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粒粒
一转眼,我这个职场老灰领也退居二线、隐居家庭快三年了。三年里专职带娃,做饭理家,虽说不是什么高大上的工作,却也是琐事万千,感触良多。
感受最深的一点是孩子们越来越粘我,尤其是两岁多的小宝,从呱呱坠地到现在四处乱窜,他都只坚信一点:世上只有妈妈好。
这真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爸爸也会和他们打闹玩耍,并且比妈妈更会玩一点,即可以扮怪兽,又可以打枪装死,经常惹得他们尖叫大笑,四处逃窜;爸爸还会做饭,厨艺要胜过妈妈,并喜欢研究各种甜点,“变”出来哄孩子们高兴,而很不喜欢吃甜食的我对此却一窍不通。
玩归玩,吃归吃。这些“把戏”还是“收买”不了孩子们的心,每逢关键时刻,他们只坚定地认准一个人:妈妈。
女儿睡觉前,妈妈要在床前聊天掖被子说晚安;小宝早上睁眼第一句话就是妈妈,我要是三秒钟不在他的眼前出现,准是开始哇哇大哭,然后就满屋里开找,找到我之后扑过来,抱起来,搂住脖子,然后就一直不撒手。
这听起来非常甜蜜,我也曾经暗自骄傲,但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天如此,这份甜蜜又带来了无数干扰,经常让我叫苦不迭。说得再严重一点,我快要被粘得发疯了!
有时正在如厕,本来就不太顺畅,憋的脸红脖子粗,正在用力之时,小宝醒了,大喊:“妈妈,妈妈! ” 我说你等一等,妈妈正在上厕所。他怎么能听,从喊转为哭,继而跑来撞开厕所门,蹬蹬等跑到坐在马桶上的我跟前,爬到腿上,抱住脖子。哎,精力分散,姿势不对,我都快要憋死了,却还得哄孩子。
这样的事情很多,每天都会发生数次。孩子们对妈妈爱之深切,不管什么事第一反应就是找妈妈,我有时候弄不明白,明明爸爸就坐在那里,他们却要跨过他的腿,绕过那把椅子,视爸爸而不见,非要找正在集中精力、埋头写字的妈妈拿饼干。
最夸张的时候,频率基本是每隔两三分钟,他们就要过来“攻击”我。这个跑来要水喝,那个跑来要糖吃,这个来告状,那个来诉冤,女儿要我陪着做手工,小宝要我抱着看动画片。
我有时在写一篇文章,或是在排版校对,即便精力集中,也时常漏掉错别字,而孩子们一个一个的轮番“轰炸 ”, 更是让我焦头烂额,无力应对,实在难以忍受时,我会开始大喊:“去,找爸爸去!”
爸爸见状,知道我生气了,就“假惺惺”地跑来,问:“要什么,爸爸拿。” 小宝被我吼了,正在委屈,看到爸爸后哭声停了一秒,转而又跑向我:“妈妈,妈妈。” 我哭笑不得,怎么办,还是得要我抱啊。
爸爸两手一摊,做无奈状,意思是,不是我不做,是他不找我啊,然后又悠哉悠哉地忙自己的事去了。
羡慕嫉妒恨,那种快要发疯、马上爆炸混合着万分无奈又会略有歉疚的复杂情感堵在我的心里,让我开始恨起那首歌来:世上只有妈妈好!
“ 世上不只妈妈好,其实爸爸也不孬,离开了妈妈的怀抱,偶尔爸爸抱抱也不错”, 我极少给孩子唱这首歌,但如果要唱,我决定进行一下改编,一定要让孩子转变思想,多去找爸爸,少来烦妈妈。
听起来我是在抱怨,看起来我在开玩笑,两者都有,但事实上更多的是在反思自己。 孩子们如此粘我,一方面来说是对我做全职妈妈的肯定,最起码说明了这三年我做的不错,他们相信我、依赖我,爱我;而另一方面却让我意识到,自己这几年还是太“能干”了,对孩子们的事情大包大揽,没有做到合理分工,让爸爸“偷闲”太多,以致于他们不管何事,总是本能地找妈妈。
当然,孩子年龄越小时对妈妈、尤其是全职照顾自己的妈妈越依赖,这是非常自然和正常的现象,随着年龄增大,妈妈应该逐渐淡出,让爸爸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家庭教育中来。这不仅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让他们从父亲身上得到规则、纪律、勇气和阳刚之气;还可以使妈妈们从全能女金刚做回肉身凡人,释放负面情绪,做一个快乐好妈妈。
很多时候,爸爸们并非想做甩手掌柜,而是不知道应该如何做,也有时候做了而不符合妈妈的心意。男人们喜欢有话直说,女人们则更容易绕弯子、将情绪掺杂到事情中来,这样就容易造成沟通误解,耽误事情。
因此,妈妈在让爸爸参与的过程中,可以担任起“老板”的角色,直接告诉他需要做什么,当然,不能用命令、抱怨和指责的口气,而是要真诚、温柔地示弱:“老公,我需要你的帮助。”
事实上,孩子们的爸爸也经常会问我:你需要我做什么? 那么,我就开始一一地分配工作:去换尿布吧,去带孩子刷牙洗澡吧,去超市买东西带着孩子们吧,去和他们玩玩吧……
与此同时,孩子们来找我时,我也会多说:妈妈在忙,去找爸爸。
大多数时候,爸爸都会乐意帮忙,这说明人不怕被用,而是怕自己无用。 这样一来,我也逐渐得以脱身,有更多自己的时间做一些妈妈以外的事情。当然,我也会多向老公表示感谢。
世上没有万能之人,谁都需要帮助,全职妈妈也不是超人,需要自己的时间放松和娱乐。弦绷得过紧易断,人的神经过于紧张了也会崩溃。因此,妈妈们要学会放手,卸下“世上只有妈妈好”的负担,让孩子们多唱唱爸爸,是不是一首歌叫:我有一个好爸爸......
——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