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说:“世上本没有故乡的,只是因为有了他乡。”
晚冬的太阳,在晚霞的衬托下留下一道道橙红色的金光,浮印在烟雾渐渐升起的空濛的山脚。
本来还能看到山上五色杂陈的一些山石,却因了这夕阳的烘照,更加显得夕阳即将褪尽残红的落寞来。
每次踏上归家的路,坐在归家的车上,我们都抢着坐在前排。
这样沿路的风景就如山水画一幅幅在眼前呈现,时而远山层峦起伏,时而天空空阔高远,两旁的行道树向后飞驰延伸,一片片梯田层层叠叠泛着冬天的橙黄。
汽车一路沿着家乡驶去,两旁的山峰一座座向后延展,随着渐渐快隐没的残照,绝似画中的水彩,依依有了薄寒浅冷的日暮情结。
本来看似有些萧瑟的冬景,如今,在归家的我的心中却升起暖意,竟然有很多庆幸盈满心底,毕竟快要接近那个幸福的地方,这飒飒的凉意,落日的余晖,映照的却是满满归家的渴望。
这时,忽而有一条小河在田梗边蜿蜒流过,待宽阔的水库大坝出现眼前的时候,故乡已近在眼前。
在后移的山峦背后,一径朝前、然后右转便是故乡的城,本是开阔的视线,因为有了归家的急切,我的身子还是下意识的极力的朝前倾,仿佛用此种身形和向前眺望,就可以尽早看到那个温暖所在出现眼前。
此时,一排排房屋也如适才山峦往后退却,归家的兴奋没有一丝半点的消减。侧眼看儿子,觉得他对这落日残照的城市烟景也似乎在有些痴想,感觉我看他时,莫名的视线接触,仿佛彼此都感知到对方渴盼归家的心意,我们竟然都心照不宣地相视而笑。
随着年关临近,乡愁就如夕照下升起的炊烟袅袅在心底蔓延,归家的渴望时时用梦里的浓烈思念来填塞。如今踏上的是归家的路,仿佛踩在天使的翼上临空飞翔一般,有轻盈的风吹送,有美丽的景写满希望。
看那一间间玻璃窗后映射的微黄,暖暖的透着微光,照在家外的小花园,园里的山茶花和木瓜花竞相开放的红,时隐时现的在灯光中透着过年的颜色,反射出一些在晚间才有的明艳的光彩来。
离家越近越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总想马上见到亲人,总想看见盛开在院子里的叶片繁花,总想闻见家里飘出的菜香。
隐隐约约听见爸爸妈妈和哥姐妹妹的声音,家这时已不再是思念的代名词,它不再遥远了,它已近在眼前,就在我目光投向的那个温暖的地方。
离开家乡二十多年了,临回家时总喜欢想象自己到家的感觉。
进家的喜悦每次有相似也有不同:有时是妈妈从厨房端着空盘子欣喜的叫着:回来啦!但是她的菜却还在锅里泛着清香;有时是爸爸手里拧着自己爱吃的水果匆忙赶回。
总之,各种亲人迎接的画面在眼前一幕幕浮现,脑海中却对家中散发的各种味道印象深刻。
曾在汪曾祺《四方食事》的文章中体悟到:品一味知一方世事,见一事知人生酸甜苦辣。
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处环视四周:
厨房的空间变大了,用品变得越来越精致,整个厨房弥漫开来的都是各种菜香的味道;我的房间所有物品的摆放依然是每次离家后的模样,忍不住扑到柔软的床上,满满的都是阳光的芳香;翻身坐起,却看见床旁的书桌上最爱的文竹伸开更多的枝叶,绿意盎然,清新淡雅;推开窗,院子里藤蔓植物缠绕,盆栽植物在冬日里已没有太多开放的花朵,但却不失优雅用另一种姿态展现风姿。
第二件事,就是召集儿时伙伴,走进校园寻觅曾经少时的足迹,那郁郁葱葱的参天古树依然挺立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树影婆娑起舞仿如我们仍置身其间朗朗读书,嬉笑玩闹;孔子像前我们作揖参拜,状元桥上喟然感叹,悠忽间,我们已走过那么多春夏秋冬的时光;操场上响起了阵阵加油的声音,掌声不断、呐喊助威声此起彼伏,如身临其境而又充满活力。
第三件事,和伙伴重新走在街上,两旁的行道树已由从前的小树长成笼盖四野的大树,枝叶繁茂生长融在一起,从前宽阔的街道如今变得狭长却有着独特的宁静舒适,那是我们曾经散步溜达的地方,那是我们放学时勾肩搭背的身影,那是我们见证友谊的美好记忆。
第四件事,我和妹妹来到家乡的各种小食摊前,那些留在味蕾上的味道,无论走遍千山万水,终有家乡的味道留在记忆深处。
那透着浓郁豌豆荞丝、芫荽、花椒油的稀豆粉香味,引得十里八乡的人蜂拥而至;那翻炒的燕麦,在石磨上磨出的不仅是细细的炒面还有香飘十里的清香;还有在滚烫油锅中炸得金黄、吃在嘴里嘎巴脆香的油条;那伴着热豆浆的糯米粑粑;一条饮食街上细数下来的油炸饵块、油炸洋芋、燕麦粑粑、包谷浆饼、豌豆凉粉凉米线、酸萝卜等等吃不完的美味,都让自己觉得即使吃遍所有美食,都抵不住家乡美味的诱惑。
在世间,我们无论走在世界的任何地方,如若闻到一丝熟悉的味道,我们就会突然想起曾经味道所在的场景或某个人,唤起记忆深处某段美好的时光和温暖的人。
被人发自内心的喜欢,被人刻骨铭心的记住,被人辗转难眠的梦见,是一座城市的魅力,更是那些被人常常挂念的人的能力,这些在人们记忆深处的芳香,这些归家时眼前经过的风景,这些于归家路途中渴盼回家的心情,即使终将成为生命中的过往,但一定会时时在生命的某个时刻被深深的想起。
此时,我急切地加快脚步敲开房门,听见妈妈的声音心才踏实放下,总算回家啦。
离开时,你是异乡的游子,归家时,你是母亲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