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赵薇拍过一个广告,广告词是这样的:人靠衣装,美靠亮妆。这话是对的,但还应加上一条:人美则要靠教养。
教养是什么玩意?度娘说:“教养,表现在行为方式中的道德修养状况。它是社会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个人修养的结果,尤指在家庭中从小养成的行为的道德水准。”
简单来说,教养这 玩意,就是你来到这个世界,经过一番耳濡目染,然后在待人接物、为人处世上表现出来的言谈举止。以中国人非黑即白、非好即坏的观点看,人,应该就可以分为有教养和无教养这两类人了。一般来讲,写字喜欢用“玩意”这词的,就属于没教养这一拨的。这时,有人就说了:“没教养的人,这没人教没人养的,咋地,就……就……就……长大成人了呢?按理说应该成为狼人啊、山猴子啊之类的啊。”你看,没文化,还真是可怕。说出这话,不仅是没文化,还没教养呢——居然变相骂人嘛,说人家是山猴子。又有人说了:教养如衣裳,那没教养的人,岂不是没穿衣服……对此,我表示无语——那画面略美,不忍直视,无声胜有声。
教养这东西,属于人类的专利,但并非伴随人类的诞生伊始就有。至少,在人类吃饱喝足着好衣裳前,没有这回事。所谓食色性也,仓廪不实,人的动物属性很难经受考验。很好的一个例子就是,二战时候,昔日的贵妇人为了几块面包,不顾昔日举办沙龙时的优雅,撕破脸皮。但是,在物质充盈,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就不一样了。人们,可以腾出了一些时间,来琢磨一下精神境界的事情了。如此一来,知礼节,明荣辱,自然成为人们日常言行举止的要求和追求。这样看来,至少是在原始社会后期,人类才开始有教养这样的概念:不争,要礼让;不抢,要大度;不偷,要明廉耻……诸如之类云云。
所以,三皇五帝时代,出于对尧舜禹德行的敬仰,人们推举他们为部落的首领。是为禅让。禅让制,这和野蛮背道而驰,却与文明衣褛相关。到了封建社会,那可更不得了。国内,四书五经,三纲五常,礼数多了去。古书文中,即便抛去王室祭祀、朝堂礼节之类的,针对个人的修身养性篇幅,也有不少了。国外,从希腊到东罗马帝国,再到中世纪,国家礼仪、宗教的规矩,那繁文缛节仔细算来,不比中国少。近代呢,以前的一些老旧讲究虽然没有那么多,但成文的礼节性的规定,不成文的修养规定类啊,倒也有不少(比如曾国藩的家书)。
至于现代,那更是不得了,虽然,不少人对此类东西是嗤之以鼻的,但是关于教养这玩意的相关论述比之以前,真是有过之无不及。诸如绅士,淑女之类的标签,也不是乱贴的,都是基于一定的言行举止。你比如,男士需要如何如何,女士需要如何如何。女士感冒了,男士就知道说:多喝水云云;男士感冒了,女士就说多吃药勿弃疗云云。现代社会,节奏比之以往时代快了不少,人和人的接触,短期内看,不过看的衣裳、容颜、气质、言行。而言行是深受教养影响的,同时也影响着气质。
教养如衣裳。好的教养,让人赏心悦目,如沐春风,恰似暖阳之下,穿着白色的衬衫的翩翩少年;没有教养呢,则让人好感徒减,心生厌恶,虽穿白色衬衫,但恰似电闪雷鸣之下,飘来飘去之白无常。
体现教养的地方无处不在,不管是独处,还是在睽睽众目之下。但我想,吃,应该是最能体现教养的时候了。
从古至今,吃都是天大的事。所以,老祖宗们,都留下了不少餐桌礼仪。这个细数下来,西餐礼仪只怕是要相形见绌了。不信且看:
不许吧嗒嘴儿;不许搅菜碟;不许筷查碗儿;不许嘬牙花儿;夹菜不过盘中线;不许吃饭咬着筷子;不许壶嘴对人;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只能夹跟前的;不能反着手给人倒水或倒酒;倒茶不能倒满;不许拿筷子、勺子倒酒;做客时,主人动筷客人才能动筷;吃完后,对还没吃完的人要说慢慢吃……这一套折腾下来,总的来说——就是吃饭时,小动作要少点,嘴馋要忍着点,对人要客气点。
从小吃在饭桌上,奶奶都会跟我说些如下的话:
吃饭时:
