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培训
最近在看《异类》这一本书,这本书强调的是,环境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这里面讲了一些各行各业的异类,他们是这些行业的佼佼者,但是他们的成功无一例外的是借助了时代的浪潮。
我开始留意环境对人的影响,培训的时候,我们是第八组,第八组有什么问题呢?第八组坐在最后面一排,由于地势不利,和老师互动没有优势,当老师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的时候,有很多同学在回答问题,这个时候,老师往往就是去选前面的同学。
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在第一排,比较靠前,和老师有更多的互动机会。 第四组、第五组、第六组,是在第二排的左中右,分数明显比第一排的要低,第七组、第八组、第九组、第十组是在第三排。
里面有一个特殊情况是第十组,第十组的分数是最高的,但是第十组的大部分分数不是在课堂上拿到的,而是在游戏中(每个组都是相对公平的竞争),不需要和老师有很强的互动。
这里面还有一个反馈循环的问题,当前面的组在前几个的回答问题的竞争中取得优势之后,将会更加有积极性,组里面的氛围也会比较好。当后面的组在前几个问题的竞争劣势之后,将会更加消极,我们组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而且由于坐在最后一排,大家也会不自觉的把自己当成差生。在老师讲课的时候,总是在玩手机,用电脑办公等等。
当然,坐在最后一排并不是说一定会成绩靠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只是说,最后一排的人可能要付出多一份的努力。
有一丝草台班子的味道
事后分析了一下,感觉有一半讲课还是感觉有点像是在大学里面的味道一样,比较枯燥,具体体现为,老师讲的东西都很硬,很抽象,听了之后,没有什么信息量。 当然,还有一半的老师讲的很有意思,甚至有一位老师专门说,她想用通俗的语言,有趣的故事吸引大家,最后这位老师讲得也很有意思。 一半老师的讲课很有信息量,在我的印象里面已经很不错了。当然,也存在一种情况,是我主观觉得枯燥,其实是很有信息量,只是我get不到。
整体的培训有一丝草台班子的味道,具体体现在:
1. 真正和老师互动的同学,基本都是固定的百分之十。
2. 平均在某一时刻,超过50%的同学是在低头玩手机。
3. 周四晚会每个组的节目表演都不是很专业,大家全部都是业余水平。当然,业余不等于大家做的不好,毕竟这不是主业。
4. 周五的《小满推荐官》百分之90的组表演的不怎么吸引人,没有新意,这个难度确实比较大。(原来对于才艺表演这一块,在学校小组的要求已经很高了,做到在学校小组的水平,在公司就已经是遥遥领先了)
这也让我看到了,对于程序员,如果有一门表演性的才艺,稍微门槛高一点,精进一点,边际收益很大,在很多场合很容易让大家记住,和其他同事熟悉起来。
制度的问题还是人的问题?
周日的时候去漂流,早上吃完饭,想要扔掉包装袋,走了两百米在一条宽宽的道路上面,找不到一个垃圾桶,向左向右目测100米,还是找不到,这个时候,马上要上车了,车上也没垃圾桶,包装袋上面都是汤汤水水。 没有办法,在“寻找垃圾桶”和“纠结要不要随手放在路边”之间反复纠结,我最后放在了共享单车的车筐里面😅 。
当时觉得挺不好意思的,等于在乱扔垃圾,但是实在是没办法。 经济学里面讲过一个观点,说的是经济学不在乎一个人是善良的,还是邪恶的。 或者说,人太复杂了,压根没法分辨出是善良还是邪恶。薛老师原文:“很多哲学家、社会学家喜欢讨论一个问题,人本性到底是善的还是恶的,经济学家不关心这个问题。人的本性是善的还是恶的,讨论的其实是平均量和总量的概念。
经济学家关心的问题是,如果条件变化,人的行为会朝着哪个方向变化。一个人原来是多么善良或者多么不善良,这一点我们不关心,这是过去的总量或者平均量。
经济学家关心的是,如果条件变化,如果这个人饿了两三天,他人性不善良的一方面,会不会多暴露出来一点呢?如果社会对良好行为的赞许和奖励增加了,那么他人性当中善的一面,又会不会多表现出来一点呢?经济学家关心这样的问题。
人情究竟淡薄还是不淡薄?经济学家不关心这个问题。他们关心的是,如果时间成本高一点,那么人情是不是就会淡薄一点,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礼数会不会就简化一点?
