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良大师
1.
前几天在一个群里发生了严重的撕逼事件。
起因是某人在群里问我社交的问题,当时我并不在线,于是有热心者代我回答。
「都啥时代了,还总想着搞关系,你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如何让自己优秀上!」
这话一出,多人附和。
提问者心有不甘,进行反驳,也获得一些人的支持。
于是,两派阵营剑拔弩张。
正当不可开交之时,藐视社交派使出了杀手锏,在群里抛出了几篇比较热门的文章。
大体都是「成功的人都不社交」或者「一般人的社交都无效」之类的主题。
倡导社交派拿不出证据,只好把矛头指向对方的态度......
等我上线,赶到案发现场,架已打完,但既然和我有关,借此文章也表达一下我的观点。
对于那位热心者的回答,其实反问两句,可能就会引发你新的思考:
* 这个时代怎么就和社交没关系呢?
* 社交能力难道不是一种优秀的表现吗?
2.
咱们先来谈谈社交和时代的关系。
先来一个问题:
请花10秒钟,默想一下你的5个朋友。
........
让我猜猜,里面是不是有你的亲属?或者你的同学?或者你的同事?
有没有发现,好像是某种注定的东西,将你们连接在一起。
你可以把自己像想成一块丢进水里的石头,以你为中心,会荡起一圈圈的涟漪,波纹所涉及的地方,就是你的人际圈层。
这种涟漪,是中国社会所特有一种社交结构,费孝通先生曾为此命名「差序格局」。
这种格局承载了血缘、地缘和业缘三种强关系,但似乎也带有某种宿命感。
反观西方社会,费孝通认为社交格局更像是一捆柴堆,个体就是一枝枝木柴,连接他们则是社交活动和社会组织。
我们不去评论「涟漪」和「柴堆」哪个更好,但很明显的是,前者相对封闭,后者相对开放,哪个更符合时代发展?应该不言而喻。
这个时代的特征是什么?
按小马哥的说法就是:连接一切。
这不仅仅是信息的连接,更是人与人的连接,这意味着更通达的协同网络,更多元的资源共享。
所以,亮明观点,这个时代,你必须有一种开放的社交格局,而不能仅仅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3.
第二个问题,社交能力是不是一种优秀的表现?
这本来是个简单的问题,只是被媒体搞复杂了。
首先,错误的定义。
他们总是把社交定义成「搞关系」、「找靠山」、「 不等价交换」......
这些就是社交吗?
你可以上百度查查社交的定义,它本身只是一种活动,由此而来的预期,是你自己赋予的。
你认为它是一种蝇营狗苟,它就是;你认为它是一种扩展智识、丰富阅历的手段,那么它亦如此。
其次,错误的论据。
那些社交无用论的文章,采纳的案例往往是「借钱时没人借」、「自己没本事别人也指望不上」......
这种神论证,我都懒得反驳,这些结果不恰恰说明了你在社交方面有多失败吗?
最后,错误的标杆。
这一招最狠,他们往往会搬出一些技术流的名人,然后说,你看,他们内向不善于交际,但他们成功了,所以让自己优秀才重要,社交并不重要。
且不说这些本就是小概率下的明星效应,也不说他们有拍档来弥补缺陷, 我就顺着这个逻辑说,王思聪不用奋斗,就能坐拥百亿,你也别奋斗了......
关于社交的重要性,我不想花过多口舌,这其实是在辩论和人打交道重不重要的问题。
我就问一个简单的问题,如果你连与人打交道的优势都失去了,你还用什么和人工智能对抗?
4.
