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写作六七年的时间,在文字中,在社群里遇见过形形色色的人,其中不泛名校博导,私营企业主,国企高管等等,他们中有的人生堪比小说还精彩。
今天我要写的黄雷萍,她的人生更是精彩中的精彩,小说也不敢这么写。
她的自传体书籍《灵魂的直白》估计约有50多万文字,我前后看了三天时间,黄总比我年长一代人,她的女儿是同我年纪相仿的80后人。
这本《灵魂的直白》书中有写她的童年,初中,高中,下乡,在村大队工作,又转为国家干部,再由公家推荐读大学,弥补了因Wenge造成的遗憾,在仕途迷茫时,她又果断地加入了汹涌的房地产创业大潮。
这本书中还有她对生活,对人生,创业,对社会,对年轻人的一些对话想法和思考感悟等。
她的文字朴实且很有力量,不管哪个年龄段的人,读她书中的内容,都能获益匪浅。
她事业,家庭、学历、投资,教育子女,两头兄妹大家庭都是处理得非常好,每一样都达到了普通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黄雷萍从政27年,93年加入房地产事业。97年后国营改私,她自己单干,之前的盈利上交给国家,她和其他股东合伙买下公司的壳,借钱创业从0开始,勇气魄力,可见一斑。
商场如战场,刀光剑影。随后她又及时迭代做其他事业,她知道持续再做房地产,拼不过实力资本雄厚的人,那是大鱼吃小鱼的行业。
黄雷萍想到要去做菜市场,百货等更持久的行业。现在南通有他们6000多平米的菜市场。南通某个著名街市两栋姐妹高楼,曾由她带领员工所建。
黄雷萍还是南通农商行的股东之一,2010年她的南通昆仑公司就买了该银行的原始股,此后跟随银行一直享受分红福利。
她先后成功创办了7家公司,至今仍在为社会提供了1000多个就业岗位。
黄雷萍的女儿勤比她更优秀,她女儿曾是南京师范大学金融系,女婿本科就读东南大学,他们两人是高中同学,双双相约一起考到英国读硕士,博士。女婿攻读的还是剑桥大学博士。
她的外孙女儿聪明可爱,多次曾参加世界级别的大赛并获奖。
黄雷萍自家兄妹四个,弟弟曾是南通市某医院副院长。两个妹妹都在自己领域特别优秀。大家庭,小家庭都特别和睦幸福。她先生曾是1000多人国企厂的副厂长。
这简直是妥妥的社会精英阶层。我说你简直是百万里挑一,不止,应该是千万里挑一。
我每看书本几页,内心就会生出很多感慨,人和人的差距是何其之大!
我曾在2019年6月蒋老师的新书发布会上,曾见过黄总,当天所有发言的人中,我对她印象最深。她气质高雅,气场强大,谈吐不凡,临场讲话的那种姿态,一看就能让人过目不忘。
我们几个文友后来聊天都说那天讲话的大姐一看就不简单。当时蒋老师也补充介绍黄总的事业做得比他的要大得多。
我知道黄总和闺蜜也都在简书写作,但我们彼此交流不多,或许内心觉得这样厉害的人离我很远,直到我最近收到她的书,我在她的《灵魂的直白》里才知道她更详细精彩的前半生。
在她身上,用跌宕起伏,传奇、神话,巾帼英雄,这些字眼丝毫不过分。
黄总在南通的农村摸爬滚打长大,但她母亲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每个假期会带孩子到上海见识大世界,她父亲在上海工作,别人都说她是在农村长大的“上海人”。
她母亲的口头禅是:不求金玉贵,只求子孙贤。
黄雷萍高中读的是江苏海门最好的高中,从农村走出来的她,高一成绩刚开始跟不上,她就在别人熟睡后打电筒在被窝里学习,高二时她已冲到全年级第一名。
因时代局限,她没能直接顺利读大学,17岁她就高中毕业了,那还是两年制高中的时代。随即,黄雷萍被学校推荐到校办工厂工作。工作了两年后,她回到了家乡,先当大队书记,后当社办厂厂长。把50人的服装厂,发展到了近300人的规模,他们工厂加工衣服,由上海服装厂那边贴牌。
她喜欢听广播,看“两报一刊”,《解放日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她学习劲头强烈,响应党的号召,她要主动到农村去干活。
黄雷萍到农村一段时间后,被中学老师推荐到大队里工作。她二十岁时当大队书记,当时背后总有这样的反过声音:
“我们大队难道是没有人了吗?要一个小女孩来给我们当家?”
