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CA的年代,我们接纳了多少
2017年春天,老妈一场大病,肩负的压力突然倍增。原本一直觉得自己还“小”,别人不需要我的照顾,自己还可以为所欲为的做各种尝试,可就在那一瞬间,发现原来我已经需要扛起一个家了。不安、焦虑与恐惧感油然而生。
就在那一刻,我才回过神——“原来自己已经大学毕业正式步入社会近10年的时间了”。复盘近两年的自己一直处于寻觅、试探、回撤循环的状态,原来这个就是“迷茫”。
偶然的机会通过茹嫂接触到了教练,吴导(吴咏怡导师)提出了一个词瞬间让我释然了——VUCA(volatility,uncertainty,complexity,ambiguity;易变性,不确定性,模糊性,复杂性)。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原来我们所处的大环境竟是如此的多变、混杂,那我们工作生活在这样的年代,时而迷茫其实属于正常状态。
客观自我评价,才是最负责任态度
伴随着迷茫,不停的在回顾着过去工作的10年,最后以“工作平平、感情无获、成长无力,家庭无劳”作为过去的总结送给自己。看到自己这样的评价,内心的挫败感不言而喻。“如果当年….,那现在肯定就会……”懊悔的声音在脑海里不断浮现。
教练学习一年多的时间,听到吴导说的最多的词“中立、客观”,作为一个教练对客户最大的帮助,不是给方法、监督、鞭策对方,而是给予客户“客观、中立的反馈”,从而帮助对方成长。
那我给自己的评价是否客观、中立呢?其实想想,那些评价都是基于自我标准设定的过高所致。虽然工作算不上大展宏图,但也算稳中有升;虽然没有收获到理想的爱情,但也有可圈可点的经历;虽然没有为家人曾经做过什么,但我随时可以承担起家的责任。
发现自己原来没有那么“差”,正向的引导激发内生动力。
未来的路,就差一股“定力”
原来的迷茫,看似一种状态,实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基于对现状的不满意,不停地寻觅着新出路,有了一个新想法就开始与周边人探讨,有些论证后便开始小尝试,畏手畏脚的探着,一旦结果未达预期,立马车回到原位,就这样循环着不停试错,可终究没有结果。受挫的小心理,开始了怀疑与否定。
当对于迷茫予以释然,客观评估自我,积极正向的态度面对未来。问自己你希望你的后半生怎么过?30年后的你去向哪里?20年后的你是什么样?10年后的你可以怎样?5年后的你可以实现什么?那现在的你可以做什么?
放下当下的得与失、乐与苦、成与败。着眼于未来,看向远方那个“灯塔”。可能有起起伏伏、弯弯绕绕,但需要确认的是,我们是否在朝着“灯塔”的方向努力,而且是坚定的前行。这就是我理解的“定力”
学习教练一年多的时间,看似好像是在学习一门技能、专业或是职业。但实际是在修道。昌生学长曾经说过“教练是一种状态”,随着自己不断经历体会,我越发的认同他的观点。客观中立的态度对待环境、他人与自己;全然接纳过去,释然面对现在,展望看向未来;定力守住方向,动力付诸行动——这就是我对教练状态的理解。
让自己保持积极正向的生活状态,自然也会吸引更多的同道中人,好人自然有好事,好因自然得好果。
“修炼自我,影响他人”这就是为后半生最重要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