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朋友之请,让我写个观后感。自觉观点上不了台面,勉强为之。
因为,之前听过“得到”对这本书的解读。也算知道作者塞林格的生平、了解麦田是什么?守望的意义是什么?少年霍尔顿为什么要做个守望者?而作者塞林格在什么条件下出版了《麦田里的守望者》?明明脏话连篇,为什么会那么受欢迎? 是什么让它在美国的主流文化中引起了那么大争议?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带着这些问题去了解这本书。
本书是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描写了16岁少年霍尔顿在圣诞节前,被学校开除后独自在纽约徘徊的生活,时间跨度为一天两夜。霍尔顿的模样很容易联想到那个时代美国少年的模样,或者说美国的青少年们都在模仿少年霍尔顿。
满篇充满脏话,有人讲这也是这篇出彩的地点。 就一个真正的少年,什么情况下才能在生活中处处如此,我想只有内心没有任何约束顾忌的时候。
霍尔顿对成人世界的嘲弄,对各种“假模假式”的不屑,既是提问也是自省。“醒来,却无路可走,无计下施,前路一片渺茫。 ”麦田少年,找不到解决方案,他们正确路途是成为父母那样的中产阶级,然而精神层面,又完全否定那种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有点像少年期特有的忧郁。
有趣是,人生的各个时期并不真像年龄划分的那般精准。人人都有少年期,有人一辈子精神上都是个少年,一辈子都在对世界真实的样子充满否定,精神上不赞同,但又没有自己的道路。缺少中心思想。杨绛先生讲,现在的困惑与焦虑,缘于读书太少,做得太少,而想得太多。我们的文化本身就是从精神上去追求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本书基于当代中国少年的意义,我想并不如在美国那般,当然也不希望更多少年沉迷其中。我们根植的文化土壤,时代背景不同与美国。这是一个敢想敢做有包容的时代,长期的和平环境,让人们对未来更抱有美好的期待。我们的少年更有动力有资源去寻找这个矛盾解决方案。不得不说,关于中国少年,我想到了央视里喜爱诗词,中国文化的那些孩子,背后都有一份认得真美,不效他人,自当独行的从容与积淀。孤轮独照江山静,自笑一声天地惊。此时再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我们的社会文化逻辑更在乎人,人与人, 人与社会的关系。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起始一步是修身,修身贯穿中国文化始终。诸葛亮《戒子书》更为代表,“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麦田少年们如果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不妨向古老的中国智慧去寻求自身的答案。
当然我们长在这篇土地的孩子们更该去了解,人能载道,非道弘人。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