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已经没有什么视频能让我看30多分钟了,但,这个演讲视频我是一口气看完的。
(视频共有36分钟,建议Wifi下观看)
建议你看完视频再读下文
借此,
我忍不住,想说说对于演讲的看法。
1
2016年,我加入了国际头马演讲俱乐部。
作为一名培训师,加入演讲俱乐部,意欲何为?
在讲课中,我发现自己的优势是“可以一直讲”,短板是“吸引力不够”,时间把控不好。头马的演讲训练,正好可以帮我补足短板。
⊙ 吸引力
吸引力来自多个方面。从内容上讲,有思想深度,逻辑,包含的情绪等;从形式上来讲,有道具、肢体、表情等;从技巧上来说,语音语调,幽默,举例,讲故事等。
这些都会影响到演讲的吸引力。
其实,作为培训师,以上因素都不算是我的拦路虎,我的讲课风格也能满足以上指标。
直到加入另一个指标。
⊙ 时间
这是表达中非常神奇的变量,有了它的加入,以上所有因素的难度会呈几何级数倍增。时间越短,难度就越大。
培训课程,动辙1-3天,最短也是4小时,我有充分的时间表达内容,也有机会灵活处理详略。但头马的演讲通常只有6-8分钟。这样的时间红线,导致内容结构要合理,有设计,语言要干净、要打磨,要有逐字稿,要演练,要抠细节。
作为一个发挥、应变型培训师,这是软肋。
在时间的指标下,完成“有吸引力”的目标,提升课程的张力,是我加入头马的原因。头马的持续训练,是可以实现的。
2
这个世界上,最难掌握的就是「度」,
所谓:过犹不及。
好的演讲到底是什么样的?
是把“演”做到极致,让人看一场豪华的秀?
还是让人听完之后,有所思,有所动,有所得?
你或许会说:都要。
愿望很美好。
这两者对于普通人来说,时常会像玩跷跷板一样,此高彼低时多,两边刚好的时候太少。
若只能先顾一头,我会顾内容。
3
视频中何志森的演讲技巧,真的烂。
最基础的普通话,他都搞不定。前2分钟,他的大舌头港台腔,让我几乎不太想听下去。再说位置移动,几乎没有离开过粉红色的地毯。再说肢体语言,除了控制翻页笔的手,其他的只能算假肢。再说语音语调,平的像弥留之际的心电图。
如果你细心看,还会发现,他的眼睛经常看右下方的位置,我猜那是一块提词器。
OMG!他连脱稿都做不到。
可看完这个视频后,我觉得这是一个很赞的演讲。
为什么?
因为他的力量都用在内功上,他的技巧都放在了内容上。演讲,归根到底是思想、观点、情感的传达。
4
他的演讲,哪些地方巧妙?
【开篇埋线、埋雷】
母亲的那句平淡无奇的名言,是主线。“每个人都是老师”成为全篇的逻辑主音,核心思想。一开篇,就不经意间埋在了观众心里。结尾时再理解这句话,如同捕鱼收网时,那使劲的一提。
一个设计师,最喜欢的颜色竟然是粉红色,这个“怪癖”就是一颗雷。他讲自己喜欢粉红色时,几句带过,又及时打住,只说最后会告诉大家。既干净,又引出淡淡的好奇心。结尾时,告诉观众喜欢粉丝的原因,是因为内心的柔软。如同惊雷乍爆。
意料之外,又合情合理。
甚至还透露出一种理想主义的情怀。
妙!
【故事轻,道理重】
妈妈让他摘玫瑰,邻居把花圃改成菜地的故事。初听时,挺无趣的,但三言两语后,让观众聚焦到设计的合理性以及对于「设计」的重新思考。轻与重,浅与深,结合的刚刚好。如此开篇,既不会显得煞有介事,也不会显得哗众取宠。滴水见海,见微知著,总能闪现智者光辉。
妙!
