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秦香莲》的杀庙
从小到大,生长在上党戏的故乡,免不了有意无意的看传统戏,《秦香莲》这个戏,也不知道多少剧团演过多少回,观众也不知道看过多少回,只知道光秦香莲的遭遇在每场戏里就要述说上大约七遍,但是就这么剧情烂熟的戏,每次到了《杀庙》这一场,却都能感动了我,并且每次都能掉下泪来。
原因不光是精彩,不光是上党梆子高亢而富于感染力的唱腔,不光是激越的节奏,不光是一个个耳熟能详、鼎鼎大名的表演艺术家投入的表演,不光是大喜大悲的剧情,更多的是在情、理、法之间,人性的纠结,人性的煎熬,对人性的拷问,这一切所造成的超强艺术效果,震撼,让人叹服。
开始,感动我的只是秦香莲,她的遭遇,她的坚强,她的执着,她的善良。但后来发现,越来越能感动我的,却是韩琪这个人物。
“是杀是留是留是杀?仰面问天天不应,低头问地地不答。”是的,他在京郊荒凉的土地庙里,面对的是秦香莲母子,手无寸铁,弱小,无辜,而这边,是领导的强令:钢刀之上要见血红!要他杀人灭口。
他必须要做出选择:是杀?是留?正如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写道: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而韩琪,一个古代的“士”,他的职业算“警察”,他面临的选择是听从领导的派遣还是听从内心的良知?听从领导的,可能前途似锦,他甚至闻到升官领奖的味道,而他的良知呢?他唱道:我无仇无恨怎杀她!
这是多么悲愤的呼喊!多么砥砺的谴责!韩琪在纠结中,挣扎中,他最终选择了舍生取义,放过秦氏母子三条无辜的生命,完成了自己内心深处完美的升华。
是的。韩琪死了,中国的“士”死了。
从古至今,有过多少“士”?壮士、隐士、侠士、武士······他们活的单纯而有节,如高大繁盛的树木,支撑着历史的天空。而如今,你还能看到几个这样的“士”呢?中国的“士”死了,活下来的,蝇营狗苟,也如老鼠一般繁殖着自己的欲望,保重着自己的肉体,纵容着肉体的享乐,缺乏精神的支撑,可往往还挂着各种各样高尚的标签。
我听到有观众在旁边说,他可以不用自杀嘛,逃走就是了。我好想对这个人说:请你不要轻易的用自己的生命观给他安排结局,假如你这么理解,说明你根本不懂古人,不懂一个真正的“士”,永远不会做出那样的选择。士是如此的单纯而热烈,他的人生如花一般灿烂或者恬淡,哪怕的短暂的,却是有信用的,有信仰的,有超越生命的东西的。
又见舞台上紧锣密鼓《杀庙》,沧凉凄切的甩腔漫破了夜空,一刀举起,他一个漂亮的甩僵身动作,终倒在血泊中。他值得我们去尊敬。因此我怀念韩琪,一个忠于自己内心的警察,怀念那个时代的士。
可中国的士死了,我潸然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