1975年11月,20岁的黄雷平在数千人大会上发言,获得一致好评。
会后很多人纷纷议论,这是哪里冒出来个漂亮的上海姑娘,还这么有才。这是她离开校办工厂,正式到村里面来上班,也得益于两位老干部的推荐和提携。
1975年12月,他们全村男工都去开新江海河了,黄雷萍和团支书们商量要在女工中做出点成绩,黄雷萍提出平宅沟扩大农田。开标准跟河基肥结合。
黄雷萍发动了16个生产队的全体女工,平了14对,15队的两个原地主家的四厅宅沟。大队书记回来看后,非常高兴,肯定她们干得好。
她从生产队最底层一步步干到镇党委书记,到转为国家正式干部,被领导推荐读大学。黄雷萍利用考试前的三个月时间复习,居然考到了全市第一名,成为海门市成人高考状元,被南通市行政学院政工专业录取。
她家人都全力支持她学习, 黄雷萍“抛夫弃女”地来到大学,她无比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读书时光。那两年,她每周回一次老家,平常不是搞学习成绩,就是在学校图书馆大量地阅读,国内外名著,历史,经济,哲学等。她在学习上一直是班级名列其茅。
后来黄雷萍又升到县统战部副部长,工作反而越来越闲,换成别人高兴还来不及。从政已有二十多年,官也越来越大,该享享福了。
可黄雷萍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她喜欢干实事。日子闲了她就会心慌。
她有空一直研究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关于改革开放政策,关于社会发展趋势。
在一本《曼哈顿的中国女人》中,她找到了人生方向,37岁的她有了要离职下海创业的念头。
1997年后,她正式独立出去成为私营企业主,告别了别人眼前风光无限的官场生活。在开始创业的初期,多地奔波,甚至卑微地四处求人借钱,要处理好各种关系,要面对各种纠纷问题,一种由甲方变成乙方的感觉。
在跌跌撞撞的创业岁月里。她曾遇见过300多人在楼下围攻说要捉拿“黄雷萍”。
她带领团队去山西开发一个工程,那边人不知道怎么回事,说南方来的都是骗子,她的工人出去吃饭被别人暴打一顿。此后他们全体不敢独立出门。
黄雷萍的女儿正在读通中的时候。也是因为她事业上的事,对方扬言要绑架她的女儿。黄总被气得晕倒在地。
2005年,2006年两年间,由于轻信当地某位在澳洲的同学弟弟。那位同学的父母和本人都在当地风评名声都挺好,她想着同学的弟弟肯定也靠谱。
三人说要合作澳洲开发房地产,考察回来后,南通的事业比较忙,她就一直汇钱交给那位同学弟弟打理,结果被骗了3千多万元。
那次跨国官司整整打了8年。她在书中说出了口气,但是钱没了,全给律师了,还耗费那么多时间精力,这是她创业历程中的打击之一。
黄总获得了普通人难以达到的光鲜亮丽,她也承受了普通人所无法承受的磨难打击,面对各种纠纷。
她在书中常会提到要感谢党,感谢这个好时代,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社会,为人类做贡献。从她的文字中感受她的大格局以及悲悯之心。
我们中国的中小企业平均寿命才三年,而她的江苏南通昆仑能历经几十年屹立不倒,至今还养活了一千多人,与她同一起步的创业者不是被大企业吞没,要么被市场淘汰,甚至有的高台债筑。
黄雷平的昆仑公司,在她的领导下,不断与时俱进,从最初的房地产,到百货商场,菜市场,还有投资银行,投资区块链,大健康,她的每一个决策都让昆仑公司比昨天更加辉煌,更稳健持久。
如今黄总精神丰盈,生活富贵安逸。在南通和上海都有自己的高档住宅。业余读书写文,开会,投资,即便她在旅游也是有很多人和多个渠道在为她赚钱,公司早实现自循环运作。她的昆仑菜市场是他们当地的标杆文明市场,为他们政府加分。
黄雷萍收获了常人难得的滋味人生,农民,工人、党政干部、董事长、作家、专科,本科、硕士、经济师、政工师,高级经营师,银行股东。南通市第九届,第十届政协委员,南通市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
她的笔名是“高山之树”,她说要借助高山向大人物学习,向人类的知识宝库学习。创造人类的精神财富的高山之上,放眼看世界。
真是比我们优秀的人比我们更努力更谦逊呀!
如果说人的一生,一次两次成功是运气,而黄雷萍从17岁走上社会,在每一个岗位都能做得如此出色,这是一种能力和智慧的证明。同时,如她这样优秀的大家族更是祖辈积累的深厚福报庇护。
现在的社会百岁不再是神话,60岁出头的黄雷萍下半生才刚刚开始。
《灵魂的直白》虽然只是她个人角度记录的成长历程和一些思考观点。其实个体的命运,何尝不是中国这几十年的风云变幻史。
她是这个时代勇敢的开拓者,也是受益者,自益且益人,她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