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学词语“秋高气爽”,能背定义会造句,但对其真意却无知亦无觉。
直到入了中年,才仔细体验什么叫秋高气爽。前天早晨一出门,觉得阳光远了、偏了、直刺眼。哦原来秋天来了,太阳起晚了,就在眼跟前儿冉冉升起。天空远远得,蓝出了明信片背影色的效果,衬得绿树和白云轮廓分明,光彩熠熠。
公司楼下的步行街有十几块大青石,供行人休息。夏季傍晚时,被烤晒了一天的大青石余温未消,热气腾腾的,却很受欢迎经常满座。除了老人和小孩儿,还有我们这些身娇肉贵,吹不得空调的上班族,恨不得在青石上躺着趴着,当成自家的热炕头儿。而转眼立秋了,伏天未过,室内空调不减,我晚饭后遛弯儿时,想去青石炕上焐一焐,结果探手一摸,大青石凉了。立秋才2-3天功夫,温度变化有10来度,天气虽热,但地表寒气已经升上来了,还坐在青石上的人们,有几个察觉到的?体质较弱的老人小孩儿首先中招儿,还不知道怎么受得寒,没有知觉,全赖人空调冷气,人家空调冷气也很无奈。
可是过去这样的气候变化,身体感知,什么时候上过心?加班熬夜,点灯熬油,跋山涉水,空调冷气,生冷冰爽,辛辣油腻,喜怒哀乐悲,风寒湿热暑……没有知觉,也无暇顾及。
年轻力壮时可劲儿蹧;人到中年后,又突然身娇肉贵起来,若再跟年轻人一样放飞自我,病就立刻发威给你看。这时候才知道谨慎,这个要忌口那个不能碰,早干嘛去了!
这是我年轻时的活法,也代表了一大部分人的活法,也代表了一些人的命,对生命与健康的无知无觉。过去是时代的局限,信息与资源缺乏,人们没有能力关照自己和家人,还不如放宽了心,不住院不开刀就当没事儿,等病重了,有钱的乖乖去医院消费,没钱的就快活一天捡一天,心态健康也是好的。
但是现在不同啊,人造疾病越来越多,药物滥用,食品安全,科技生活的副作用,环境气候变差等等,导致早熟早衰,重症低龄化,老年病低龄化等现象。可是大多数人就算有察觉,也不关心不学习,殊不知,这些重症和杂症都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举几个身边的例子。有个年轻小伙儿,在传媒公司做编程,甲方牛气哄哄,砸钱让全公司赶工期,点灯熬油呕心沥血是家常便饭,大家都赶时间你敢休息?朋友圈吐槽吐槽就算了。突然有一天,他一头栽倒在办公室,担架120抬走,留下一公司顶着黑眼圈捂着心口窝唏嘘不已的同事们,照常加班加点。以妄为常,无知无觉,年纪轻轻,挣得都是医药费,多可怕。
另一个年轻力壮的女子汉,是一家电商公司的主管,节日促销活动和自己的婚期蜜月排得满满当当,加班加点工作,然后几个城市开车来回跑,生冷辛辣不忌口,回来去医院检查才发现,怀了俩月的孩子没了。有了警告该注意了吧,不,回来想吹空调吹空调,想吃雪糕吃雪糕,发烧吃药对付对付,别提老人家那套养生保健,时尚个性洒脱比身体健康还重要。然后,紧接着停经了,才开始后怕,打听中医中药,不过是边吹空调边喝冷饮边吃药,细思极恐。
而且,生活中不仅我们自己缺乏知觉和智慧,连有些医生也如此。能请得起私人医生和名医专家的家庭有几个?大都在医院预约排号,病人那么多,治好了也不注意再犯,一个病患多样疾病,医生哪里够用?况且,医生也是人啊,有脾气性格,有状态好与坏;医生也是一种职业啊,允许打卡上班挣钱走人的;医生也有专长和短板啊,你病人自己的身体都不上心,医生凭什么百忙之中为你的健康保驾护航,天真不天真?
如何恢复知觉?如何提高健康生活品质?医书就在那里,去看啊,讲座就在那里,去学嘛,现在信息充足又开放,自己得重视学习,要活就好好活,活得有知有觉。父母亲人或许跟不上信息爆炸的时代,不免被卖药和保健品的忽悠,也不知道头疼胸闷情绪异常是什么缘故,那我们应该为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质量负责,为自己和他们筑起一道防线,小病自己就能整明白,知道怎么得的,以后当心;知道怎么治的,自救救人。
为人父母不懂医为不慈,为人子女不懂医为不孝。帮父母亲人将养到老,极尽其天年,也帮了自己教会子女,如何提高生命健康品质。活不过60岁的都算“夭”了,活过80岁的叫“中寿”,活到120岁的叫天年。愿家家户户老老小小都能健康长寿,快乐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