,我们再想开始的时候发现零零碎碎的事情也许对我们并没有什么卵用。
我们本应该灰心丧气,但是我们却用娱乐消费来让自己开心,忘却那些不快就像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于是我们真的就忘记了。
直到某一天或许是看到了一篇文章,一部电影,一句话,一个故事,一个画面心,我们血来潮再次决定崛起!但是没过多久,这不过是历史重现。我们终于认输承认平凡之路才是我们想要的幸福。
不过以上只是我在迷茫时期没有办法解决的一些旧习惯,我也只是发现身边的很多人跟我一样而已。
所以现在我要找出问题的根源然后针对性的解决,这或许能够帮助到一些人,至少我已经找到了应对问题的方法。一个一个来把,这边文章也许会对迷茫的你做一个清晰的深度剖析与认知,我们不断重启自己,找回真我。
首先要解决的是,我们的焦虑。
我们为什么会焦虑,这是一个社会现象和父母遗传给我们的情绪。
从幼稚园开始到高中,大多数父母就开始催促孩子要好好学习好好写作业考试要得第几名,否则上不了大学以后没有出息。下课之后又要学英语画画舞蹈音乐,完全的剥夺了孩子自我探索自我创造的机会,不断的把现在不做好学习未来就会如何如何,之类的把恐惧灌输在孩子的脑子里让他变得焦虑。
因为从小我们习惯了焦虑,所以我们活得畸形了,我们担忧未来,不断的去规划自己的未来。
这种习惯简直就是一个巨大的坑,是前辈从小就给我们挖好了的,等我们长大后就习惯活在了坑里,压根没有去考虑这个坑是否合理,是否是我们真实需要的东西。这常使得我们一个正常人,变得不以自我为中心做内求,而是不断的以专业以别人提出的某些口号为自己目标不断前行,最后丢失了自我。
所以朋友,你要知道焦虑所传播给我们的途径有哪些,这样我们就能对付它。
第一个传播途径就是媒体。
媒体经常会报道,一个女主播一晚上赚多少多少万,年入多少个亿,哪个少年做烤串一个月收入几十万啦,等等的例子。
于是我们便会不禁的会反思自己。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躺在硬木板的床上,远离故乡深处异处,月薪大部分捐给了房东,买个东西要精打细算,吃的是路边摊的早餐,鼻子一酸独自伤感流泪。
于是,焦虑就开始了。
但是很多人并不会这么做,谁谁TM的年纪轻轻做烤串月入几十万了,好,看看报道的媒体是什么,腾讯新闻还是新浪新闻,作者是个人的还是官方的,是专业记者还是业余自媒体,查一查那个地方是真有此事还是虚构的,那人卖串是在当地的哪个区域,近学校门口还是在商业楼附近还是菜市场,能赚那么多钱是个体户还是无证经营有没有城管拦着,搜一搜用的图片是在网上用过很多次的还是有使用版权的,实在不行直接坐车上那地方过去找,联系新闻资讯的编辑人去找!这样你就清楚了到底这事靠不靠谱。真事你还能学习交流一下,假的下次就踏踏实实做事。
信息爆炸的时代,一定要有追根问底,洞察真相的眼光。这样在看到此类信息,你就了然于胸。这公司营业额又几个亿啦,算算他的成本,人工费,房租,电费,广告费,利润还剩多少你就清楚了。为什么人家不说利润而大谈营业额,因为坑的就是不知情的人,于是虚假的信息用多了,他们自己都信了。
是不是焦虑证好了一点。
第二传播的途径是父母长辈学校。
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的愿望。但是,你要先搞清楚,这是你自己的人生,不是帮你的父母去完成他们的心愿,你最终还是要寻求自己的兴趣所长,不知道就去尝试,多尝试多探索自己就豁然开朗。
再而,绝大部分的本科生毕业并不能马上撑起一片天,毕竟蹲在学校未从事商业活动,故他们并没有足够的经验和技巧做出一份事业。外界并不理解,以为进入大学之后出来的都是全能型人才,一旦不符合期望外界就会归结于读书无用论。
实际是,本科毕业之后各领域的学子要真能对本专业感兴趣,然后才是步入工作积累经验。
很多父母都不知道遵循自然的规律,俗语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古人六十才开始有智慧,我们二十多岁这才哪到哪。所以说三十岁以前,都是积累经验厚积蓄力,三十岁可以开始创立事业并有所成就。现在二十出头并不可急功近利,一步一步走来,持续行动持续学习专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最喜欢的领域,把日常所悟的方法并记录下来,把所思所想都做好备忘录。日复一日,达到1000天时,随心的笔记不知不觉已经有一定的量,这时就可以整理一番准备出书了!有了自己的前面积累,底气会越来越足,不会浪费时间去迷茫,却能反过来指导后辈了。
还有一个大的问题是,本科生最容易好高骛远,自以为是之心太满,不管什么领域都喜欢指指点点建议这个建议那个。浮躁的心最容易让人走弯路,首先是不自量力,原本以为什么都会结果真正用的时候才发现什么都不会。就好像原本长跑1万米才能及格,我们只跑了1千米就感觉已经用尽全力,然后期望还特别高觉得付出了那么多应该有个最优的待遇。
我的建议是,在不擅长的领域,最好是听话,照做,执行别发挥。不理解就边做边理解。不要害怕犯错,没有自己的判断力时,要想着前辈总不会无缘无故来害你,你也没什么可以伤害的价值。
看到这的时候,焦虑基本上也就是这么被一一的解决了。
陈盘龙编辑
文章查阅号(002)
2017年10月17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