要等所有人坐齐了才能动筷;不能一边上菜,一边动筷(不过我觉得吃鸡腿除外哈);无论如何,左手都要端碗或是搭在桌面上,不能放在桌子底下;腰板直了,不能太随意;筷子不能竖着插在饭菜中;必要时,给人年老者,给不方便盛饭人的盛饭;别人夹菜的时候,不能从人家筷子的上面和下面穿插而过;要夹自己面前的饭菜,不要跨老远距离夹菜;好吃的不能吃太多,要学会留给他人等等。
祭祀拜神时:
行礼时,心中要有诚意;要遵守拜神的礼仪,对先祖要有礼貌;摆台上三茶五酒按规矩放;过程中,不能随便的东张西望,嘻嘻哈哈;洒酒后,烧纸的时候,不能翻过来烧;拜神完毕后要稍等一阵,才能搬走祭祀的东西等等。
诸如此类的,不少。虽然其中的很多举止要求,我并没有深得其要义——觉得自己文化还是不学无术,言行上还是不端不庄,但仍感谢这些教导。当然,吃饭、祭祀之类的仅是其中的一方面,教养是体现在方方面面的,很多的规矩不见得在小时候就得到教导的,后期的修炼如何,就得让学校、社会去教了。
事实上,现代社会,规矩其实也不比以前少,诸如商务礼仪的培训多了去了。下面来看一些有教养的细节方面的言行:
“1.别人对你说话,你起码要能接话,不能人家说了上句,你没了下句,或者一味地说着啊啊啊、是是是。
2.有人盯着你看的时候不要直视对方,假装没注意到。
3.女人一辈子不能手心朝上向男人要钱花。
4.最后一个进门要记得随手关门。
5.洗了手不要随意甩手,水会甩到人家身上,很不礼貌。
6.递刀具给别人要记得递刀柄那一端。
7.听别人说话的时候,眼神不要游移,否则会显得很没礼貌。
8.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放弃。
9.屋里有人的时候,出门要轻关门。
10.盛饭或端茶给别人时,如果中间隔了人,不要从别人面前经过递,而要从别人后面绕过递。
11.学会温柔学会聆听。
12.去别人家里,不要坐在人家的床上。
13.捡东西或者穿鞋的时候要蹲下去,不要弯腰撅屁股。
14.到朋友家吃完饭,要主动帮忙洗碗清理桌子。
15.学无止境,不仅要学书本知识,更要学会怎么待人处事,社会远比你想像的要复杂。
16.擦桌子的时候要往自己的方向抹。
17.打电话接电话第一句话一定要是:“喂,您好!”挂电话的时候,对方如果是长辈,或者你的上司,那么就等对方先挂了你再挂。如果你自己就是长辈或上司,那就主动先挂电话,别让电话那边的人等。
18.走路手不要插在口袋里。
19.不管什么条件下,仔细刷牙,特别是晚上。
20.早上一定要吃早餐,没有早餐也一定要喝杯水。
21.如果是弹簧门,不管是拉还是推,请先出后进。如果身后有人应主动把门扶好,防止门弹回拍到别人。别人为自己开门一定要说谢谢。
22.有礼貌应该是对所有人,无论是上司、长辈、餐馆服务员或是路边捡垃圾的老者。”
以上都是一些体现有教养的行为,当然,也有一些没有教养的行为。比如:说话总带刺儿,含沙射影,不把你噎得半死不罢休;明里一套,暗里一套;没事当着大家面来抠鼻屎等。
看罢上面的,估计你也会想:要是真按照这样的节奏搞下去,估计不被整死,也得落个半残的下场。米兔啊!!!
有人认为,文化水平高了,教养自然就上去了。这是错误的。文化跟教养还是有区别的。文化是知识,教养是言行,是态度,是习惯。
你比如说,某人吃饭的时候,人字拖,没洗手算了,脚也没洗,猫着腰,着长袖红衣。进餐前,已是“色香味”俱全的样儿,估计旁边的人还没开吃,已饱八分。完了,进餐时,在一阵一阵吧唧嘴的声音伴奏下,筷子与袖子合体,犹如在台上演着衣袂飘飘的舞剧,间中还带着嘻嘻哈哈,嘈嘈切切,不知道的,还以为在跳霓裳羽衣舞呢。但知道的心里都明白:这简直就是闹剧嘛。你再闹,激起众怒,你就得悲剧了。这就是从台上翩翩起舞长袖飘飘的喜剧,到桌底下满地找牙奄奄一息的悲剧的演变历程。所以说:很多的时候,得失,不过是一瞬间的事情。没教养,微不足道的事情,也会给你抹黑,黑死你。你说,上面的那人没有文化吗?有的,要不然能跳出霓裳羽衣舞那么好看?但是这人有教养吗?还真没有。
又有一人,不穿长袖,穿短袖的。话说,大夏天的,地铁上,周边都是空荡荡的座位,他不坐,偏学雷锋,长臂一伸,抓住空中把手。这一路啊,周边的人都闭着眼睛,连瞄都不瞄一眼。为啥?装睡呗。谁叫那长臂猿猴,腋下,毛略多……如此,看来,即便他是坐地铁去北大东门站,去上EMBA,教养看起来,也略显不足嘛。
