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典当岁月
烟花三月下扬州,正值旅游的高峰时节,导师的一个电话把我从远在千里之外的荆州呼到了扬州。
在扬州之前,江苏给我的感觉其实并没有浙江那般繁华,杭州已舍去旧日的青墙绿瓦,披上了钢铁新装,让人迷失在现代城市的快节奏生活中。江苏给我的却是另一种感觉,我去过苏州,只为了看梦想之中的苏科一眼。那两天的时间里我路过观堂街的牌坊,在拙政园、怡园的园林式建筑景观中流连忘返,漫步在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青石板台阶;和游人簇拥在山塘街的夜景里,在苏州博物馆的长龙中等待;一个人去倾听了枫桥夜泊的风声。苏州就像一个时髦的中年妇人,穿着红花绿袄走过历史的T台,却始终光艳如初。记得那时,我对苏州充满着欣喜,看到林荫下的建筑与规划学院,满是向往。然而我的百般努力最终还是和苏州失之交臂。
现在扬州渐渐的近了,心情忐忑不安,和当年去苏州不一样的是,那时只是为了去看一眼,还有足够的时间去做准备。而现在却要上战场了,考博初试的帷幕即将拉开。一路昏昏沉沉,走下车的那瞬间有了精神。多年养成的习惯,在陌生的城市里很快就找到了方向。扬大的校园绿茵梦然,阳光洒落在法国桐的枝杈间,让我想起《匆匆那年》倪妮骑着单车路过的那条大道。陌生的校园带来了不一样的惊喜,那就是似曾相识的归属感。走在扬大的方子格道路网上,我从没想过会找不到回去的方向。我想也许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吧,对,我应该属于这里。
距离考试还有两天时间了,东部的日落更早了些,斜阳已照不到宾馆西边的窗台。路边的霓虹灯渐渐取代了落日的余晖,开始了它整晚的工作。按照这十来天的惯例,到跑步时间了。小腿已经在隐隐发痛了,我知道那是长时间不运动后的并发症,跑完3000米,反倒轻松了下来。与朋友在电话里闲谈,说着此时的心情,无一不是对这座城市的向往。
硕士我是一个调剂生,也许做实验和其他人并无差异,但理论考试却让我的满满自信遭到了打击。厚厚的一本500多页的专业课本用两天时间看完,然后考前的夜里对着从扬大本校学生那里要来的课件狂背知识点,午夜已过,尚且只看了十分之三,扛不住疲惫倒床却到凌晨2点方才入睡。第二天6点起床接着背剩下的知识点。
一天半的考试过后,哪种最开始的欣喜突然就被突起的狂风席卷而去。招生办公室老师说按照往年惯例,初试完就会安排复试和体检,确定考试结果。而今年报考人数太多,所有处理结果都由研究生院通知,院系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给出复试通知。本校学生有小道消息的说,有可能8个人只录取2个。
刹那间激动地心就平静了下来,安安静静在扬大食堂吃过午饭,回到宾馆与好友打了几局游戏,在床上补觉却不能入睡。便在手机地图上查找扬州的景点,在前几天的夜晚我已去过文昌阁、四望亭沿着不算复杂的道路网去了黑漆漆的瘦西湖。现在计划去东关街了,和大多数历史文化街区不同的是,东关街并非一条小河横穿而过,街道上游人熙熙攘攘,在热闹的人群中行走,我的忧虑也渐渐消失的无影无踪。
我喜欢鞋子踩在青石板上发出的“哒哒”声,这种声响由远而近、由近而远就如同那些岁月的痕迹在眼前拉近又远去;我喜欢坡屋顶的木建筑,尤其是那复杂的斗拱结构和轻巧的飞檐,总是让我着迷;我喜欢街区小巷的幽深和僻静,斑驳的绿菌墙壁为背景,三两只花草便能营造出一幅美丽的画卷。
关东街的商业气息比平江历史文化街区重了些,但身处闹市,保留历史便是融入现代文化,也可理解。一个人的游完总是马不停蹄,一张嘴,两只脚便很快吃遍走遍各个角落。
夜晚降临,提着一兜买来的特产糕点和扬大自产的酸奶,在脚脖已酸疼不堪时返回宾馆。只要是独处,各种心事便会涌上心头。拉开窗帘,让窗外的风如强盗一般涌入,街上的霓虹灯依旧有节奏的闪烁,日日如此。
结果谁知道呢?我现在又何必在此猜测,这些经历在以后也只是一片落叶飘落水面激起的涟漪吧,一圈圈,终会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