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篇文章的你,和我一样,都处在Big Bang的时代。
噢不,不是这个Bigbang。
也不是这个……
(哈……哈……哈……虽……然……我……也……喜……欢……看……)
我是指,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是指在晃动的地铁车厢上,在飞尘的公交车站边,在吧嗒吧嗒的办公室里,我们被各种大大小小的方框框里挤着涌出来的信息裹挟着的今天。
所以,我想以简化信息为目的写下这篇文章,否则白瞎了我的时间给这个社会生产了又一堆辣鸡。( ง ᵒ̌皿ᵒ̌)ง⁼³₌₃
下面进入正题。
相信了解过设计相关知识,尤其是人机交互知识的旁友,对可用性经典十原则并不陌生。没听说过的旁友也可以继续看下去(前提是你像我一样好奇和暂时有空),因为:1、十个原则的篇幅并不长,我下面会提到;2、十个原则的背后是人们的心理和习惯,以及人机交互领域专家从用户体验出发进行研究的设计思维。
我习惯在开始做一件事前,问一句“为什么?”,尤其是在那么多诱人的糖果都跳着喊“选我!选我!”ヾ(°∇°)ノ゙的时候。好那么,我为什么要学习可用性十原则呀!或者说,Jakob Nielsen为什么要提出这么个东西,有什么用呀?
除去那些时代背景、私人特质,我想可用性十原则的立足点应该包括这两点:
1、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为了让用户能流畅、高效地与机器、设备进行互动,花较少的时间精力解决问题或达到某种目的;
2、保证可用性是为了进一步使用户获得更广泛的、情感层面上的优质体验,换个角度看,商家也进一步获得了用户对产品,乃至对品牌的好感。
下面我们来看看可用性十原则究竟是什么呢?
1、系统状态可见:在合理时间内给用户合适的反馈,让用户知道系统的当前状态。
2、使用用户的语言:跟用户所处的真实世界保持一致,让用户感到亲切自然。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所处的真实世界”不单单指物理世界,还包括人们常规的思维方式。举个栗子,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当我们来到一座陌生的城市,大脑开始运作,来记忆理解这个全新的地方,当找到一个安居的地方,我们的大脑中便会从该点出发,建构属于我们个人的城市印象。
像这样,我们一般会基于安居的地方A,画出道路,而有趣的是,这幅大脑地图中的道路是笔直的、省略很多蜿蜒交错的小巷的,道路与道路呈90°夹角。显然,这与现实中的道路常常不吻合,但是有利于我们的理解记忆。因此在设计中,我们也主要参照这种“大脑地图”,让用户易懂。
(例子来源于Ted视频制作地图)
3、让用户有控制感和自由:允许用户快捷地取消和重做。
4、一致性:用户清楚明白不同词、状态、动作的指代含义。
5、减少用户出错:用户常常会走神,应该通过给建议、限制、灵活处理等方式减少用户出错。
6、帮助用户意识到、诊断、修复错误。
7、减少记忆负荷:让用户重认而不是记忆。
8、为专家用户提供捷径:比如允许专家用户个性化定制自己的常用功能。
9、小而美的设计:无用的信息会使重要信息的可见度降低。
10、帮助手册:对于用户常用的任务提供干货(不要太多),这些帮助应该容易找。
(以上这些大白话是我从10 Usability Heuristics for User Interface Design翻译过来的( ´・ᴗ・` ) 本来想马上掏出爪机翻开硬盘找出鲜活的正例反例来解释,但是在网上搜“可用性十原则”——已经有很多这般文脉的文章啦orz……
想到文章一开头自己“不造辣鸡”的铮铮誓言,我还是想结合自己的实践经历,谈谈在具体的设计工作中如何应用可用性十原则,以及它们的使用条件的局限点。
(一)如何将可用性十原则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以便日后对设计进行推敲评估?
噢不!我不要像“死记硬背英语单词”一样“死记硬背可用性原则”,既然记住是为了应用,那我们不如就从用户使用的角度将这些原则进行梳理、归纳。
如果将用户使用流程简化为“理解——执行操作——反馈——再次使用”这四个阶段,将可用性原则按适用阶段放入,便可以得到:
1、理解:要用用户熟悉的语言和思维方式(予以必要的帮助,尤其是新手,而为专家用户提供快捷途径),对概念进行清晰地归类和区分,去掉无用的内容。
2、执行操作:减少用户出错。
3、反馈:告知用户系统的当前状态,帮助用户意识到并修复错误,允许用户快速撤销和重做。
4、再次使用:再认优于记忆。
这样理解记忆起来,是不是就轻松多啦~?
突然想到,现在信息如此泛滥,根据“未转接用户提供快捷途径”的原则,如果资讯/阅读平台都有个“一键到达核心内容”的功能是不是挺好呢?那这样你们就能“咻”一声就看到上面四点啦٩(ˊᗜˋ*)و
(二)在具体设计工作中怎么运用呢?
1、依据用户需求和场景选择原则。
在实际项目中,产品经理与交互设计师之间的商业目标与用户体验目标的较量早已不足为怪,然而,交互设计师之间也常常争得不可开交 ( ⊙ o ⊙ ) 其实这时候不见得有是非对错——双方都站在用户体验的角度,只不过是站在了两则“矛盾”的可用性原则上。此时应回到最初的问题,考虑用户需求和场景,原则的选择和权重自然显现出来。
2、参考优秀的案例,注重背后的用户心理和场景的挖掘,在理解中创新。
不要靠自己的异想天开让这些原则“着陆”(转化为实践)。量的积累是必须的,优秀的案例是建立在科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细细品味,学习他人是如何发现问题、设法解决问题的,对自己实践原则的能力会有很大帮助。
但参考不等于抄袭,一味地“为我所用”就会东施效颦了。
前几天吃完饭走在路上,听到摊贩的高音喇叭:“老板不计利润,买1支送10支,买2支送20支,每天仅送前300位,送完立即恢复原价!”,下意识抬头一望,远远地似乎只是一顶帐篷下有一张桌子两个人,根本不知道吆喝的是什么东西( ง ᵒ̌皿ᵒ̌)ง⁼³₌₃
这能忍!?看来要从“没有用用户语言”的角度写篇文章大批一顿!
慢着骚年( ´・ᴗ・` )问你哈,如果他喊的是“买1支笔送10支笔”,你买吗?买啊干吗不买!
如果是“买1支牙签送10支牙签”呢?……
是的,你也发现这个问题了,我们或许从一开始就是错的,因为我们是用户,我们是用“用用户的语言去设计”的原则去看这件事,可是从商家盈利的角度来看,或许商家压根就不想让你远远地就知道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呢!然后兴许好奇者就转个头,胆大者就上前看个究竟……而从众心理……
类似的例子还有这个,
我很好奇,这种不知是否是有意为之的“未知”和直白的告诉用户,哪种吸引力更大、整体体验更好、商业收效更大,跟商品对用户需求的实际契合度有关吧,你们觉得呢?欢迎讨论交流~
显然的是,此时仅用可用性原则来评价是远远不够的。另一方面,“用用户的语言”虽然让用户感到舒服,但不利于提高用户的认知水平(当然啦!你读有用的书的时候难道一直觉得很舒服吗∠( ᐛ 」∠)_……)所以,如果有这方面需要,自然也不应该只用“用户的语言”。
不以应用为目的的原则都是耍流氓,然而应用并不能代替原则。原则,正因为它是从万象中高度概括抽离出来的,凭借不同人的智慧,才有了无限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