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的电影从来不会令人失望,《玩具总动员》也不例外。
赶在第4部上映,第一时间和先生、孩子一起去看了这部电影。
前三部
《玩具总动员》系列电影,算是我们和孩子接触的第一部迪士尼电影。在孩子一岁三个月的时候,我出于英语启蒙的初衷,给孩子看了5分钟的《玩具总动员1》,从此以后,欲罢不能。
其实,我不能理解这部片子对他而言,竟有如此大的魅力。因为,我们一直看的是英文版本,所以理解上肯定是有些难度的。
真的是太好看了,只能这么解释!
之后,三部电影加在一起,我可能已经陪孩子看了好几十遍,以至于影片的情节我都能复述。
我观影前三部的感想就是,真好看,无论是剧情设计,还是画面,光是听听英文,就觉得很享受,而我也跟着这部片子练习口语。
去年,我们带孩子去迪士尼,孩子唯一认得的角色就只是这部影片中的角色,胡迪、巴斯光年、蛋头先生、抱抱龙Rex、弹簧狗……
插一句话,带孩子去迪士尼之前,最好先看一看迪士尼的动画电影,熟悉迪士尼的动画人物,这样去了之后才有意义,否则谁也不认识,也只能走马观花转一圈,意义也不大了。
从迪士尼回来后,我就有意带孩子看一看迪士尼动画电影,比如《白雪公主》《冰雪奇缘》等。
说回《玩具总动员》前三部。
第一部主要讲述的是小男孩安迪在获得新玩具太空骑警巴斯光年后,牛仔警长胡迪的位置被取代,遭到冷落而报复巴斯光年,继而二人意外一齐遇难,到最后成为患难之交的故事。
第二部,讲述胡迪被偷走,认识了新的朋友,并且即将与新朋友一起被卖给日本一家博物馆,最后顺利回到主人身边的故事。
第三部,小男孩安迪长大,即将去上大学,玩具们面临被“遗弃”的结局,阴差阳错被带到阳光托儿所,那里被一只粉色草莓味的熊统治着,新玩具遭受折磨,最后不慎落入垃圾场,差点儿被烧死的故事,很感人。
说实话,这几部电影,别说是孩子,就是我,看起来都觉得很享受。
在看过前几部的基础上,带孩子来看,就显得比较轻松了,不会出现坐不住要提前离场的情形。
第 4 部
实话说,第四部给我的观影感受,没有前三部那么惊艳,但也还是不错的。
第三部的最后,胡迪和小伙伴们被安迪送给了妈妈的朋友的女儿邦尼。
第四部的开场就是从这时候开始,可能因为邦尼是女孩子,所以在她心目中女牛仔Jessy比胡迪重要得多,所以胡迪经常被关在壁橱里,不被喜欢。
尽管如此,胡迪还是非常爱护邦尼的,他把对安迪的感情倾注在邦尼身上,他躲进邦尼的书包,陪邦尼去幼儿园,照顾她。
邦尼在幼儿园受到冷遇,胡迪在一旁相助,帮她拿起掉在垃圾桶里蜡笔和手工材料。邦尼用一个叉子做成一个玩偶后,得到了老师的表扬,所以,她爱上了这个玩具“叉叉”。
但这个叉叉特别奇葩,总是认为自己是垃圾,就该呆在垃圾桶里,所以他无时无刻不拼命地往垃圾桶里跳。
胡迪为了邦尼,而奋不顾身保住叉叉,苦口婆心劝说叉叉,直到叉叉认同了自己的玩具身份。
而这时,他们不小心落入了古董店“邪恶”的盖比娃娃之手。
在这里,胡迪再次见到了9年前分别的牧羊女宝贝,她从一个较弱的女子变成一个独立、勇敢、智慧兼具领导能力的女英雄。
这应该是这部剧最出彩的地方,牧羊女的形象和胡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胡迪最后答应将自己的发声器换给盖比娃娃,帮助她找到自信,而盖比娃娃也最终找到了一个好归宿。
胡迪,也冲出了自己内心的设限,放心地离开了小伙伴和邦尼,和牧羊女一起双宿双飞。
这部影片,或许更适合大人来看,孩子们除了能get到叉叉不停跳垃圾桶那段的搞笑,其中蕴含的很多哲理,是他们难以理解的。
当然,或许不该这么功利地看待一部电影,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不同年龄不同经历的人,看这部电影,感受也会不一样。
能适合不同年龄的观众,是一部真正的好电影,很显然《玩具总动员》系列电影做到了。
PS:
很多人反应,古董店傀儡的样子很吓人,孩子有吓哭的,我其实也觉得吓人,但是我们家孩子看了没有任何感觉,电影院里也没有发现孩子有害怕或是吓哭的情况。也要看孩子吧,如果孩子害怕,一定要做好思想工作。
有一点,我不是很满意的,是电影院看到的电影是中文配音。这是很意外,但也在情理之中的。但我个人是很想看英文版本的,比中文版本要好看得多,前三部我们看的都是英文版,以后可以在网络上观看第4部的英文版了。
不过呢,看英文版,最好孩子要有些英文基础,否则很辛苦,毕竟孩子不识字。难度较大的英文电影,用于孩子做英文启蒙,如果水平不匹配的话,很难起到作用。英语启蒙最好的方式是N+1,也就是说,孩子接触的英文素材,最好是比她原有水平高一点点。
最后,在电影院看3d的效果果然很有真实感,比前三部在家里的屏幕上看,体验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