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我阅读了一本绘本故事,名字叫《活了100万次的猫》。
这只猫活了一百万次,死了一百万次。第一次是作为国王的御猫,不幸被敌军的箭射死;第二次作为水手的猫,不幸落水淹死;第三次是作为魔术师的道具,因为魔术表演失误,被刀子一分为二……
它的每一位主人都为它的死痛哭流涕,它却一点感觉都没有。
直到它最后一次复活,成为一只野猫,当爱人小白猫在它怀里老去的时候,他哭得非常伤心,正如当年它的主人失去它一样的难过。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若不是处在与对方一样的处境,哪怕活一百万次,你依然是那只“呆头呆脑的猫”。想要理解对方,你需要换位思考,在亲子关系上便是如此。
2
我曾参加过一个体验式活动。
十个大人扮演家长,围成一个圈,站在矮凳上,另有两个大人扮演小孩。游戏的规则是,“小孩”依次走到每一位家长面前,对家长说:“我是孩子,我想有归属感。”“家长”则把面前的“孩子”想象成自己的孩子,按照平时对孩子说话的语气回应“孩子”,比如“快去做作业?”“满脑子是玩!只知道玩!”这类的话。
我扮演“孩子”,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位家长气势很足地教训我,告诉我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当我第二次站在她面前,再次听到训斥和催促时,作为“孩子”,不论她说的在不在理,我都极不情愿去做,心里很抵触!
我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妈妈”意识到自己的不对,酝酿着如何好好和我说话。虽然明明知道她会说一些道歉的话,但是她一开口,我竟然情不自禁往后一退,打心里害怕这位“妈妈”!而且她表达的歉意,让我很怀疑。那种一反常态的柔和,反而让人不适应。
当我再次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时,那位妈妈睁大眼睛,张大嘴巴,连说:“对,对,对,我崽崽也是这么说的,我还不相信,原来真是这样!”
从那以后,一旦我忍不住用训斥或命令的口吻和孩子说话时,扮演“孩子”的那种不舒服的感觉立马从心里升起,于是我马上对自己说“STOP”,把旧的思维航线强行叫停,不去要求孩子事事做得完美,要求自己努力培养一个思维习惯:不论孩子做了错事或是某些事做得不够好,首先给自己一个理由,理解孩子、原谅孩子,换位思考,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孩子。
3
其实,孩子往往在意的不是家长说话的内容,而是说话时的语气,而好的语气一定是建立在稳定的情绪的基础上。
曾经在某个公众号里看过一个比喻:一个人后天学习的知识技能,都是安装在底层操作系统上的,一个一个APP。一个人内在的感受、情绪,比如愉悦、愤怒、恐惧,都属于操作系统。当人被愤怒、被焦虑控制了,就好像手机系统崩溃了,所有的APP便全废了。
很多家长感到非常困惑,为什么我们学了那么多育儿知识,和别人说起来理论一套一套的,可是遇上自己孩子的问题,就浑身法力施展不出来呢?
原因就在这里,你不会为别人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某些性格的缺陷、身体不舒服等大大小小的事情引发自己情绪的波动。你无法容忍的是自家孩子的不完美,孩子无论在哪些方面,没有达到家长的心里标准值,哪怕是在家喜欢光脚不穿鞋,家长这座活火山随时会爆发,而且平时不爆发的状态下,火山内部也是暗流涌动。
4
我们往往忽视了一个问题:父母情绪不稳定更容易给孩子带来情绪或心理上的折磨,影响孩子心理健康及三观形成,导致孩子畸形成长。
如果拥有稳定的情绪,面对孩子的问题能心态平和,客观、淡定地处理,家长的操作系统稳定了,平时所学才能有效地输出。
与孩子站在一起,如朋友一般,孩子在情绪上怎么会对抗?孩子的情绪稳定,操作系统稳定,才能有效的输入,这是相辅相成的。
5
家长的换位思考,能更客观地看待孩子的问题,没有了急躁和焦虑,拥有了稳定的情绪,自然能做到语气柔和地表达观点和建议。而被善待的孩子能感觉到父母无条件的爱,安全感有了,信任有了,在自我向善向上的驱动下,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好。
和谐的亲子关系,需要家长以身作则,迈出换位思考的第一步,养成习惯,第二三步便是水到渠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