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个多月,我频繁来往城市之间,在高铁排队进站的时间里,在飞速的高铁上,在开往家乡的缓慢火车上,在朋友接送的车辆中,在拥挤的旅游区,在城市之间,在人群之中,总让我有一种超强烈的不实在感,我就像在做一场梦,这场梦醒里,我一直是混沌不清,孤独、无助。
看《迷失东京》,就好像看到自己的影子。在电影中,男主鼓励女主坚持写作,我也把它当成一种自我鼓励,决定从今天开始,到明年的12月6日,写100篇文章。每周保持一更,立此flag,欢迎监督。今天开始第一篇,写看完《迷失东京》的一些话。
全文2400字左右。
《迷失东京》
很多人都说,《迷失东京》是讲一个因为寂寞引起的暧昧爱情故事,但我重复看了四遍,都觉得它的主线,并非是爱情,而是一个人在陷入困顿之后,逃离现况,寻找自我轨迹的故事。
相对其他美剧,我真的觉得这部剧拍得很克制,无论从场景的处理还是剧情的安排,都是耐人寻味,深夜四点的电子钟、黑夜里作响的传真机、洗澡时不合适的花洒,来突显人跟环境的不合适,还有内心的孤独、茫然,情绪的把控都很到位。
斯嘉丽主演的女主角夏洛特,跟随丈夫到日本出差,因为想不清楚自己除了义工之外还能从事其他什么工作,对人生、职业充满困惑,所以一直在探索苦恼中。在陌生的国度里,孤独感并没有随地域变迁而消散,反而孤独更加明显。坐在巨大的窗边,窗外是灯红酒绿、繁华的东京。室内床上,工作繁忙的丈夫沉睡打鼾中,他的丈夫小有名气,日程被安排得满满的。
男主角鲍勃·哈里斯是一名被邀来日本拍摄威士忌广告的老演员。年过四旬,奔波于通告,面临事业、婚姻、家庭三座大山,是典型的中年危机形象。当车行驶在霓虹闪烁的东京街头时,他脸上只有“疲惫”二字。人到中年,事业不温不火,经纪人因为了威士忌给的酬劳多些,而帮他推了电影的工作。事业不遂,家庭关系也变得僵化。妻子离不开孩子,孩子又觉得他可有可无。背负着复杂情绪的他,来到了东京,陷入更加困顿的境地。语言不通、生活不便、家人沟通有时差等等问题,让他如受困动物般沮丧。
两个同样孤独的人,选择了不一样的面对方法。
夏洛特采取的是出击的方式,主动寻找生活的突破口。她让自己学习插花,去寺庙听和诵经,她以期通过实用技能和神明指引来获得内心的安定,寻到人生的道路。但现实却总是像墙一样,冷冰冰地回击她,使她如钻入牛角尖般孤独。她情绪几近崩溃,克制着给远在美国的朋友打电话,想要倾诉内心的孤独,但忙碌于生活的朋友并没能感同身受,给她慰藉。朋友间匆匆寒碜,让夏洛特终于明白,要走出困境,唯有靠自己,她起身整理好自己的衣服,修饰脸容,化妆,然后陪丈夫出席聚会。
鲍勃则采用逃避,他在忍着、逃避着,试图推掉所有额外的工作,想赶紧逃离东京。他也知道,即使逃离了东京,问题依然还在,但他就想通过不断逃避来消化生活的危机与内心的孤独。
鲍勃第一次遇到夏洛特是在拥挤的电梯,鲍勃对日本拥挤不堪的电梯有着麻木般的冷漠,但在偶然间,碰见了夏洛特的微笑,给了他疲惫的生活一点点小涟漪。
而夏洛特第一次遇到鲍勃,却是在高档的餐厅里面。
两个孤独的美国人被彼此在东京格格不入的样子所吸引,这种吸引并非就是爱,而有些“物以类聚”或“同病相怜”的共鸣感。
正是彼此间这种气息相吸引,才有了后来的逃离。或许有人总觉得这个是暧昧,但我觉得并非全是情爱间的相互沟通。夏洛特的孤独与烦恼,或许是鲍勃曾遇过的,而鲍勃经受的,或将是夏洛特会遇到的。
他们在一起,只是为了逃离生活。就像鲍勃说的,“我正试图组织一次越狱。我在找一个同伙。首先我们得逃出这家酒吧,然后逃出这家酒店,然后逃出这个城市,然后逃出这个国家。你加入吗?”
