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贯注(1)
过分依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和心智的成熟无关。过分依赖者只关心个人的滋养,只在乎自己的感受,只想自己过得丰富而充实。他们渴望快乐和享受,却不关心心智的成熟。他们也不能忍受成长的痛苦、孤独和寂寞。过分依赖的人,也从不关心别人心智的成熟,哪怕是他们依赖的对象。他们关心的,是别人能永远满足其需要。
不关心心智的成熟,爱就不能带来任何滋养以及任何形式的“精神贯注”,所以,它也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
我们必然容许他(她)有独立的思维和意志,因为真正的爱的本质之一,就是希望对方拥有独立自主的人格。
精神贯注(2)
真正的爱,不是单纯的给予,还包括适当的拒绝、及时的赞美、得体的批评、恰当的争论、必要的鼓励、温柔的安慰、有效的敦促。父母应该成为值得尊敬的领导者、指挥官,告诉孩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要依据理性的判断,而不能仅凭直觉,必须经过认真思考和周密计划,甚至是做出令人痛苦的决定。
“自我牺牲”(1)
爱得过分,还莫如不爱;该拒绝时却一味给予,不是仁慈,而是伤害。越俎代庖地去照顾有能力照顾自己的人,只会使对方产生更大的依赖性,这就是对爱的滥用。牧师应该意识到,要让家人获得健康,就必须容许他们自尊自爱,学会自我照顾。还要摆正角色,不能对家人唯命是从,要适当表达愤怒、不满和期望,这对于家人的健康有好处。我说过,爱,绝不是无原则地接受,也包括必要的冲突、果断的拒绝、严厉的批评。
“自我牺牲”(2)
我们真心去爱某个人,是因为我们需要去爱别人;我们生儿育女,是因我们自己想要孩子;我们爱自己的孩子,在于我们渴望成为充满爱心的父母。真正的爱,能够使人发生改变,在本质上是一种自我扩充,而非纯粹的自我牺牲。真正的爱,能使自我更为完善。爱,在某种意义上是自私的,最终的追求则是自我完善。当然,自私与否,不是判定爱的标准,惟一的判断标准是:爱———永远追求心智的成熟,除此以外,都不是真正的爱。
爱,不是感觉
爱的感觉与精神贯注密不可分。后者是把情感与兴趣“贯注”在外在对象上,并将其当成属于自己的一部分。精神贯注和真正的爱容易混淆,但仍有显著区别。
首先,精神贯注的对象,不一定是有生命的事物,因此就不见得具有心灵的感受。
其次,对某种事物产生精神贯注的人,未必会重视其心智的成熟。患有消极性依赖症的人,甚至害怕贯注对象成长和进步。
第三,精神贯注可能与智慧和责任无关。
最后一点是,精神贯注随时都可能消失。
真正的爱,须以全部身心投入和奉献,需要付出全部的智慧和力量。
健康的婚姻和健康的治疗一样,双方都得做出适当的牺牲,把个人好恶暂且放在一旁,给予对方更多的关怀和照顾。
真正有爱的人,不可能单凭爱的感觉行事。
真正的爱,来自双方心灵的意愿,而不是一时冲动。
真正的爱,是自我决定和选择,无论爱的感觉是否存在,都要奉献出情感和智慧。
时刻都有爱的感觉,诚然是一件好事,而爱能否持久地延续,取决于我们是否有爱的意愿,是否有奉献精神。
真正的爱不是忘乎所以,而是深思熟虑,是奉献全部身心的重大决定。
真正的爱,其价值在于始终如一的行动,这远远大于转瞬即逝的感觉或者精神贯注。真正的爱出自自我意愿,只能依靠实际行动来证明。“爱”与“非爱”的区别,正如“善”与“恶”的区别,有着各自客观的、既定的标准。爱是行动,不是空想,爱是一种客观存在,不是头脑的主观意象。
关注的艺术(1)
爱最重要的体现形式,就是关注。我们爱某个人,一定会关注对方,进而帮助对方成长。
