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用通俗的语言来表达文化重要性的解读。
文化、习惯、习俗在英文中都是一个单词culture,这也说明文化确实也包括习惯、习俗在内的。
一个国家是由一群个体组成的,每个人的个性、想法、思维、需要都有所不同,如果没有文化就拧不到一起,天下就会一团糟。
文化中最重要的内容,我认为是一个群体的制度和规范,包括成文的律法和不成文的道德、俗伦理观念和风俗,不然大家的行为就没有标准,谁对谁错就无从区分。比如对待偷窃如何惩罚,是肉体摧残他、还是人身自由限制他,还是什么别的方法,这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都不一样。新加坡很文明,但它依然用古老的鞭笞来处罚许多偷窃等许多罪过。
再比如对待婚姻不忠,是管还是不管,这个差距也很大,管的话咋管,是用道德谴责还是法律伺候。放在中国古时候某个时期,出轨的女人惯用家法惩制,家族的规矩说了算,国家是不需要管的或者也管不了。现今的印度,很多地区还允许家族用石头把不忠的女人打死呢。还有如何对待未成年人保护问题,美国就十分细致和严苛,打小孩儿是坚决不行的,邻居会告发你,政府会依法处理家长,孩子还得先由政府判决如何照看。而这件事在我国就没那么严重,大家觉得自己的孩子,只要别虐待,打几下、骂几句天经地义。
这就是制度和风俗习惯的文化不同,积累久了就不需要再多说了,这就是制度和规范的底蕴。
第二个我觉得就是民间宗教、信仰、礼法的底蕴积累了。这方面会形成共识的道德和伦理的规范。特别是宗教信仰的力量太大,同样的宗教信仰可以融合不同的人,而信仰不同的人融合起来就有难度,可能还会经常起冲突甚至互相视为仇敌,了解下阿拉伯地区就明白了。
礼法也极为重要,古时信奉礼教,父母君臣之间是有纲常的,像现在这样你敢大声和父母老师说话、甚至还敢顶撞父母老师那是大不敬,甚至做妻子的也不能和丈夫顶嘴;我们现在相互见面笑着握下手打个招呼就算可以了,甚至都不起身、点个头都不算非礼,而古代是要行礼的,不同身份之间礼数各不相同。有人说这个没啥用吧,有用,很有用,这会避免相互想法和标准的不同而产生矛盾。A认为自己很正常,而B就认为对方失礼了,心想太不拿我当回事了,C来化解说他这人就这样,这就经常会使人际关系遇到问题。
我们中华民族的这方面底蕴是无比的深厚,很可惜,从民国新文化运动开始,把礼教给废了,干这事的还包括鲁迅,现在礼教也基本上没有多少继承。而日本甚至韩国继承了许多,这既是遗憾,也要庆幸,遗憾的是自己的文化让人家承袭下来,庆幸的是还能看到自己文化精髓的活标本。第三个就是可以追溯到的故事和元素。一个家庭、一个家族、一个民族到一个国家,总要有历史的故事可以讲,然后能反思和铭记一些东西。连以色列这样的新国家还在想方设法讲故事、捋历史,日本总想好好编下自己的历史教科书,韩国总有不断往自己怀里搂文化遗产,说明丰富的过往太重要了。中华的过往不能用丰富而要用厚重、博大来表达了。
我忽然想起一件事,为什么考核一个人时为什么总要看他的履历,因为我们要看他未来没有别的办法呀,只能先看他的过去,好的过往就是实力和信誉。国家的历史也是一种实力和信誉,曾经是强还是弱,光荣还是耻辱,未来会友善还是危险,不看历史,凭据就太苍白了。
历史形成也好多元素,比如图腾、建筑样式、服饰纹样、乐器、诗、词、歌、曲等等这些东西,这些不但是文化中可视、可听、可记忆、可联想的符号,也是一国人与人之间的认同基础。你说这些元素该有多么重要。
物质的文化大多是可以自然传承的,而非物质的文化就很难传承,这也是为什么全世界都在强调保护非遗的原因了。小到剪个纸、唱个歌、扎个风筝、捏个泥人、做个小吃,大到一种方言、语言,没人学习怎么传下去呢,失传了一定会造成文化的损失,都失传了底蕴就找不到了,人与人间的相互认同就少了很多东西,也会丢失对自然与社会的独特认识和总结,这方面是非常重要的文化底蕴。比如某些地区的生物物种只有那个地区的人认识,如果这个地区的语言或方言消失了,那认识也随之消失了。
艺术层面的东西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绘画和音乐,会形成一个群族的特性,也可以总结出很多原理。绘画能总结出构图、线条、色彩的原理,然后融合自己的习俗应用到建筑、服饰、产品、设计甚至心理学上,而音乐能总结出怎样发出悦耳的声音和韵律,并应用在听的方面的创作上。
们现代中国人审美观念很缺乏,这与文化继承与思考不足有很大关系,太在意什么有用没用了,就慢慢远离了艺术,所以我们才会变得很俗。
如今生活压力大,确实让许多人变得很功利,只重视眼前的有用,这对文化继续发展非常不利。没有继承哪留得住底蕴,又哪有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底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