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谈到这个话题,是因为身边实在有太多,因父母过于干涉并不如意的婚姻。
是的。即使我们活在当下瞬息万变的自主时代,对于婚姻,却常不能自控。自由恋爱再如何情投意合如胶似漆,要想终成眷属,还是要过父母这一关。
我哥,正是深受其害。
唯一庆幸的是,我爸除了催婚,还是催婚。
早在几年前的某个夏天,我哥就曾欢天喜地的带回一位娇俏玲珑的女朋友。对于这个没有妈的家庭,原本是件很让人高兴的事儿。却因为我爸在饭桌上提出,希望他们在半年内能结婚而吓退对方。
我说,爸你第一次见人家就说这种话不合适。我爸一顿可怜地说:“我老了没几年活了,想早点抱上孙子!”硬把我哥的怨气给噎了回去。
后来的两年多,我哥没再处对象。
我爸也没闲着,非常积极地给我哥安排各种相亲。说实话,我特佩服我爸的媒婆能力,但凡辖区内年龄相仿的适龄女性,我爸都能捞到。
直到有一天,我哥说他新交了个女朋友。我爸得知这天大的好消息,又是老套路——催婚。
我哥这次明确表态打算多谈两年再结。我爸又以新增人口能享受拆迁房屋补贴为由,继续催。我哥不胜其扰。未来嫂子爸妈听闻对方是拆迁户,也爽快的应允了。
于是,这桩喜事就在他们处了不到半年时,领证了。
那天,在我办公的电脑上,突然弹出我哥发来的结婚证照片。本该高兴的我却在第一时间弱弱地问了一句:“哥,你会幸福的,对吧?”我哥迟疑了一下,回了两个字:会吧!
果然。他们婚后过得不尽人意。从最初的三天小吵五天大吵闹到了分房和离家出走的地步。
那段日子里,我常看到一个阳光活力的青年整日埋头抽烟,一个青春可人的女子终日郁郁寡欢。
就这样吵吵闹闹一年多后,双方心平气和提出了离婚。而我爸还不明觉厉的在此时催促他们尽快要孩子。企图用孩子来牵制两个走散的人。
可他们到底为什么不眠不休地吵?不也有小半年感情基础吗?
其实,都是些小事。
没错,正是因为小事,所以才要离婚。
小到家庭卫生,饮食习惯,个人喜好,交友取向这些都能成为他们争吵的理由。而这些并不起眼的小事慢慢把并不牢固的感情,撕得支离破碎。这对于老人来说,当然就是小事。
就是这等小事,在我们这代人婚姻观中,却是头等大事。
比如你时刻注意形象他却随意邋遢。你热衷于享受生活他却嫌你不知节俭。你给他买份节日小礼物他却百般挑剔。你将开心的事与他分享他不知所云简单敷衍。你有不开心的事向他倾诉他却回你一句,当妈妈的人了,应该自强。
讲真,如此三观不合的人实在不该凑合。只有经过时间不断考验探索,彼此才能找到契合之处。显然,我哥嫂属于磨合失败的案例。
为了不让他们离婚,我爸也是煞费苦心。我家七大姑八大姨所有长辈都被我爸请来当过他们的调解员。我爸说,结婚离婚再婚都要钱,我更丢不起这个人。
我哥有次深夜给我发来消息:妹,所有人都反对我,你能不能支持我?
