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灯真的是爱迪生发明的吗?
其实,电灯不是爱迪生发明的。早在1821年,英国的科学家戴维和法拉第就发明了一种叫电弧灯的电灯。这种电灯用炭棒作灯丝。它虽然能发出亮光,但是光线非常刺眼,耗电量大,寿命也不长,很不实用。因此,爱迪生就暗下决心:"电弧灯不实用,我一定要发明一种灯光柔和又经久耐用的电灯,让千家万户都可以用得上。"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实验伊始
他的实验开始着手于灯丝的材料: 用传统的炭条作灯丝,一通电,灯丝就断了。用钌、铬等金属作灯丝,通电后,亮了片刻也会被很快烧断。用白金丝作灯丝,效果也不理想。就这样,爱迪生试验了1600多种材料。一次次的试验,又一次次的失败,很多专家都不看好电灯,都认为电灯的前途黯淡。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一些著名专家甚至讥讽爱迪生的研究是"毫无意义的"。一些记者也报道:"爱迪生的理想已成泡影。"面对失败,面对所有人的冷嘲热讽,爱迪生没有退却。他明白,失败乃成功之母,每一次的失败,意味着又向成功走近了一步。
奇迹的巧合
1879年10月,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爱迪生的老朋友麦肯基来看望他。爱迪生望着麦肯基说话时一晃一晃的长胡须,突然眼睛一亮,说:"胡子,先生,我要用您的胡子。"麦肯基剪下一绺交给爱迪生。爱迪生满怀信心地挑选了几根粗胡子,进行炭化处理,然后装在灯泡里。
可令人遗憾的是,试验结果也不理想。"那就用我的头发试试看,没准还行。"麦肯基说。这句话深深的触动了爱迪生,但他明白,头发与胡须性质一样,于是没有采纳老人的意见。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爱迪生起身,准备为这位慈祥的老人送行。他下意识地帮老人拉平身上穿的棉线外套。突然,他又喊道:"棉线,为什么不试棉线呢?"
麦肯基撕下一片棉线织成的布,递给爱迪生。爱迪生把棉线用高温处理,用镊子夹住炭化棉线。准备将它装在灯泡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爱迪生才把一根炭化棉线装进了灯泡。此时,夜幕正在降临,爱迪生的助手把灯泡里的空气抽走,并将灯泡安在灯座上,一切工作就绪,大家静静地等待着结果。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接通电源,灯泡发出金黄色的光辉,把整个实验室照得通亮。13个月的艰苦奋斗,试用了6000多种材料,试验了7000多次,终于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爱迪生非常高兴。但是他仍然没有发放弃实验,他说“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天赋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接下来制造了很多棉纱做成的炭丝,进行多次试验。灯泡的寿命延长13个小时,后来又达到45小时。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这是人类第一盏有广泛实用价值的电灯,这种电灯有“高阻力白炽灯”、“碳化棉丝灯”多种名称,用碳化棉丝制成。
不断地改进
1880年,爱迪生派遣助手和专家们在世界各地寻找适用的竹子,有六千种左右,其中日本竹子所制碳丝最为实用,可持续点亮一千多个小时,达到了耐用的目的,这种灯称之为“碳化竹丝灯”。
1881年,在巴黎世博会上,爱迪生展出一台重27吨、可供1200只电灯照明的发电设备。
1883年,爱迪生在一次电灯试验中观察到在灯泡内另行封入一根铜线,认为可以阻止碳丝蒸发,延长灯泡寿命,经过反复试验,碳丝虽然蒸发如故,但他却从这次失败中发现碳丝加热后,铜线上竟有微弱的电流通过,后来这种现象被称之为“爱迪生效应”。
搜索“成长谷”V信公众号,后台HF“爱迪生”获取英文版爱迪生的故事~
科学成长谷以项目制小班授课,通过PBL项目制激发主动协作能力,能够让每一个孩子亲自动手,主动表达,启发思考。成长谷科学启蒙课,坚持体系化自主课程研发,将多领域生动有趣的科学实验呈现给未来的小科学家们,为孩子们提供更加公平更加有质量的教学体验,让孩子们在实验中学会求知,学会共处,学会做事,学会创新。
成长谷方庄校区:丰台区紫芳园3区4号楼底商111室
成长谷达官营校区:西城区广安门外大街168号朗琴国际B座-1206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