如果你觉得社交能力确实重要,那么可以看看以下三条法则。
相反的,你还是不屑一顾,可以就此打住,出门左转,有很多教你做PPT、EXCEL的栏目。
一、切换场景,建立更多弱连接
你应该听说过「六度分隔法则」吧?大意是说,你与陌生的中间只隔着5个人,也叫「小世界」理论。
这个理论听起来很美好,甚至可以数学公式证明,但其实有个很大的BUG。就是「人群同质性」的问题。
神经网领导力机构 (Neuroleadership Institute) 的创始人大卫•罗克 (Rock),做过一个陌生人群体实验,证明了中国的那句老话: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没多久,不认识的人就会形成N个小圈子,而且这些圈子的距离会越拉越远。(如下图)
当小圈层形成之后,你所认识的人都在这个圈层内,所以所谓的「六度分隔法则」只在这个圈层里起作用。
讲个例子你就容易理解。
你旁边的同事,是你的人脉,可是他认识的人中,相当一部分你也认识,而且你们所处相同的圈层,所以他并不能为你认识特朗普有丝毫贡献。
所以,扩大人脉社交圈的办法就是切换场景。
也就是多去一些你没去过的地方,参加一些你本没可能参加的活动,这样会建立一些新的连接,扩大你的社交半径。
十几年前,我并不知道这个理论,但是从事销售工作的缘故,去参加过很多原本与我无关的活动。
比如泡在高尔夫球练习场,或者参加很多行业论论坛......
也许你会质疑这样认识的人不能深交,没什么用。
这说明你还是没有理解社交的本质。
就像前文所说的,这个过程中是你与他人经历碰撞的过程,你可以获得很多新的信息和体验,这些本身就是一种财富。
就像我现在的写作,很多素材都是那时的碰撞结果。
另外一点,不能深交的人脉无用,本身也是一种误解。
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写过一篇名为《弱连接的力量》的论文,揭示了很多大事的达成,都是依靠弱连接来完成的。
例如找工作,作者在美国做了广泛调研,发现最终帮上忙的并非亲人密友,而是那种夹生的关系者。
二、结交焦点人物
支撑「六度分隔」理论的是那个著名的送信实验。
实验者选出300名志愿者,他们要把一封信,从堪萨斯州寄给波士顿的一名股票经纪人,但不能直接寄,而是先寄给自己认识的人,以此传递。
最终有三分之一的信成功送达,中间传递的平均次数确实不超过5次。
其中一个有意思的地方在于,送达的信中,有近一半的信都经过了三个人的手,也就是说,这三个人连接了不同的人际网络。
格拉德威尔在他的著作《引爆点》中着重提到这种现象,他发现在人际网络中,有一种特别的人,他们是各个圈层的连接者。
我们可以称这类人为「焦点人物」。
所以,人际网络的真实形状,并非是我们想象中的均匀网状,而是节点伞状。
这个现象给我们的启发是:结交焦点人物,会让你的人际资源更丰富。
你一定会问,焦点人物都长什么样?根据《引爆点》的描述,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联系员:指那种热衷与各式人群交往,并保持联系的人。
---内行:指在某个领域的「达人」,那个领域的意见领袖。
---推销员:不是真的推销员,而是那种天生的组织者。(想想你身边是不是有那种特别受张罗事的人?)
诚然,人文领域的分类,一般很难穷尽和区隔,但以上三种类型,你应该都能对号入座,在实际中得以应用。
我们在从事行业营销工作时,确实有这种心得,往往找对一个焦点人物,就可以打开一个行业。
三、社交切勿太过功利性
和人打交道这么多年,我有一个很深的体会:
你只能将社交带来的收益,视为一种非期然结果。
什么意思?
就是说,社交过程中你不能带有企图心,否则,对方一定可以察觉到。
前凤凰卫视主持人梁冬,讲过一件事。
他刚刚进电视台,做采访,总想让对方爆出点有价值的东西,因为这样的内容才有人看。
于是设计话术,处心积虑,可是对方却总是处处提防,访谈效果很不好。
一次梁冬得了重感冒,还要去采访,只能放低要求,尽量少说话,和对方随便聊聊。怎知效果出奇的好,对方爆了一堆料......
这就是因为之前存在企图心,对方能识别出来,于是启动了防御机制。
之后的淡然,让对方也放下了戒备。
不要以为这是一种唯心主义,大卫·迪绍夫在《元认知》中揭示了这一现象。
人类大脑中的镜像神经元,可以识别对方的虚假情感,迅速释放信号。
所以,社交中,你应该尽人事,听天命,不要强求利益回报,而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双方的共情上。
5.
今天谈了社交的话题,希望对你有些帮助。我还想让你明白,社交的真正含义就在于「连接」和「组合」。
布莱森在其名著《万物简史》中说到:
「几万亿个游离的原子,以一种特别的方式聚集在一起,于是创造了你。」
你看,生命的本身就是一种「连接」和「组合」,那你为什么还要排斥它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