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离校后的学习中,我很少使用记忆能力,更多的是使用理解力。但今天早上我做了一个实验,证明了记忆能力在学习中的必不可少,是需要经过专门刻意训练的一种能力。
早上我读了一篇大约500字的文章,其中的200字阅读了不止一次。当时的感觉是我完全理解了作者在说什么,也能用自己的话讲述出来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按理解的程度来说,可以打九分以上。另外的300字,我进行了刻意的背诵练习。反反复复的默诵了好几次,还默写了一次,同时,对文章进行了一次口头的复述。当天晚上,时隔14个小时之后,我对早上的500字进行了重述,结果如下:只使用了理解力的200字,大部分已经忘掉,大约能回忆起20%;刻意记忆过的内容,除了个别用词不精确,可以100%的默写下来。这两组数据说明了,刻意训练的记忆力和理解力在知识提取的精确度是有天壤之别的。
02
在学习理论中,有一个基本的概念是知识调取能力。意思是说,你到底掌握了多少知识,取决于你能从大脑里调用多少知识以及知识的关联。调取有一个必然的提前,那就是要有储备。而记忆是储备的必要条件。所以,记忆能力是学习绕不开的一道坎。
但在离开学校的学习当中,我严重忽略了记忆的重要性,而错把理解力作为记忆力。比如说,当我阅读了一篇文章之后,感觉这篇文章写的真好。似乎我能和作者产生共鸣,我非常认同作者的观点,作者说的话、表达的思想正中自己的心扉。我感觉自己理解了作者,自己也被作者理解了。带着这种理解的满足感,大多数的学习到此为止。我以为理解了就是掌握了。但过了一段时间,当我在类似的场景,想要表达类似的情感思想时,总会有一种似曾相识,话到笔尖却死活想不起来的感觉。
在元认知领域有一个概念叫知晓感(Feeling of Knowing,FOK),指的是记忆提取失败之后,你相信某信息能够从记忆中提取但是现在又提取不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
如果对知识只做到了理解,而没有进行精准的记忆,也没有进行重复练习,很大概率就会出现上面的这种知晓感。你觉得你是知道的,但是让你具体说那是什么,你又说不出来。
前面讲到,知识掌握的程度要看调取知识的能力。只达到知晓感的知识就相当于没掌握的知识,是无用的知识。
而精准记忆过的知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这种知晓的痛感,可以被轻松提取。记得我读言君的《关于爱和生命,有只猫曾给过我启示》时,特别喜欢文章开头的这段话,于是反复吟诵,直至背诵出口:“数十年前,在老北京西四胡同的深处,有一个四合院,院中长着四棵枣树,春出碧芽,秋收绛果。”时隔几个月,今天我对这段话依然记忆犹新。
当然,并不是所有记忆过的的知识都能被轻松调取出来。知识长期不用会被遗忘,而且也会存在记忆偏差。然而记忆过知识不一定能被调取,但没有记忆过的知识是一定不能被调取的。
03
说到记忆,可能大家会和我有一样的感觉——厌烦。上学时候被老师逼着记各种东西,9门功课,门门不落。那时候不懂什么方法,大多数知识靠机械记忆,死记硬背,所以背的艰辛,忘的也快。导致后来,说到要背诵,就会产生深深的厌恶。而且还有一些人总在耳边唠叨这样错误的观念:“年龄越大记忆力越不如小时候了”。在我看来,可能恰恰相反,小时候因为理解能力有限,大多背诵靠机械重复,记下来的东西随着考试结束也就结束。而随着年龄增长,随着理解力的增加,记忆过的东西会越来越深刻的印在大脑中。只是小时候,我能更专注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记忆训练,现在却几乎在记忆能力上没有进行任何的刻意训练,所以看起来,现在的记忆能力远不如从前。
还有一些观点说:“在网络时代,我们不需要记忆。想要什么,上网一搜,只需要几秒钟就搞定”。我不否认这种便捷的搜索能力,但越是在这种时代,我觉得记忆力反而更重要。因为这个时代对创新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强烈。只有储存在大脑里的知识才会让大脑神经元在潜移默化之中构建起新的链接,才会在某些条件的触发下碰撞出灵感的火花。我相信牛顿被苹果砸到之后能发现万有引力,一定是因为他是那个大脑里已经储备了无数相关知识发酵的牛顿,而不是那个满脑空空,被砸之后还要问度妈妈这是为什么呢的牛顿。
04
那么,在这个信息繁殖力惊人的时代,哪些知识需要记忆,哪些不需要呢?在我看来,这个答案因人而异。如果你想写一篇动人的故事,不如先一字不差的精准背诵十几篇动人的故事;如果你想写出一篇爆文,不如先一字不差的精准背诵十几篇阅读量过十万的爆文。
记忆到底有没有用,我说了不算,谁做过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