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山下,汶河水,潺潺流淌,美丽的校园里,洒满阳光……”
校歌响起,回忆青春,还有一瓶疙瘩咸菜。20世纪90年代初,我读初中,沂蒙山区的条件有了提高,我再也不用为整天吃地瓜秧子做的豆沫子菜而发愁。人们的餐桌丰富了很多,每餐也都有了白面馍馍!但是,钱不够花,还是困扰着人们的生活。
疙瘩咸菜缸和豆豉咸菜缸,基本上成了每家每户的标配!家有学子,三四个孩子读书,钱不够用,实在买不起油盐,一勺子咸菜水做饭,并非道听途书,事发我的同学,那种艰辛,确实存在!
一瓶咸菜,伴随青春,难以抹去的记忆!相当沂蒙,特别山!
那时的初中,是需要住校的,每周回家一次,周一到周六在学校食宿,周六中午回家,周日下午返校。每位同学的背包里都少不了一包煎饼卷,一瓶咸菜,这就是同学们一周的伙食!这几乎成了沂蒙山区学子的标准配置!
煎饼是地瓜、玉米和小麦做成的,那满满一瓶菜是由疙瘩咸菜切条炒的,放些红辣椒,朝天椒就更好了,那满满的一瓶子,很咸,很辣。
炎炎夏日,五六天都不变质!我吃饭很盐就是从那时候养成的习惯。也因那时候的营养缺乏,耽误了我五六个厘米的身高!
咸菜是学子们母亲炒的,疙瘩咸菜当然也是母亲腌的,每家的味道各不相同!放学吃饭,同学们都喜欢三三两两凑到一起,虽然煎饼味道大同小异,但是咸菜味道却各有特点,就连咸菜瓶子也五花八门:有麦乳精瓶子,奶粉瓶子,还有山楂罐头瓶子,更有用茶缸子装的……三五个瓶子一凑,成了各具特色的美味佳肴!
每个同学都吃腻了自家咸菜的味道,盯着别人瓶子里的美味垂涎。偶尔另一桌的同窗也过来夹一筷子解馋,画面相当喜感!
后来有一个亲戚家哥哥,他是不用住校的,他一直垂涎那一瓶瓶的咸菜,那羡慕的眼神让我特别不解!那么清苦的饭食,何来羡慕?
后来明白,一瓶咸菜,倾注了多少父母的期盼,还有浓浓的母爱!从瓶底的油花就能明显的分辨!我的母亲是最了解我的,童年挑食,是我的特点。我的咸菜里总会比别人家多了几块瘦肉,那是母亲专门给我加的。这也难怪我的咸菜为何容易变质,那么受同学青睐。
我的“咸菜”一度成为了班里的宠菜!多少同学垂涎三尺,慕名而来,害的我没了给养,被迫去他们瓶子里蹭饭。
我家小妹是个例外,她的那瓶咸菜,是自己炒的,原因是:她读初中,母亲病故,父亲不会做饭,只能她自己丰衣足食,亲力亲为!我的家人都爱吃小妹炒的咸菜,她年纪小,放油没数,炒出的咸菜是用油包起来的,这可苦了我的父亲,油瓶很快干涸,需要不断补给!好在那时候已经是新千年,家乡已经不再是穷苦的沂蒙山!
多少年过去,一瓶咸菜,特别怀念,每次回到老家,还能看到那一缸的咸菜,偶尔我姐炒一些来吃,味道里除了乡愁,还有那难以忘却的青春,清苦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