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恰好看到某知名经济学家在其公众号写的一篇文章,其中谈到了面对人生的种种苦难,应该怀有一种随遇而安的心态,面对环绕自身的艰苦困境。
曾经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对于东坡先生的遭遇记叙颇为详细,不过林先生的文字清新淡雅、冲淡恬静,在很大程度上,他写东坡先生,倒也是很合适。因为二位先生一古一今,似乎也从来没有骂过人,即使对人愤怒了,也只是戏谑加委婉的讽刺,绝没有愠色体现在脸上。
这种随遇而安的品性其实是一种珍贵的修养,而具备这种品质的人,是需要绝高的天赋的。
清末出现了一批数量可观的描述中国人生活的书籍,这部分书籍有趣就有趣在,基本上都是外国的传教士写的,配图中的中国人,基本上都是面黄肌瘦、神情麻木眼神呆滞的。中国人从春秋时代的光洁纯大的精神品格,到近现代二目无神的麻木,两千多年的时光中,不缺少天赋极高的人,但是为什么绝大部分的国人都堕落到形容枯槁的境地,本质上还是因为生活的不易,慢慢磨光了所有本应萌长的珍贵品质,例如天赋。
因此那些能够写下“随遇而安”的文字之人,当然是具备了不被磨光的实力,才能在书斋中,慢慢写出来这些脱离实际的教导性文字,因为没有后备实力的支撑,随遇而安的心态也是决不能够练成的。当然天生爽朗、虽穷到骨髓,却反而能想开的人,不在讨论之列。因为他们属于上帝不小心造就的奇葩,出现的概率是可以忽略的。
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守住当前的生活状况其实已属不易。而选择做一个随遇而安的人,其实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也恐怕是奢望。被迫接受环境的选择,并能在其中努力做到随遇而然,也算是普通人中的圣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