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大家好!
周一的早晨总是有些辛苦,孩子们分别了周末两天,见到之后总有说不完的话,克制不住地想要互相倾诉,有个别孩子一边防着我,一边偷偷地和旁边的同学交流着。哈哈,我想,他们这时候应该是心虚的很吧。
中午看到一张有意思的照片,和大家分享,不知道你们会给它取个什么名字。
晨读是7:40开始的,学习了《公冶长》篇的第8章。这一章的内容比较长,有三部分内容。孟武伯问孔子三个问题:1、子路仁乎?2、求也何如?3、赤也何如? 这三个问题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孔子三个弟子是不是仁德的人,孔子对自己的这三个弟子的能力很了解,所以马上就分别评价了他的三个弟子各自的能力。从这里我们去体会什么是仁,也体会孔夫子他的标准那么的高,三个弟子都称不上是仁。
【原文】5•8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译文】
孟武伯问孔子:“子路做到了仁吧?”孔子说:“我不知道。”孟武伯又问。孔子说:“仲由嘛,在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可以让他管理军事,但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孟武伯又问:“冉求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冉求这个人,可以让他在一个有千户人家的公邑或有一百辆兵车的采邑里当总管,但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孟武伯又问:“公西赤又怎么样呢?”孔子说:“公西赤嘛,可以让他穿着礼服,站在朝廷上,接待贵宾,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
【评析】
在这段文字中,孔子对自己的三个学生进行评价,其评价标准就是“仁”。他说,他们有的可以管理军事,有的可以管理内政,有的可以办理外交。在孔子看来,,他们虽然各有自己的专长,但所有这些专长都必须服务于礼制、德治的政治需要,必须以具备仁德情操为前提。实际上,他把“仁”放在更高的地位。
虽然比较长,但是在解决了生字词之后,也通晓意思之后,我和孩子们一起又梳理了一遍思路,读背起来还是不难的。基本都是一问一答的形式,而且孔子的回答格式也基本一致的:先分析弟子的能力,再用一句“不知其仁矣”来结尾。相同的结构有助于孩子们的记忆。
从1月3日开始,爸爸妈妈们和孩子一起读,我都做了一个登记,主要是给孩子加分用的,有登记就基本不会错了。咱们基本上每天都有近20位家长和孩子一起读。有的是爸爸和妈妈轮流读,有的是全家都来读,听到这些美妙的声音,我真的是很开心。希望爸爸妈妈们能坚持哦。
今天开始,我们是上明年的新课了,准备上一个单元,我们年级里集体统一复印好的资料,早上已经发给孩子们了,请大家督促孩子保管好,保护好。今天上了第一课《古诗词》三首,回家后让孩子背掉,并请大家签名,我明天早上会查的,辛苦大家了。
下午复习了成语积累,感觉孩子们还给我的太多了,慢慢再复习巩固吧。这学期课本里的古诗有四首,今天再次让孩子们全部一起背了一遍,全部都背掉了。这几天上完新课有时间的话,我还要把四首古诗再默写一遍的。
关于做摘记的事情,因为这是自由的作业,很多家长向我反映孩子不愿做了,并求助于我,所以我做一个更改:从周一到周五,这五天做三篇摘记;周末两篇;每周五篇摘记。必须全部完成。我会查的,也请大家有力度地督促孩子完成吧。
今天分享的一日一得是:名
“名下无虚士。”这个“名”字,本为会意字。甲骨文①的左边是“口”,右边是“夕”。甲骨文中的“夕”与“月”本为一个字。唐兰先生认为,这就表明在月下说话的意思。也可以说是在月下呼唤名字。②是金文的形体,变作月下有口,其义未变。③是小篆的形体。④是楷书的写法。
《说文》:“名,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名”字的本义就是“名字”,如《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曰鲲。”大意是:北海有一种大鱼,它的名字叫鲲。由“名字”又可以引申为“命名”,如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其后名之曰褒禅。”这是说:从那时以后,就命名为褒禅。又可以引申为“名望”、“名声”,如《史记•西门豹传》:“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
请注意:《周礼•春官•外史》:“掌达书名于四方。”这里的“名”是什么意思呢?这是指“文字”,正如郑玄所说:“古曰名,今曰字。”
徐新云
2018. 01.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