【主角专一,素材扎实】
小人物始终是主角。外卖小哥,卖糖葫芦的大妈,弄堂房东、爱打牌的老人们,站街女、甚至是蜗牛。这些人,构建了一个微距视角,组成了一个离地面很近的仰拍镜头,让普通人第一次以这种视角看「设计」,这种新鲜感,可以让观众产生持续注意力。30多分钟,毫无尿点。此所谓,主角专一。
这些案例不是简单的传闻故事,而是研究课题。配合照片及项目介绍,成果说明,有扎实的素材依据与说服力。外卖小哥的路径图,糖葫芦大妈的变形金刚与逃跑路线,客家人新村设计、垃圾筒盖的神奇魔力,这些都是有研究成果的,可谓有头有尾。演讲中的案例不应该是为了吸引眼球而扔出来的奇闻秩事。要看新奇事,打开“社会新闻”,桩桩件件让你大开眼界,但真正花时间调研,行动,说出个子丑寅卯的,几乎没有。
八卦很轻松,研究多费劲。
此所谓,素材扎实。
【讲自己,才可信】
他的整个演讲中,大小案例有11个。除了穆斯林画的曼哈顿地图和非洲女人以外,都是自己身边的。案例的最远的距离只到他的老师或学生。所以他能讲出细节,讲出深度,讲出结果。这就是演讲者组织案例时选择第一视角的好处。如同给了观众一副VR眼镜,让你无可怀疑,参与情绪,实现共情。
【有幽默,不搞笑】
好的演讲者让你笑出声来,总能不显山不露水,让你觉得挺高级。为何?这是幽默和搞笑的区别。幽默是一种智慧的体现,搞笑是一种感官刺激。唯有幽默,能让人笑而思,信而服。他说自己三年找不到工作,他说设计师的墙竟然被一根晾衣杆捅破了,他说自己提着两个尿壶时感觉是世界上最帅的男人。这些轻描淡写,语调平平,表情木讷的梗,却让人真心而笑。
【唯有思想可以余音绕梁】
设计师应该服务于生活,服务于需求。
设计不应该只关注精英,大多数,也要考虑到平凡人的需求。
空间不应该是设计师定义的,而是应该由他的使用者来定义。
设计时不是万能的,有时也会无能为力。
这些话,是我看完一遍视频后,就可以马上复述出来的。以上的分析,也是我在看完一遍后,就可以马上写出来的。
30分钟,只是听,就能留下这么多,这么仔细的印象,这在注意力被无限切割的时代,太难。
不是因为我记性多好,而是好的内容,好的演讲,如同好歌声一样,可以三日不绝。而这个“好”,本质是思想的“好”。
5
看出来了吧,
他把演讲的所有力气,
都花在了内容的设计上,
效果仍然惊艳。
那么,内容上的设计如何体现?
最直接就是演讲稿。
我记得有一位擅长演讲的朋友(将军)回忆他的演讲比赛之路时,就说到了有一次比赛,让他意识到演讲还要写稿子。
这一点我的体会也很深。
我在头马的第一次演讲,起初并没有逐字稿,只是一张草图。准备内容时,我认为对于一个一讲就是1-2天的培训师,若几分钟的内容还要写稿子,那太有失水准了。但,为了尊重这次机会,我还是在家里试了一遍,果然,没有让我失望,
我严重超时。
最后,只能乖乖写逐字稿。
说到演讲稿,其实是另外一种能力的本现了—写作能力。这也是为何我的业余兴趣是写作。写作可以让思想化零为整,让语言精确制导。演讲稿就是演讲的底层设计。
最近帮两位要参加演讲比赛的头马朋友修改演讲稿,修改的过程,就是一个软装的过程,很多的亮点,就体现在文字的顺序,用词的斟酌上。经过修改后的稿子,只是看,都会觉得信心倍增,上台的效果,差不了哪去。演讲,是演讲稿的语音、视觉形式。
你说演讲稿重要么?
那写作背后又是什么呢?
是知识,是思考。
很多朋友向我咨询,如何才能演讲的好,我一看他的演讲稿,就犯难了。经历平淡,故事无趣,思考太浅,有含金量的信息太少,这样的内容,即使文字再怎么优化,可能只是“华丽的流水账”或“高调的无病呻吟”。
帮他改稿,无从下手,因为实在没有太多营养。
腹有诗书气自华。独特的观点,深刻的思考都建立在知识丰沛与正确之上。这也是为什么从来没有无知的演讲高手。
比如,视频中何志森的演讲,让我们对一些问题产生了别样的思考:
到底是人与人之间不愿交流了,还是设计把人逼回自己的空间,割断了人与人之间联系的纽带?我们所谓的现代设计,便捷设计,是设计师的一厢情愿还是使用者的“麻烦”?我们自己的职业,主流思潮要追随还是要逆流而上?
这些既是知识的积累,也是独立的思考。
6
好的演讲为何难?
因为它是思想,写作,表达技巧的流水线,少了哪个环节都不行。
这就是为何作为一个培训师,我要练习演讲,我喜欢写作,我喜欢学习与思考的原因。这些看似无关的东西,正好是一个人的能力生态圈。
直到现在,我还是没有机会拿到一个头马的演讲比赛冠军,即使大家都说喜欢我的演讲。我相信大家的话,因为好的演讲也可能完全凭借内容得到认可,就像视频中的何志森,就像TED里的那些学者、专家。
如果只能在技巧和内容上选一样,我会先选内容。先做一个像何志森那样演讲技巧很烂,但是内容很赞的演讲者。
演讲技巧,要不要学?
要。
因为它可以放大内容的价值。
但千万不要迷恋台上的手舞足蹈,那并不是份量最重的部分。
说到底,
演讲只是思想的最后1公里。
PS:
本视频的演讲稿全文,请点击以下链接:
原文中此处为链接,暂不支持采集
这就是让我看完后,非要一口气写下此文的公众号文章。
此视频,此文,值得爱好演讲的朋友进行战术分析,技巧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