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两年阅读过无数书,每一本书都可以给我带来我想要的东西,拓宽了我的眼界和提升了心理素质,但看书归看书,从来没有落笔写写读后感,但这次为了顺利申请入会,以致于让我非常认真的,一字不漏的把《活法》阅读完。
在阅读的时候,我是一边读一边对照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稻盛先生的理念,很多时候,我都激动不已,但回看这16年的工作经历,虽然没有百分百完全做到,但觉得自己的心性和理念一直在稻盛先生所提倡的路上。
这一本书看下来,里面所有章节的内容我都非常认同,也产生深刻的感动和强烈的共鸣,我很崇敬稻盛先生的为人处世的心性理念,以及他的利他之心,非常相信稻盛先生讲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观点是促使人们去思考一个人来到这个世上,究竟要怎么活法?活出什么样的境界?每一个章节都是紧扣一个“为人之道”的人生观展开。每一条都可以去对照自己,都可以找到任何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我视为它揭开人心深处的奥秘,揭示了事业成功的规律,表达的深刻的思想,足以成为我们人生的指南针,因为它讲述的就是人生的真理。
所有的人都要朝“磨练心志、提升心性”这个方向努力,不仅要机敏,而且要正直,不仅要提高能力,而且要塑造人格。甚至可以说,这就是人生的目的和意义所在。我和我志同道合的朋友们经常会一起学习、交流,学习的目的也不就是为了提升人性、提升心志的过程吗。
那为什么要提升人性、提升心志?我在阅读的时候,头脑中时常跳出这样的疑惑?
上一周我听一位同事讲另一位同事的家里的事,说父母前后离世只有一个星期,两位老人家年纪也达八十几,男老伴先离开人世,家里人还没有从悲痛的情绪中走出来,一个星期后母亲也离开,全家人的打击不小。
我不是这个家庭的成员,所以我体验不到那种悲痛,感触却不小。人为什么而活?人的一辈子始终要离开这个世界,人要怎么离开?人可以自己选择什么样的方式离开吗?那位女老伴,当相守一辈子的老伴离开她的时候,她会不会突然觉得自己的存在毫无意义?因为对她来说,她在这个家庭当中她失去了价值,因为儿女都已成家立业,已经不需要她的照顾和关怀,儿孙也满堂,自己还有病,反过来还需要子女们的照养,不仅在这个家庭,在这个环境,这个社会,这个世界,与她何干?老伴的离开,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孤独、寂寞,精神上的依靠,一个年迈的老人她是否因为承受不了而离开了呢?(我不知道我这样讲会不会对老人的不尊重,祈求原谅,也祈祷逝者安息)。
虽然生老病死人之常情,但真的走到那一刻的时候,你在想什么?你的这一生发生的所有的故事,你自己是导演,你对自己的这一部戏满意吗?
稻盛先生说,死亡时的灵魂比出生时略有进步,带着比呱呱落地时稍稍美好的心灵告别人世,就这够了。
相对于浩瀚宇宙的历史长河,我们的人生不过是一闪而过。我们确实会经常饱尝苦痛,伤悲,烦恼,一边挣扎,一边又感受生的喜悦和乐趣,体味人生的幸福。人生的戏剧一幕一幕展开,在一去不复返的现世中我们拼命地努力。但正因为如此,在我们稍纵即逝的人生中,我们的灵魂在终结时的价值必须高于降生时的价值,让与生俱来的灵魂向美好的方向变化,这才是我们生存的意义和目的。
那么怎样才磨炼心志、净化灵魂呢?方法、途径各种各样,好比登上山顶可从360度任何一个方向出发、有无数条路径。
稻盛先生提出的“六项精进”和“六波罗蜜”,可以作为磨炼心志的指针,净化灵魂的修行。
我也一口气买了稻盛先生全部的书籍,我想将“稻盛哲学”深入我自己的人生理念当中,把“作为人,何谓正确”这么一句话,作为人应该做的正确的事情以正确的方式贯彻到底,学习稻盛先生敏锐的洞察力,深思熟虑,学习从复杂的现象中抓往事物的本质,运用理性和良心去磨砺心志,去探索等等。
抑制自我放纵的情感,让心灵宁静,让关爱之心萌芽,让利他之心滋长,哪怕是一点点。
虽然字面上平凡之极,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要一点一滴去实践,融入每天的生活当中,是非常难的,要克服多少的欲望和情绪!
但没有关系,只要开始,就已经在修行的路上。
2017.2.25.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