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洋诀3.7.19官厂物流保税区---万历三大征之供应链

3.7.19官厂物流保税区---万历三大征之供应链


八角点了点头,微笑道:“即使不谈军事、只谈经济,郑和的做法也是让从南京到锡兰山一路的数十个港口为船队服务的。”


“比如,他发现太仓(包含北上海)对于给宝船队服务很便利,便着重开发了太仓港口。又比如,在马六甲设立郑和官厂,这既是超前的3PL(Third Party Logistics)甚至4PL物流仓库、也是离岸的进出口保税区的概念。这些理念放到今天都毫不落伍。”


小武震惊道:“这岂止是不落伍?就算是现代人,也得仔细研究学习、才能够弄清楚吧?我其实也不是很明白,你能否再给解释一下马六甲官厂的运作情况?”


八角缓了缓,微笑道:“你可以这样思考---如果在海上丝绸之路上还有其它国家商船队,他们的货物是否也需要转运?如果明朝又建设了其它跑海人的队伍,他们能否也分享一下这个设立在航运要道之旁的特大傕场?当然,这种第三方、第四方物流是有偿服务,谁都要为租用郑和官厂提供的仓库和管理而付钱。”


“另外,郑和官厂虽然建立在马六甲,然而官厂内又等同于是明朝领土,至少也相当于在马六甲王国之外。于是不存在货物进出需要给当地(马六甲海关)交税的问题,这就是如今保税区的情况。虽然货物暂存在某国,但在海关看来,货物似乎被储存在了国外(离岸)。这种运作大大方便了海商运营、减低了成本。”


小武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不错,郑和官厂一经设立,等于形成了‘郑和保税区’!可经营海上第三方仓储和转运,实在是超级先进的商业模式!而马六甲就连整个王国都是明朝给捧起来的,更是不可能管到这个官厂。”


八角点头微笑道:“所以大明跑海人想怎样经营这个官厂、就能怎样经营。即使日后明朝宝船队不再下西洋了,如果官厂的人愿意开放这个服务、提供给其它国家的商船队(只要有武力来保证其安全),依然能挣到足够的钱来维持自身运营。这就是模式的超前和强大!”


小武连连点头道:“不错,不错。郑和的思想真是超前,在一些方面已经具有了现代社会的雏形。而他对于太仓港的开发,也使得那里隐隐约约出现了现代上海之航运中心的影子。”


八角点头捋须微笑道:“不错。但是太仓在郑和以前就已经很有特点了---它在明初就成为了太湖流域粮食的出口,不过那倒也跟粮食贮存分发的交通特性有关。”


小武哈哈大笑,道:“太仓的粮食储运属性我已有所了解!听说为了解决遮天蔽日的麻雀吃粮食问题,当地仓管们还发明了一个桌面版打鸟经典游戏---日后的国粹麻将!”


八角嘿嘿一笑,道:“不错。但你当真了解太仓粮储方案的优越性吗?它是明朝的国家级供应链方案,使用了单点对全国的网络设计。”


“这跟以前的王朝都是大不相同的。即便在隋唐时期也利用了大运河,建立了兴洛仓、含嘉仓等国家级仓库,还有屯仓、常平仓、义仓等等配备,但效率还是很不及三江五湖之集萃---太仓Hub的。”


小武有点惊讶,迟疑道:“那请你再细讲讲太仓储粮的优越性?”


八角捋须道:“首先,太湖流域常年在全国产粮区中产出最多;那么按照储蓄备荒的思路来看,每年可将太湖的粮食先贮存起来,将其它地区的粮食用于消耗,如有不足之处再运去补充、如果够用那就不必运输了。”


“整个太湖流域、即长三角所产出的新粮,都可以顺着娄江、运到长江边上的太仓入库。其实到这里为止,粮食的运输损耗是很小的,基本上储量 == 产量。”


小武诧道:“那隋唐何以不用这一方案?”


