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大学立的第一个FLAG,不是我要拿到奖学金,也不是要在学生会干的多么风光。而是对父母只报喜不报忧。当时的自己认为这是成熟的表现,代表自己是个大人了。的确,我做到了。“学生会应聘秘书处和辩论队我都成功啦;学习上有个特别优秀的同位;生活上有一群很赞的朋友和对我很好的老师们;工作中有很友善的前辈和同学,一切都很顺利!”这样对父母说的我有点小得意,认为自己长大了,开始在照顾父母情绪了。我希望父母只管听到我的好消息,点赞就好,其他什么都不用管,这就是我的以为的“孝”。但这真的是亲情该有的样子吗?亲情不应该是疲惫时的依靠吗?而我却在这个模式下过的很辛苦。每轮面试前的焦虑感,怕自己不够优秀被淘汰的恐惧感,学习跟不上的焦虑感等等诸如此类特别想跟父母撒娇求安慰的时候,因为立下过FLAG,所以我只能忍着,压在心底。但慢慢地我发现每次报完喜父母的结句不是“继续努力多拿些奖”而是“穿暖和点,多吃点,需要什么就买”。语气中不是我想象的欢快而是有种无奈的伤感。在一次次无奈感中我恍然明白:我的自以为是让父母被动地变成了只在我生命中鼓掌的观众。不告诉他们我的烦恼其实是剥夺了他们在我成长中的参与权。
之后我开始纠结到底要不要告诉他们我遇到的麻烦呢?父母总是会太过看重孩子的事情了,万一伤心到承受不住怎么办?就在大一下学期,一场生病彻底打消了我的疑虑。我从小体弱多病,出来上大学父母担心的也是我的身体。大一下学期临近期末我生病了,烧的很厉害。但我怕他们担心又觉得自己帮不到忙而自责,故没告诉他们。一个人在医务室打点滴,可当要付钱时发现自己身上加起来都付不起医药费,只能告诉他们实情。电话的嘟嘟声让我心脏忐忑不安地跳动,结果老妈知道后就像松了一口气似的说到:“这有啥,这世界上还有不生病的?有病听医生的,很快就好了。我就感觉你前两天语气不对,一直在担心你是不是生病没告诉我们。”我呆住了。
当我们选择隐瞒的时候,这场亲情就开始在变质了,它变成了一场又一场的新闻发布会;当我们选择隐瞒时,其实是在加剧他们无处安放的焦虑感。隐瞒才是最愚蠢的。而且通过这件事我发现父母并没有我想得那么不堪一击,他们的调节能力很强啊!
我便尝试着跟他们说我的苦恼,不愉快。开始感觉自己讲的父母听不懂,帮不到什么,说了也白说。但大二我突然意识到,父母的不理解是因为我的懒惰,他们不理解时我直接放弃了沟通。我开始改变,我会一点一点告诉他们不理解的事,告诉他们我的想法,尝试着让他们接受我的生活观念,生涯规划。他们也在很努力地学习,尝试接受现代生活观念,很努力地尝试着改变他们固有的想法,尊重我的选择。久而久之我发现父母真的用他们的经验让我成长了很多很多,也少走了很多死胡同。而且我发现当我告诉他们我的不开心,我的开心才会更有意义。当我告诉他们我取得成绩前的紧张,担忧,他们会安慰我,会以过来人的经验告诉我放宽心,失败乃兵家常事。那场比赛获奖的时候,他们比我想象的更开心因为这是他们陪我一起参与了的比赛啊!我真的很感谢我的父母,也庆幸自己想通了去跟父母沟通。现在的每一次诉说,开心的不开心的,把自己掏空了跟父母聊。发现吵架的次数越来越少(现在已经完全不会吵架),每次聊完都感觉自己对生活又有了些许感悟,对明天有了更深的向往,对生活更加热爱了。
我们总说上了大学要独立。可什么是独立?独立不是孤立。孤立是我们彼此之间切断联系,而独立是我们能为自己的生活负责并且相互联系,相互守望。不是和父母活成在同一片海洋里的两座孤岛。健康的亲属关系应该是我们能够并且愿意接纳对方的不良情绪,以健康良性的心态去看待彼此生命中的困难,这样我们才是真正的独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