体现关注,一种最常见、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倾听”。
倾听是对他人表达关怀的具体表现。大部分人不懂得倾听,是没有意识到倾听的重要性,或者不愿意为此付出努力。
爱,就像我们经常看到的那样,接受者要懂得给予,给予者也要懂得接受,它其实是一种“双向车道”,一种典型的互惠行为。
关注的艺术(2)
事实上,没有爱,父母就难以产生倾听的动力。
关注的艺术(3)
随着孩子年龄的变化,听与不听的平衡点也会改变,但总的原则没有什么变化,即,不论年龄有多大,孩子都需要父母的关注和倾听。
真正的倾听,意味着把注意力放在他人身上,它是爱的具体表现形式。此时,倾听者能够暂时把个人想法和欲望放在一旁,尽可能地体会说话者的感受。说话者和倾听者都能感受到爱的力量,进而都能实现自我完善。倾听者把注意力放在对方的话语上,会使说话者心有灵犀,更为坦诚,更愿把心灵全部敞开,而不是有所隐藏。这能增进双方的理解和信任,心心相印,共同跳起爱的“双人芭蕾舞”。
关注的艺术(4)
用心倾听,是一种爱的行为,而婚姻是其最佳的表达场所。
一般说来,我们在倾听时,要尽可能集中注意力。
倾听,是表达关注最主要的形式之一,而其他形式的关注同样重要,尤其是对于孩子而言。
懒惰者无法把工作做好。如果我们不那么懒惰,就会做得越来越好,越来越习惯。由于爱是一种特殊的“工作”,“非爱”的本质就是“懒惰”。
心得
真正的爱是允许对方有独立的思维和意识,还会以爱滋养对方独立人格的形成。这样当我们面对一个与自己观点与自己相左的人时,如何做到全神贯注的倾听,就是在考验我们爱的能力了。因此作者在前两个章节提到自律是爱的开始,也是原动力之一。自律的另外理解就是,在我们自身的能力还不能达到时,是否会通过自律来习得此项能力,比如说倾听。
爱是一种选择,不是一种感觉。我们常常会因为自己不再有爱的感觉之后,而对爱失去信心,真实的问题是我们爱的能力下降了,做不到全部身心投入和奉献了,我们的智慧和力量得不到滋养了。人的智慧是可以习得的,爱的力量来源于我们的选择,我们选择了去爱一个人,就必须投入时间和精力,首先做到“精神贯注”,最终的目标是双方的心智都在成熟。爱初始的目的是追求自我完善,但终极目标却是双方共赢——在一段真正的爱恋中,双方都完成了自我完善,成为一个独立人格的人,一个更完美的人。了解了爱的真正含义,我们才会对爱充满期待,才会懂得真正的爱并不是那么容易获得的,需要我们的自律去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去做一个更能关注其他人,更能体会他人处境的人,给别人更多的自重才是一种性格使然。
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人不懂得真爱的意义,更糟糕的是以错误的爱的定义指导自己的人生,生活中总有层出不穷的矛盾和问题,是因为不懂得爱是一种自我完善,爱是一种自律,爱是一种期待对方心智成熟的精神贯注,爱是全身心的投入和奉献,是智慧和力量在真爱中的体现。爱的能力可能才是我们需要修炼的内容。
对比今天阅读的内容,自己在倾听这一方面还做的远远不够。拒绝倾听的同时也关闭了爱的心扉。要知道倾听才能给对方足够的尊重,而尊重才能使他人看到自己的价值所在,也才有意愿做一个更好的人。倾听是关注最常见、最重要的形式之一,认真倾听应该是我们的另一只眼睛,看到我们忽略的东西,认识到我们错误的认知,知道我们该如何去帮助我们爱的人成长。当我们选择了去爱一个人时,先刻意去培养倾听的能力,学会倾听并不是一件易事,那么从今天开始刻意训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