八角微笑道:“当隋唐之际,藩镇之地并不可靠(太湖流域虽安定,或许是偶然现象),所以需将各地粮食运到首都附近贮存。一般的目的地是运到河南洛阳,不但协调相对费力、而且入仓之前已有一定的损耗了。”


“然后当遇到某地缺粮时,洛阳库粮从陆路运去经常也不便利,如果重走水运也无非是二次损耗。并且若缺粮之地在南方,则国家粮库里的粮食经历了‘折返跑’,才被送到那里。”


图表70太湖流域三江示意图

图表70太湖流域三江示意图


小武恍然道:“简而言之,隋唐的粮储方案效率不高。然而太仓方案使粮食预损耗减少了许多,哪里有需要再从水路直接运输就行了。”


“可见明朝和隋唐时代有很大不同,特别表现在国家粮仓的选址。但是,‘单点对全国’的配送网络设计真得好吗?风险不大吗?”


八角微笑捋须,道:“作为国家级的供应链网络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至少有贸易税收、运输便利、粮食储备、抗灾贮存、响应速度、舶来品转运等统筹要素。所以很多王朝会选择几个地点来分担这个战略方案,但只有明朝仅用太仓一个地点就解决了几乎所有的全国性供应链需求。”


“其实还不止如此。因为郑和等人的努力,太仓同时又兼具了支持海外扩张的能力。由于拥有海军基地和国家级造船功能,故太仓可以供应服务的对象,还远远不止于国内。”


小武点头微笑道:“支持海军的功能我已经知道了,还是聚焦在供应链方面吧。”


八角捋须沉吟道:“那我们来举个例子吧。万历三大征你可知晓?”


小武点头正色道:“我略有所知。明朝中期以后,万历皇帝在连续十年之内,指挥明军在三个地方、几乎同时打了三个大战役。三大征是指在朝鲜半岛打日本人,在宁夏打蒙古人,在湘西和贵州打土司杨应龙。明朝都赢了。”


八角点头捻须道:“不错。从1592年起、在接近十年的时间里,明军在宁夏全歼了蒙古哱拜所部;又在朝鲜历经两大阶段、令丰臣五大老等人统领的20万日军败逃。”


“同时,西南的明军又在播州(遵义)一带逼令杨应龙自杀,彻底消灭了盘踞当地数朝、长达四百余年的土司杨氏。事后据户部统计,太仓之粮因同时运往宁夏、朝鲜和贵州三个战场充作军粮,减少了约二成(五分之一)。”


小武咋舌道:“这等超大规模的连续十来年大战,也只是让太仓粮食减少了五分之一吗?我还以为明朝入不敷出呢!”


八角大袖一挥,一张万历三大征的运粮路线表便飞了出来,笑道:“你可以从三大征具体的粮运路线,来体验一下太仓供应链方案。”


图表71明朝万历三大征粮运路线表

图表71明朝万历三大征粮运路线表


小武一把接过了表格,仔细看了半晌,然后抬头道:“这其中的第二个战役、也就是宁夏战役的运粮路线最难,我看不一定可行。”


八角吹了下胡子,微笑道:“你现在水平有长进了!这些路线都只是大略情况而已,实际情况还需要具体调整,但这里没必要写得太过详细。这第二个战役中的粮运计划,实则是将陕西的关中大仓粮食就近调往宁夏前线,同时将太仓的粮食经由黄河运去填补关中大仓。”


“虽然关中大仓的储量有限,但太仓粮库里一共拥有7个太仓、即49个大仓,其满负荷储量是关中大仓的49倍,补充起来绰绰有余。唯一需要考虑的地方只是在黄河上哪个地点、哪条支流卸货比较方便而已。”


小武恍然道:“这样两仓联运,就形成了完整的供应链方案,解决了宁夏战场明军的粮食和军用物资的需求问题!”


“记得蒙古王哱拜是困守银川城、被围半年后,水淹城破而死的。这也难怪---毕竟守城最需要的就是粮食,蒙古人缺粮而城外明军根本不缺,所以在围城中就只有等死这一条路了。”


图表72万历三大征之太仓粮运路线示意图

图表72万历三大征之太仓粮运路线示意图


八角又在一张地图上,比划了三大征粮运路线如何行进,笑道:“三条粮运路线中,最简单的还是朝鲜战场。因为日军完全没有制海权,所以将太仓之粮运往辽东和朝鲜十分容易。”


“而且运输距离直而短,海上的粮船又大、不受河流窄小的限制,所以相对容易些。包括中日两军停战对峙时间,太仓连续支持了明军7年军粮也没多大困难(1592年-1598年)。”


小武恍然一震,道:“太仓基地在支持海外作战方面特别便利。甚至一旦遇到了难以克服的难题,还能把粮食从海上再运回来。”


“相较而言,隋唐时的国家粮仓难以将粮食运往海上,如果用大运河与陆地来配合运粮,水陆联运的过程是缓慢的、单向的、只去不回的。一旦陆军被迫撤退,那就只能将好不容易运到前线的粮食和辎重烧掉了---隋炀帝征高丽就碰到了这种情况!”