你在一个很少见到陌生人的乡村里面问路,和在一个大城市的地铁站里面问路,别人对你的耐心程度有没有区别?这是经济学家关心的问题。
这是为什么平均和总量并不重要,而应该盯住边际的意义。”
我也觉得这个说法更符合客观规律,我自己在99%的情况下,还是会随手把垃圾扔在垃圾桶里面,甚至在熟悉的环境下,我还会主动去捡起路上显眼的垃圾放在垃圾桶里面。
程序员的工作需要一丝不苟
最近工作中有了一个需求,在第一次上线出了问题,里面有很多原因,我反思了一下:
背景:8月23日 上线 “模块不一致白名单” 需求,没有及时做上线后验证其正确性,造成线上有损一小时。
错误点及原因
1. 代码逻辑错误,且不理解单元测试的重要性,缺少单元测试
2. 缺乏对上线的敬畏心,没有及时做上线后验证,线上有损一个小时
改进措施
1. 对上线有敬畏之心,重视每一次上线
2. 后续任何一个改动,都要做单元测试,测试到每一个代码的逻辑分支。 并且要在测试环境做黑盒测试,并保留测试的记录。
3. 成功上线后及时做验证,流程要标准(分级发布),并做完整的黑盒测试
前一周实习培训的时候,还感觉有一丝丝草台班子的味道,这一周就被自己的工作给纠正了,我也意识到了,在公司写的最近两个“小”需求,是我最认真,流程最规范的代码。
想要把一个简单的“小”需求做好,也是很不容易的。第一是要有正确的写代码、做测试方法,第二是需要全方面考虑业务场景。
对于第一点,之前在学校小组养成了很多不规范的习惯(因为犯错没有成本,或者成本极小,比如说在学校服务宕机了,没什么影响,不慌不忙的排查一下bug,慢慢的重启服务),然后就直接带到了工作里面,第一个需求就被狠狠的“教训”了一遍。 果然经历才是最好的成长,好在是在成本小的时候,犯错了可以纠正过来。 而且公司有一个优秀公司的气度——“允许新人犯错,不在乎多少,只要不是在一个错误的地方跌倒两次”。
对于第二点,目前无可避免,需要经常和导师、同事交流,遇到不懂的要大胆去问,并且敢于对觉得 逻辑有问题 的地方提出质疑。 提出质疑的时候,也要用正确的方法,一定要讲逻辑,摆事实。 并且自己要做认真的验证,最好是确认两遍,然后把附近的逻辑代码全部调试一遍,然后有充足的把握再去找导师提问。 我一般还会给已经工作一年的校招生正哥提前交流一下,防止有一些低级错误的出现。 不过在我已经处处留意之后,给导师的提出的问题,还是有很多闹了乌龙,只有一个是真实存在的问题🤪。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我对公司的业务场景留意的更加深入。
过来人始终是过来人
最近一段时间,由于大量陌生的知识和信息涌进来,比较忙,跑步就拉下了一部分,我也理解了,为什么大家总说,等你工作了,你就没时间跑步了;等你有孩子了,你就不会这样想了;现在花钱大手大脚,等你三十了,你不存钱你就后悔了......
确实有道理,过来人终究是过来人,我们需要留意过来人给的经验,同时也要留意给经验的人,对于自己敬佩的人,要增加几分重视程度。
工作氛围
最近感觉已经适应了工作节奏,并且问题也在慢慢被解决,忙、累、加班不算什么,只要是在慢慢变好,长本事,自己能感受到,并且整个过程中有源源不断的正反馈,就可以乐在其中,并乐此不疲。
到了新环境,自己变成了最菜的人,和其他的任何同事交流都能学到知识,虽然有压力,但是压力不是重点关注的,紧盯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