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明万历年间,日本的丰臣秀吉率领大军侵略朝鲜。当时的朝鲜李氏王朝重文轻武,无力抵抗,在很短的时间内便:“三都守失,八道瓦解”,朝鲜失守的城市,遭到了倭寇残酷的劫掠,光是晋州一个城市,便有六万人被屠杀。因此,朝鲜只能向它的宗主国中国求援。
从唐朝开始,朝鲜和中国的关系便十分密切。公元七世纪是朝鲜的三国时代,新罗在唐朝的帮助下先后击败百济和高句丽,统一了朝鲜半岛,新罗对唐朝俯首称臣。公元十四世纪,当时的高丽大将李成桂找到机会发动政变夺取了政权,并取得了大明王朝的支持,定国号为朝鲜,成为大明朝的附属国。16世纪末,日本大举入侵朝鲜,朝鲜不得已只能向宗主国大明求救。
▲朝鲜太祖李成桂剧照
01
日本在经历了长达数百年的战争之后,丰臣秀吉终于将全国统一,但由于部分军权依然掌握在领主手中,所以日本国内并不安稳。与此同时,丰城秀吉需要大量的钱财来支撑自己的统治,所以他决定将国内的武装力量统一对外——侵略朝鲜。
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丰臣秀吉率领15万大军从釜山登陆,一路所向披靡,明朝廷在得到朝鲜急报后,先后两次派出大军救援朝鲜。第一次战争后日本被迫接受了明朝的册封,但是没过多久,丰城秀吉集结了14万大军,于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再度入侵朝鲜。在这场战争中,有一位将领虽然不是领军主将,但是在整个战场上却起着威慑敌人和主心骨的作用,他就是监军参政王士琦。
▲王士琦画像
王士琦出生于明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年),他的家族是浙江临海的四大望族之一,家风清正。王士琦在32岁时考中进士,先后在工部和兵部任职。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王士琦被任命为重庆太守,在他担任重庆太守时,播州宣慰使杨应龙谋反,王士琦单骑前往与叛军营内招抚, 仅凭一己之力便将此事平定。因为此事,朝廷将他升任为四川按察副使。
02
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时任山东参政的王士琦与总兵刘綎一起归由经略邢介指挥,出兵援朝抗日。在刚刚进入朝鲜的时候,刘綎因为进攻没有如自己想象中顺利,便颇为丧气,导致军心不稳。王士琦在这危急关头,顿时站了出来。《明史·刘綎传》中记录:“监军参政王士琦怒,缚其中军,綎惧,力战破之。”刘綎在王士琦的威慑之下,果然一举击破了敌军。
▲倭寇剧照
此后在栗林一战中,王士琦与刘綎将日军围困了10多天,被围困的日军想要向另一日军将领目平义智求援,但王士琦早有准备,他一方面安排陈璘在海上伺机攻打,一方面率领陆军攻击日寇,一战告捷。
南原告急时,朝鲜居民争相逃离,王士琦的随从力劝他退守全州,但王士琦知道此刻自己的行为会影响全军士气,坚定表示绝不后退,以死报国。第二天一早,王士琦便带领所有官兵大张旗鼓地挺近南原。所有的朝鲜百姓看到此情此景,大为安心,又回到了南原,军心稳定,斗志昂扬。
▲古代朝鲜剧照
03
王士琦因为不是主将,所以在这场战争中史书上关于他的记录不多,但是他在朝鲜百姓和朝廷都有很高的声望,甚至远超过很多带兵的主将。在王士琦离开朝鲜,回到中国时,朝鲜百姓争先恐后的相送,沿途送上美酒美食,纷纷涕泪交流,不舍他的离去。朝鲜军民对王士琦非常佩服感激,便在全州立了一个“去思碑”来纪念他。直到现代,朝鲜人民也都还记得他,金日成1953年访华时,就曾提到过王士琦。后来韩国代表团来到中国时,也曾对王士琦表达过景仰之情。
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王士琦被派往江南巡抚,但由于他多年来积劳成疾,还未出行便因病逝世。王士琦一生为官清正,亡故之后也未厚葬,仅以草席裹尸而葬。
▲王士琦墓地
直到1956年4月,临海张家渡农业社的村民林某在建造家中猪圈时,无意中挖到一座古墓。考古学家在对其研究后,发现其中竟然有107件金器,价值极高,市场估价大约有10个亿。在进一步的研究中,考古专家惊讶地发现:这座古墓的主人竟然是王士琦。
在史书上记载,仅以草席裹尸而葬的王士琦坟墓中,为何会有这样大量的金器呢?原来是崇祯皇帝为了表彰王士琦的丰功伟绩,专门“赐祭葬”,为王士琦重新修建坟墓,并将这些金器赏赐于他,安置在坟墓中。
▲王士琦墓出土的金带板
结语
万历朝鲜战争之所以引人注目。有一部分原因是,明朝为了这场战争付出了巨大的财力物力,有人说明朝就是被这场战争给拖垮了。但其实,明朝灭亡的原因复杂,不能一概而论,但是这场战争确实对中国的历史进程有不小的影响。
参考资料:
《明史》
《明神宗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