八角呵呵笑道:“这个见解不错,有长进!太仓虽只居一点,但有海陆军驻守时很安全,至少到明朝亡了之时、太仓那里也没有事。”


“而衡量其对国家供应链方案的效益,有明一代所节省下来的粮食,甚至可以应付这等规模的‘十大征’战役,而且还不怎么影响粮库的日常其它用途。”


小武悚然惊叹道:“原来真相居然是这样?我还以为万历三大征把国家搞穷了呢!”


八角摇摇头,笑道:“万历三大征的军费,每一征折合白银都是数百万两。战后根据户部统计,总计是一千一百六十余万两白银;不过也有人认为是一千四百万两银子。”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个数字要远远少于、明末崇祯皇帝对付满清以及农民起义等筹措的军费饷银---六千余万两!”


小武脑门上出现了更多的惊叹号,大叫道:“原来真相居然是这样?---有人造谣说,明朝亡于万历、而不是崇祯,我被欺骗了多少年呀!”


八角呵呵笑道:“再说在三大征中、受到战争损害的地区,比如宁夏、朝鲜等,本来明朝就没有财政收入;而贵州地区的收入本来属于土司,此后才被收归国有,国家从没有收入变成了从此有了收入。所以结论是---万历三大征于国家丝毫无损而绝对有利。”


小武慢慢平静了下来,又道:“你觉得万历三大征一点也不亏?大明还有得赚?”


八角笑道:“那是当然。你注意到没有,三大征的过程虽然不短,但其中完全没有对本方无效或有害的损耗。也就是说,即使明朝方面要花钱、用粮,那敌人也需要花钱、用粮。这样耗下去,敌方疲敝交加,最后中国总会赢。”


“然而在明末,崇祯皇帝同满清的战争损耗则完全不同。辽东洪承畴战败投降时,其辎重军粮全部送给了满清。皮岛毛文龙被杀后,其部下耿精忠、尚可喜等人归降了满清,还附带白送了明朝倾力培养多年的红衣火炮部队。这使得满清通过战争反而强大了起来。”


小武大震道:“不错!这样一进一出,相差真是太大了。我完全明白了,明朝后期跟外敌的周旋考量,完全就是会不会指挥的问题,而不用讨论国家本身有没有问题!”


“但凡崇祯有万历几分之一的本领,就不会每战必输、越亏越多,敌方越赚越多,直至明朝垮台。将崇祯皇帝造成明朝灭亡的责任强推给万历皇帝,完全是黑白颠倒、是非不分的。”


八角嘴角一屈道:“现在你完全明白了?”


小武点了点头,也微笑道:“所谓‘明朝亡于万历’的论调肯定是明朝的敌人所为,因为他们惧怕‘万历三大征’这样的战争,所以想方设法在史书上黑掉万历皇帝。”


“反过来说,即使明朝从不打仗,存下5倍的银两、10倍的粮食,全交给崇祯皇帝;他依然会很快败光国库、然后身死国灭。只因崇祯根本不会指挥战争,所以敌人当然喜欢这样的皇帝,能让他们快乐高唱:‘没有枪、没有炮、崇祯给我们造’……”


八角嗤的一笑,道:“总之,太仓国家粮储在有明一代一直就不是问题,从未被用完过。长江、东海、大运河三大水路四通八达,发现哪里缺粮再运过去,拒绝‘折返跑’。跟历代相比大大减少了无效运粮和被动损耗,所以贮存和转运方案极其优越。”


“以太仓为中心的国家供应链方案、辅以单点对全国的网络设计是极其出色的。如果还能依照郑和的打算,保证其海军基地功能的话,那就更加完美了。”


“如此,明末同关外的战争就不是均势了。因为从太仓过来的海军可以随时在辽东和朝鲜登陆,支援皮岛毛文龙---想打就打、想走就走、任意所之、让敌人防不胜防。”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053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527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779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685评论 1 276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699评论 5 36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09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89评论 3 39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54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90评论 1 29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34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16评论 1 33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94评论 4 31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76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50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91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4,849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58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