逃离,就是偏离原来的轨道生活。夏洛特带鲍勃去见了不同的朋友,朋友间的聚会地点不断变化,接触的人社会阶级也各相不同。在去唱K部分,夏洛特带了红色的头发,看起来像个叛逆的少女,与她高材生、哲学女学士、乖乖女的形象大不同。鲍勃也穿上了土黄色的T恤,与他平日穿着高档西装的儒雅形象截然不同,他极力在变成一个有活力的年轻人。
荒木经惟说,如果要改变人生,就要换男朋友,换女朋友,或是换个地点。对于夏洛特跟鲍勃来说,这次逃离的最初始动作,就是“改变”。
在夏洛特脚受伤之后,鲍勃带夏洛特到医院,医院前台用日语接待了他们。与初来乍到时,拍威士忌广告摄影师说着听不懂的日语而变得烦躁、不安不同,鲍勃能从容面对日本人的日本对话,并能从对方的行为语言上,读懂要传达是意思。当夏洛特拍CT时,鲍勃在外等待间隙,竟还能跟一位说日语、口齿不清的老妇人愉快的交流。语言上的进步,也代表着鲍勃开始接受东京,接受带着暗涌以及危机的生活。
夏洛特的变化则是很细微的。她依然在寻找自我,只是她不再像以前那样孤独、奔溃。当她外出参观时,遇到一对新人,她站在远处看着,看着新郎伸手牵新娘。这个动作很细微,我也觉得它的存在,可能代表着夏洛特开始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接纳生活、接纳自己的丈夫。因为在最初,她跟丈夫之间一直存在有矛盾,只是彼此都没有发现。她说过,“我学习了插花,但John却在用护发素。”“他一直觉得我不尊重人”……等等。一层层关系矛盾的解开,剩下的就是寻找自我之路。
“改变”自我之后,他们开始“对话”,进行自我的认知。这部剧安插人生道理总是很巧妙,不会莫名其妙的倒一桶鸡汤。
两个人疯狂的“改变”之后,回到了各自的酒店。
在黑暗中,夏洛特起身坐在窗边,而此时,鲍勃偷偷往门缝塞纸条。这种小细节,看起来很暧昧,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也很像少年时期彼此间传纸条的意味。
夏洛特到了鲍勃的房间,他们在床上聊各自的人生。此时的夏洛特,像一个寻找人生导师一样的年轻人。
夏洛特的孤独及烦恼所在,也是如今很多年轻人要面对的问题。大学学了四年的专业,毕业之后却一无所长。每天都在变换着人生规划,每次做规划都像买乐透一样,怀着不安、紧张的心情等待。今天想要成为作家,写几篇文章后,觉得自己写不好,遂放弃。明天想从事摄影,拍完照却觉得自己毫无天赋,气馁、无助感从四面八方袭来。
在这个过程,有人会坚持不断探索,而有人会放弃寻找,跟随人流涌动的脚步,走在别人的后面,成为大多数人的影子。年轻时的我们,怎么会知道“坚持”跟“坚持自己”难能可贵,我们只知道“自己不能成为平凡人”,然后承认“算了,我就是个平凡人”。
这一晚的交谈,看起来像是在开解彼此,但实则是各自的自我吿解。就像我们时常在跟别人讲道理,开解别人时,其实也是在开解自己,在不断的告诉别人时,使得自身得以解脱。
他们相识于繁华处,最后也是分别于繁华处。在人来人往的东京街头,有了一个很老套的结局,吻别。之后,各自汇入人流,回到自己的生活轨道。
在逃离的这个过程他们也在靠近自我,知道了,只有找寻到自我,才不会陷入迷失之间,孤独才能更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