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教无类与诲人不倦
——王东权老师印象
何同桂
“有教无类”和“诲人不倦”,是《论语》中的话,是圣人的育人理念和践行的教学准则。我心目中的王东权老师,就是身体力行这种理念和准则的楷模,是颇具圣贤之风的长者良师。
王东权是我高小的算朮老师。后来的初高中一直受教于他,所以印象极为深刻。
一九六五年我们高小毕业,对升学抱着热切的渴望。 但发榜时同村十几名同学皆未录取,使我感到一种深深的挫败感。求学无望之际,县里决定在我村建所农中,筹办人即我非常敬重的王东权老师。恰如《圣经》所言,“上帝给你关上一道门,同时为你打开一扇窗。”所以人们奔走相告,跃跃欲试,甚至辍学几年的小青年也去报名。王老师非常热情,不设门槛,对当时敏感的家庭成份或信仰问题也未介意。孔子的“末尝不诲”讲条件,必须“持束侑以上”才行,而王老师却既未考试又不收分文,就向我们敞开了传授知识的大门。
但我却有些消极。因对中学殿堂的期望和农中的现实觉得落差太大。一排旧房是三年困难时停办的农中旧址,门窗破损,透风漏气,课桌则是土坯架着几条木板,所以还没开学,乡亲们就送了一个“穷中”的名号。
我的挚友书垛非常执着,几次叫我同去。看我犹豫,母亲就说:“上上也不赖,学学算子到队里当个会计也好。”那天上学我坐在紧挨后门的末排,随时准备开溜。之所以坚持下来,主要是听了王老师语重心长一席话。他说两种教育体制是刘少奇主席的指示,一种打造高精尖人材,一种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原话都已淡忘,但有一句却始终记在心里,就是他反复强调说:“小小的人不上学干什么!”他边说边用目光扫射大家,和蔼慈祥的脸上满是严肃的表情。当时和我类似的人不少,也确有一些人三天打魚两天晒网,有的干脆中途退学。针对这种情况,王老师经常劝人们珍惜学习机会,并逐人做过细工作。多年后听一女生说,有时夏秋季节王老师怕她胆小,天天走好几里接她上学。这是父母都难以做到的。
王老师给我印象更深的一句话是:“学什么知识也有用。”
他奉命创办农中,只有一个助手,尚是民办身份。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生管理等都是新的课题。加之经费短缺,条件简陋,生源参差不齐,他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
为培养我们这些“新型农民”,王老师可谓呕心沥血。他多次请农业技朮员讲授科普知识,让人们了解土壤结构、优良品种、农药性能等。还在学校亲自种植杂交玉米,让人们体验从种到收的过程,分析对比杂交优势,展望农业前景。他听说大送驾庄引种“三黄”高粱(即粒石黄牛心黄歪脖黄),比老品种“披头流”翻倍增产,就带我们前去参观;西里滿在全社最早打机井,也领我们现场观摩;麦田发现黄锈病,就领我们沿垅拣除病叶,使我们学知识,开眼界。后来好几个同学当了村支部书记,还常津津有味地回忆这些事对自己的影响。
王老师因材施教,注意引导,把学校办得有声有色,普遍提高了人们的综合素质。他自教数学、珠算和书法等多门功课。发现人们喜欢文艺,就请南韩村李宝通教授乐理,示范拉琴,有学生 想学医,就请卫生院的靳全可讲常见病防治。人们哪个方面稍有进步,立即给予鼓励和帮助,做到寓教于乐,使人们学有所长。有个同学喜欢书法绘画,王老师经常对他单独指导,使他进步很快,书艺大增,后来独创了一种书法为主的内画艺朮,作品畅销国内外,内画书法《孙子兵法十三篇》被中国军事博物馆收藏,被新闻媒体称为“中华一绝”。有几个人同学立志学医,当时买了针炙包,在课堂上互相试扎体验。我叫他们扎过多次,也记住了很多穴位。这些同学后来好几个走上行医之路,在部队提拔为军医的就有三名。有些同学文艺天赋突出,则在社县和地区的文艺团体展现风釆,成为台柱,有个女生还被北京军区选拔参军。
