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早,接到表弟打来的电话。原来家里快炸锅了。
表弟说:
昨天晚上,我打了一会儿游戏,我老婆(简称小丽)叫我吃饭,我叫她不要管我,我马上就去。她却不停地催我去吃饭。
后来我烦了,就吼了一句:叫你不要管,你非要管,我自己饿了会去吃!
接下来,小丽的情绪就爆发了,哭啊,闹啊,歇斯底里,简直不可开交。
她这个人就这样,高兴的时候就兴高采烈,不高兴了就立马甩脸子。跟她讲了,有话好好说,她就是不听,油盐不进,想怎样就怎样,真的拿她没办法。我忙了一天了,就想打个游戏放松一下,再说我已经很久都没有打了。不知道她为什么就生气了。她就是这样,一点耐心都没有……
隔着屏幕,我感觉只接受到一个信号:她我行我素惯了,像一头犟驴,根本不会听我的,对
此我感到深深的挫败和受伤,也觉得很无能无力。
很多时候,我们根本不会相信一件事情:只要你好好说,他就会听你的。
事件发生之时,对于小丽,她不相信我表弟可以听她说的,选择极端的方式处理,事件发生之后,对于我表弟,他也不相信,小丽是可以说通的,以后是可以改变的,觉得这样的日子根本看不到头。于是,双双崩溃。
那么,为什么别人不听我说的话呢?如何说,别人才会听呢?
02
要想让别人接受你说的话,第一步就是要知道,虽然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但是我们并不相同。有了这个接受度,你就不会那么容易跳脚、崩溃。
韩云朋在《把这件事想明白,你会释怀很多》中讲到这样一个故事:
一对夫妻,周末晚上商量吃什么。
丈夫就说了,那咱出去吃呗,哪里哪里有个馆子味道特别好。
妻子坚决反对:“干嘛出去吃呢,要我看还是在家吃饭香。“
本来没多大点事,不想俩人话赶话还吵起来了,越吵越凶。
丈夫跟着了魔似的非要出去吃饭,还觉得妻子不可理喻。
妻子也发了疯,直言丈夫就是个花心脾性,吃个饭都想往外边拐。
那到底是因为什么搞成这样呢?
原来,这个丈夫小时候家里穷,童年里最幸福的时候,就是紧巴巴过后能跟着父母在周末下顿馆子。
而妻子是生在一个单亲家庭,吃外面的粮食都快吃出心理阴影了,打小就盼着周末能跟自己的家人做菜吃饭洗碗,忙活着热闹。
我们常常享受着这个世界的多姿多彩,有时候又深深的不理解,身边的那个人,为何不能跟自己一样,步调一致,思想一致。
尼采说过:“那些听不到音乐的人都以为跳舞的人是疯子。”而我们常常会以为自己就是听到音乐的那个。
其实这个世界,虽然我们都叫做人,但是差别之大,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力,考虑到出生、成长、受教育的诸多因素,说这种差别大于物种差别都不太为过。
03
有时候,你眼中的问题,就是别人眼中的解决方案。
老公下班后就知道在家打游戏,这个问题很麻烦,我要怎么解决?
这不是问题,这是你老公的解决方案,解决工作压力太大,没有办法,又不能跟老婆抱怨。—打游戏可以缓解。
一个学生翘课,是个很严重的问题,这是这个男孩所能想到的解决方案——解决在学校里被欺负。
所有你眼中见到的问题,都是那个人想了半天的解决方案,你有你觉得是问题而已。你拿走了这个解决方案,他必须要去直面真正的问题,会太痛苦。
这就是苦口婆心跟他谈事情,但效果不佳的原因。
如果你真的要拿走这个解决方案,就要帮他解决他的问题。
对于自己老公下班后总喜欢打游戏,你可以问问他,是最近工作太累,上司不太认可他,还是什么其他原因。,而不是一上来就说:你怎么成天只知道打游戏?把家里的事情都丢给我?
