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的颜色
一去到琴房古筝老师就说“恭喜你通过古筝考级!”
我笑了笑说“还有学生不过的吗?”
“有哦!就是那些不背谱不练琴的孩子。”
“啊,考级还有不背谱不练琴的?那不是浪费钱吗?”
“有啊,怎么会没有?他就想着不背谱不练琴,万一也过了呢!”
“这怎么可能过?”
“就是没有过!结果家长说,啊,竟然没有过!我觉得他此处应该用因为所以,而不是用竟然!”
“嗯嗯,没有练琴没有通过是必然结果,而不是意外结果!”
“关键是他的家长还为他辩解,哎呀,那天他太紧张了,发挥不好!我说屁!没有练琴,考级时不紧张才怪!真正原因是没有练琴,而不是紧张!”
这不禁让我想到考数学中,经常有孩子跟家长反映“这些题我都会写,就是考试时太粗心了才写错的!”
有些家长说,孩子说粗心,让他重新写一遍又大概会写。会这样说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和对孩子的情况还是不够了解。
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其实粗心问题就是孩子找的借口。说到底就是态度不认真,要么练习量不够,要么上课不认真导致概念理解不透。
首先,态度问题。孩子容易受外界环境刺激。比如:父母吵架,同学之间小摩擦,被老师批评了……这些原因都有可能导致他们写作业不认真或考试的时候粗心,甚至写作文错字连篇。这就是孩子心态不稳定的因素。
第二,练习量不够,对习题不够熟练。如果学习新单元的知识,孩子上课掌握得不错,对概念的理解也马马虎虎,但是家庭作业完成得偷工减料或者没有写,那么他对新知识的熟练程度就下降,就会导致对知识一知半解。
考试时就会写得比较慢,甚至会出现写不完的现象。写不完怎么办?那么很多孩子就会在计算题上压缩时间。练的不熟练就想当然,不错才怪。反之,练的熟练,很快就能正确地写完计算题,节约时间下来写别的题目,这样考试成绩才会高。就像我们足够熟悉回家的路,怎样都不会走错!
第三,对概念理解不透,对内容没掌握。有些孩子上课不认真,回到家又没有及时仔细地巩固。这种对概念不熟悉,练题也是瞎练。这样考试出来自然不容易得高分。
通常有孩子应用题都对了,就是口算题错一题,孩子第一反应就是粗心。其实,不尽然。比如,第一次考试写错一题为:17-8=11,或许你会认为他是粗心。但第二次考试又写错一题为:15-6=11,你还会认为是粗心吗?显然是计算方法问题了。
既然找到了粗心的原因,那家长们该怎么做呢?
假如10题里面错5题,也就是一知半解,就是概念不熟悉。家长可以先让孩子回忆一下老师上课是怎么说的,复习一下功课,再让其写练习。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假如10题里面错误率达到30%以下,只错三题或少于三题,说明孩子对概念的理解还是到位的,但可能有一些细节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可能来自以前的基础知识有一些缺漏的地方,是在之前一两年学习的地方出了问题。比如,小学三四年级的整数除法不过关,那么五年级的小数除法就更加不会了。家长可以通过错题顺藤摸瓜,找准做错的知识点,重点复习。
如果考试得八十分左右,那就是练习量不够。家长要督促孩子按时完成家庭作业。
如果考试得九十多分,出现一两题错误,那是很正常的。哪家工厂没有一两个残次品啊?家长就不要吹毛求疵了。家长可以适当地鼓励孩子,如果下次能够考得更好那就更棒了!但是如果只考得七八十分太没有精益求精的精神那是应该要批评的。
粗心是个综合症状,不要被孩子的粗心或紧张的谎话蒙蔽,要找到粗心的原因,对症下药,方能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