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教学,是将矛盾的对立统一的内容分成两课时,这是第二课时的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强调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根据上一节课矛盾的含义以及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学习。学生对于普遍性还是比较好理解的,原理和方法论的阐述,都是比较明了清晰。
而在矛盾的特殊性这个知识点上,主要上课环节如下:
环节一:考考你,使用了赵本山、小沈阳和范伟小品的声音,让学生来判断是谁的声音,然后得出他们的声音都不一样,这就是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是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具体表现为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以及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也有不同的特点。
环节二:矛盾特殊性。这是本课的重点且难以理解。于是我就用了赵本山、小沈阳、范伟的例子继续延伸下去,他们的声音不同,体现了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它的特点,第二个表现就是以小沈阳为例,他的声音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声音有不同的特点。第三个表现还是以小沈阳为例,小沈阳的小品表演,观众对其评价有好有坏,实际上就是体现了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
环节三: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本环节还是延续这个例子。小沈阳、赵本山和范伟不同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他们的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都是笑星。这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中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存在没有普遍性的特殊性。
接着往下延伸,如果在笑星的旁边加上歌星、影星,笑星就成了矛盾的特殊性,而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明星。得出矛盾的特殊性与矛盾的普遍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本节课教学最大的一个亮点就是一例到底。采用小沈阳、赵本山、范伟的例子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抽象的哲学知识。特别用这个例子讲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可以看得出来学生还是很快地理解了这相应的内容。
但是在这个例子当中,对矛盾的特殊性暴露出很多孩子对什么是矛盾不理解(有些学生就提出为什么小沈阳、范伟他们是矛盾),惯性思维还是在认为矛盾就一定要有对立,一定要有冲突这才是矛盾。所以就不得不反思,在上一节课的过程中,并没有把矛盾这个概念讲清讲透,可能学生还是属于朦胧的状态。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课上完了,他们又把所有的东西都忘了。
矛盾的知识点是辩证法当中最难的,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中最难理解的知识点。所以为了要能帮学生少出这种惯性思维,在接下来的课当中可能还是要不断的强化到底什么是矛盾。
本科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的任务,说完成可能就在于落实了科学精神。哲学的原理和方法的学习如果学生能够很利用相应知识点分析问题,本人觉得就可以说落实到核心素养了,这就克服了有的老师认为核心素养就一定要每节课都有活动的误区。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我觉得也属于落实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