对于那个翘课的学生,需要找到学校的老师,反映情况,让老师帮忙解决。
别只顾着解决自己的问题,多感同身受想想别人的立场和难处,试着去帮忙解决他的问题,捎带手没准儿就可以解决自己的问题。
04
对方不听你的时候,你多数感觉到的是愤怒和无助。其实有一件事情你没明白,那就是:没有人喜欢被改变。
黄执中在《真正会说话的高手,都懂得这3条沟通的底层逻辑》中说:“很多人以为会了沟通、说服就跟有魔法一样,对方就会觉得你讲的都对。这是不可能的。我被说服了,等于什么?我被打败了。
每个人脑中既有的看法、想法,已然存在的观念或立场,都是无数他过去生活经验中的偏好和选择的结果。
如果你改变我这一点,我就视为我的人在受到挑战。”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凭什么你说一句,我立马就觉得你说的对了?
知道了这一点,你就会给他人一点改变的空间和余地。对改变别人的这个念头,也会保持耐心。
男人可能最讨厌的一点就是,自己的老婆让自己做事,要求只有一个,就是“立刻、马上”,不能耽搁一秒钟。有的男同事甚至这样说,“我老婆跟我说的事,我不是不愿意干,只是不愿意立马就去干。无论是吃饭也好,洗澡也好,总感觉后面有个闹钟在后面催,让我很烦。感觉一点自主空间都没有。”
不给别人留有余地,很容易造成巨大的反弹。因为对方会觉得自己的空间被压缩了。我们睡觉都喜欢翻身,喜欢腾挪,如果有人把你挤得动弹不得,你立马就会觉得受不了。
尼采说:“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曲折地接近自己的目标,一切笔直都是骗人的。”
在劝别人听你的话这件事上,欲速则不达,你需要保持耐心。
05
很多改变并不是来源于理解,而是感觉。
《奇葩说》第五季第三期“如晶走心讲述听哭高晓松”,里面辩论的题目是:奇葩星球欲制定这样个政策:每周陪伴孩子不满12小时,就剥夺爸爸称号,你怎么看?
支持一方:沈玉琳、傅首尔、颜如晶。
反对一方:杨奇函-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硕士、庞颖-耶鲁大学高级管理学硕士、熊浩-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复旦大学副教授。
这一期以抒情战胜逻辑的压倒性优势,正方完胜。
颜如晶以“父母是孩子前半生唯一的观众,孩子是父母后半生唯一的观众”这一论点,达到了奇葩说上的一次高光时刻。她结合自己父亲的例子,让人觉得她整个人都在闪闪发光。
看奇葩说有这样灵魂出窍的时刻,那就是辩手辩到一定的程度,你会完全忘记了题目是什么,你也不知道什么叫做逻辑,你就是觉得她说的对。
就像黄执中说的:大多数人的偏好与决定,都不是由道理决定的,而是由情绪决定的。
自从做了母亲,我有一种体会,那就是,这个世界上最难说服的是小孩和婆婆。
每天早上我叫小孩起床,帮她穿衣服,是我比较头痛的一件事情。
你叫她起床,用开灯的方法肯定不行,她会坐起来大哭,让你关灯。理由很简单:我还要再睡一会儿。死拉硬拽肯定会激起她的逆反心理。我采取的方案是:轻轻叫醒她,但是并不着急给她穿衣服。跟她说,你快起床哈,妈妈先去洗漱,洗漱好了来给你穿衣服。
你不是要赖床吗?让你赖。洗漱完之后,没那么多客气了。你在床上滚也滚了,赖也赖了,磨叽也磨叽了,再耍赖就说不过去了。
这样给她一点情绪的软着陆,再跟她说效果就会好很多。
如果一头倔驴总是不肯按照你的意愿来走,那么方法如下:先牵着它按照它自己的意思走一会儿,等它心里顺畅了,再慢慢把它绕到该走的路上。如果硬往你要的方向去拉,多半你会被驴踢。
对待婆婆也是一样,与其在自己的要求上斤斤计较,不如平时给予她应有的关爱和尊重,平时把这个功夫下到位了,你想要达成自己的要求,就会相对容易。
如果你能常常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理解一下,并适当迁就他/她们的小情绪,你会发现,他/她们就更容易按照你的想法来做事了。
情绪上多达成一致,在具体的事情上就不会有太多的磕磕绊绊。
小结:
罗素说了: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生活的本源。
考虑到我们是如此的不同,我们需要感同身受地去理解对方;并对自己对他人的改变留有余地,保持耐心;对于自己周围的人,要抱有一种深深的理解和关爱,情绪上包容他们。
然后你就会发现,你说的话越来越有分量了,也好使了,做事情也越来越顺,心情越来越好。
你要相信,只要你好好说,对方是会听你的,这件事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