从教于王老师,学到的不仅是文化,更重要的是时刻感受到那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人格魅力。他的勤奋敬业,勇于担当,他的刚柔相济,上下周全,他的宽厚仁爱,与人为善,他的体贴下属,关爱弱势,等等,都给我留下深深的印象。后来当了教委主任的老友书垛常说:“王老师的修养和为人处事,够咱们学一辈子。”王老师仙逝后,书垛写诗悼念说:“跟随恩师几十年,学习工作受教全。苍天垂泪恩师去,谁再帮解心中难?”自是出自内心的肺腑之言,我也深有同感。
我无任何特长,只是喜欢诗文,即使母亲反复叮嘱的珠算也没学好。农中很少作文,我就在本上划拉,写点杂诗短文交语文老师评点。文革后形势复杂,语文老师回村工作,只剩王老师独撑危局。他根据形势调整教学内容,给我们这些本村学生编班护校,晚上教我们背毛主席诗词和语录,有时还搞诗词或成语接龙。我对此类活动兴趣浓厚,有时不是自已值班也到校去玩。在“读书无用论”泛滥情况下,王老师坚守的这个风雨飘搖的农中,成了我心中的乐园。因痴迷写作,我鼓起勇气第一次给他看了我的习作。没想到王老师十分认真地用红墨水进行圈点,有的通篇都在下面画了红圈。他的鼓励进一步点燃了我的热情,就写的更加频繁。有次写了一首长诗,他非常重视,赞赏有加,还用小楷毛笔批道:“这首歌有革命气概,有劲头。证明你认真学习了政治,学习了有关教改的文章。”因篇幅较大,又翻页写下“努力吧,前途有呈”几个字。前两年,档案馆帮我建家庭档案,叫搜集信件照片和剪报手稿,我有幸找到那些旧本。撫摸着老师斑驳模糊但仍可辩认的字迹,实在有些百感交集。他说“前途有呈”,我“前途”略解,但一直不懂“呈”字何讲,百度才知是“显出”“露出”之意。我虽事无所成,平凡庸碌,但思念老师殷切厚望之情,总是感动的热泪盈眶。
王老师对我始终十分关切。一九七二年我到了县革委宣传科。有一次他和高小的语文老师王志英到文教科开会顺便同来看我。那天我正看一本《反杜林论》(上头布置的马列六本书之一),王志英老师翻翻书递给他,用赞许的口气说:“他们也学这个了。”我说不太懂。王老师接过看看,说:“你们志英老师淨夸你爱作文,以后你就有机会做了。”却絲毫沒提中学时他对我的帮助。他俩说了很多鼓励我的话,直到文教科付同印来喊才走。当时我感动得有些手足无措,竟忘了给两位恩师倒杯水。
王老师退休后,常来县城的儿子家。我只要听说就去看他。有一年春节我写了几十幅对联,想回老家送给左邻右舍。突然听说他来城里过年,就想给他拜个早年,顺手拿去一幅。到门口见已贴上王老师手书的春联。我驻足良久,反复端详这熟悉的墨迹,颜筋柳骨,厚重端正,规矩不失清秀,飘逸而无躁气,令人感叹不已。我暗笑自己的丑书,就象孙猴子拼劲翻几个跟斗,还是不及祖师如来的一根指头。王老师去世前我探视一次。他虽臥床不起,但头脑清晰,记忆很好,十分关心地询问我退休后的生活,又逐个打听孩子的情况,高兴地说:“不错,不错,你不错……”我笨嘴拙舌,只得说:“我就是老实听说,听老师的话……”
《创业史》的作者柳青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却只有几步,特别是在年轻的时侯。”老来常想,若当时不是王老师办农中,我会有机会读书吗?要是不上学,自已的人生恐怕就是另一副模样了。求学遇到好老师,真是平生最大的幸运!
作者简介:
何同桂,一九五二年生,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曾任饶阳县政府办公室主任、人大副主任、作协主席和衡水市作协副主席、孙犁研究会副会长、诗词协会理事等。发表各类文学作品一百多万字,出版诗集《案牍余韵》《土屋杂咏》,小说集《芝麻花》,散文集《榆钱的回味》《土味人生》,记实文学《孙犁在饶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