我隔着屏幕都能感觉他的无助。
最后这婚,在我嫂子承诺分文不要的情况下,我爸终于同意离了。这双才满27的青年,从此走哪儿都带上了离异的标签。
然而,事情并没完。
我哥离婚的消息很快传遍大街小巷。一时间他成了众矢之的。以至于他正常跟女性朋友开个玩笑,都会被大妈们一厢情愿扣上不正经的罪名。我爸更是顽固,我哥离婚前后一年多,都没进我哥家门。如若听到不堪入耳的舆论,我哥还得挨顿骂。家里亲戚也无一不责备我哥是浪子一个。
原本,他可以从那段不幸的婚姻里摆脱出来,却又被这样的“中国式深爱”和舆论,陷入另一个魔掌。
他每天两点一线变得不爱出门。有一天,他喝醉酒跟我说:“我这辈子,注定悲哀。我当初就是不该听爸的话慌着结婚 ,如果我们都再等一等,也许就能磨合的更好,或者能早点了解彼此并不合适, 也不至于到今天这一步,还耽误了你嫂子!”
我说:“谁让你自己这么没有主见呢?”
他点了一根烟,若无其事的说:“咱妈不在了,还能不对爸好点吗?我能怎么办?”
听他说完,我心里五味杂陈。
你能说是我爸害了他吗?
当然不能。人是他挑的,证是他领的。只是,这冥顽不灵的老头,以爱之名给我哥施加了太多感情压力。这爱里,包含了太多的控制。
年前,我收到发小的婚礼邀请,惊讶的我一刻钟内向四五个同学求证。因为两个月前,她还告诉我自己是单身。
扛不住我刨根究底,发小终于说出实情:她母亲查出乳腺癌晚期,临走前想看着她找到归宿。于是,家里人张罗给她相亲。面对即将死去母亲的遗愿,她也不敢有半点怨言。反而自我安慰说,其实我老公人挺好的,感情慢慢培养呗。
果不其然,前不久她深夜给我发来微信:这样如一潭死水的婚姻,我不知道还能撑多久。
我想你知道的。面对婚后不到半年就落寞的她,我并没有惊讶。
又是一个逆来顺受的可怜人而已。
在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中,子女和父母之间的亲密关系是终身制的。但在西方却有不一样的理解。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与父母的关系最为亲密,但随着逐渐成长,我们认识到独立的重要性。成年后,由夫妻关系转换为最亲密的关系并持续终身。
而中国的父母尤其是思想陈旧的家庭,很难意识到夫妻关系高于一切的意义。这也正是很多家庭婆媳矛盾不断的因素之一。我们从小就接收着来自父母,学校,媒体的讯号: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子女应怀感恩之心孝顺父母。很多父母更将含辛茹苦十几年挂在嘴边,不时给子女敲紧钟。稍有与父母意愿背道而驰的情况就是忤逆,无知。即使你努力与他们周旋,也闹不开那句:我们都是为了你好。
面对父母肆无忌惮又毫无保留的爱,子女何以忍心拒绝?正是因为这些不忍,忽视了自己内心真正的感受。矛盾在于,这些感受并不会因为于心不忍彻底消失,而是暂时退让。等到完成父母之命子女之责以后又会悄悄浮出水面。隐忍以后再浮出水面的真实感受,会有强大的能量,足以用来抵制一切盲从。
因产后抑郁携儿女双双跳楼自杀的湖南湘潭女子正是这样。若她的父母不用世俗的眼光判定是非,不以维护女儿表面光鲜的婚姻为目的一味教她隐忍,多关照她内心的感受,她也不至如此。
随着生活水平日益上升,我们身边也出现了越来越多与时俱进的父母。但如我父亲一般封建偏执的仍大有人在。从子女的学业,工作,婚姻甚至孙辈的成长都要出谋划策竭尽所能。
在此仅用我个人之言劝告那些以自我感受为前提“插足”子女的父母:请收回你们厚重的爱手,让孩子独自成长。哪怕选择有偏差,也唯有累过,方知闲,唯苦过,方知甜。
我那有缘无分的嫂子,在离婚半年后一次聊天中答复我:你哥是个善良的老实人,可惜我们都努力过了始终难以共存,祝他早日找到他的幸福。
这句话足以替我哥洗白了。
她一定是在那一年多里反复挣扎徘徊过无数次,才会如此从容。
我想,遵照自己内心的选择,在当下,都是最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