再举一例。有一次,我坐电梯下楼。电梯下到一半的时候,电梯停了,有人进来了。一般乘电梯,人都是面向电梯门的。或者是,颜值高点的,站里头的,面向里边的镜子撩撩头发,拍拍脸蛋,抠抠鼻屎的,也是可以接受。但是,这大哥倒好,一进来就面向我,屁股撅起向着电梯门。我当时心里一擦,差点没把心中愤怒的火柴点燃,否则大哥估计早化成了骨灰。怒想:这大哥你是想来壁咚呢,还是等着电梯开门有人在你屁股上来两脚呢。这就是没教养的行为嘛,即便受教育程度上很牛掰。
所以,教养至少是有两个层面的。一个层面是“掌握基本的知识”。另一个层面指的是一个人的行为举止,为人处世是否得体斯文。
对此,梁文道先生在一次讲座中举了一个例子:
“假如我们在今天中国的社交场合,我们聊天突然有人说这个人了不起,他活得像陶渊明一样,意思是说这个人像隐士。我们聊天的人如果这时候听到有人说:“谁是陶渊明啊?”,其他人就会觉得这个人太没教养了,陶渊明是谁都不知道,这是第一层次的没有教养。第二层次更深层的没有教养是什么呢?就是假设你听到一个人,他连陶渊明是谁都不知道,然后这时候你就“哈哈”,“你连陶渊明是谁都不知道”,这时候你就变成一个没有教养的人了。一个有教养的人在这种场合该怎么办呢?他该假装没听到刚才那几个人说他不知道是陶渊明,然后继续的谈话,不让任何人感到尴尬,继续谈下去,这个时候我们称为比较有教养。又或者假设你听到一个人,他不知道谁是陶渊明,然后这时候你就开始联想,陶渊明啊,我给你说说他的故事,然后一连背出50首他写过的诗,用半小时对大家演讲他的生平故事,再用半小时补充后来世界各国的学者对陶渊明研究的成果,炫耀自己的知识。这个时候你也变成一个没教养的人。为什么?你笑别人没有教养就是一个没有教养的行为,你炫耀自己的知识,这也是一个没有教养的行为。有教养是什么?是不能过于肢体,它是心中的是分寸,在这个时候它是适度的,这个就是教养。“
关于分寸,再举一例:两人一起吃饭,一男一女。女生吃饭一般会慢点,所以呢,男生很快就要吃完了。这个时候,男生意识到自己吃快了,故意将节奏慢下来。最后,女生先吃完了,男生才接着吃完。我们说这个男生就有教养,有分寸:避免对方因吃得慢需人等待,而滋生的尴尬和不安。当然,如果男生吃得很慢,让女生苦等半天,那就是另一回事,简直没分寸、没教养到家了。
此外,教养除了和文化水平无关,跟家境的好坏也没有太多的必然关系。坐头等舱的人,不见得一定有教养;在田地里插秧的,不见得就没教养。家境不过是影响家教,而家教只是包含于教养。一定意义上讲,部分教养是可后天习得的。
教养其实不该用有无来划分的,其实这玩意也是有层次境界之分的。有教养的最高境界,我以为,就是不要因为站在高地,而俯瞰下面的人。要悦纳并理解。正如《了不起的盖茨比》里面的一句话:“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言行有点教养,还是必要的。但是正如前面做说的,注意分寸啊。
比如,下次,走在路上,有人碰到你的猪肘了,人家很抱歉地说声——对不起。您老就应该大人有量,说:“没事!”而不应揪着不放。如果是女生呢,可以再加一句:“大妹子,你没事吧?”然后如扫描二维码般,上下瞄其两眼,盯着对方的眼睛,眼皮如蜻蜓的翅膀般,眨啊眨,眨啊眨。你猜女生会怎么想?第一种情况,女生想:这人挺有型,眼睛还暗送秋波,不错嘛。第二种情况,姑娘想:这人眼睛有病吧(人家没说你脑子有病已经对你很客气了),怎么一眨一眨的眨个不停,一闪一闪亮晶晶啊。第三种情况,姑娘想:“你丫这招也能勾搭老娘,老娘今日心情不好,你倒是撞上了,气煞俺也。”勃然大怒,双手撩袖,甩出膘肉,一个个粉拳似冰雹般落过来,不砸得你面露桃花、满眼繁星,估计你也不会深刻体会到什么叫做“荷尔蒙冲动的惩罚”,什么叫做“没教养的代价”。
说了许多,道理倒是明白,然,目测,写完上面的几个字后,我估计还是会继续诸如“不刮胡子,留长指甲,穿沾菜长袖,飘来飘去,行不如风、站不如松、坐不如钟”之类的举止。
看不惯?你来咬我啊!我保证会跳只霓裳羽衣舞给你看。跳完后,我会撩起袖子,甩出嶙峋瘦骨,扬起猴爪,一耙,让你首先脸皮发烫,其次打个趔趄,再次鬼哭狼嚎,然后遍体鳞伤,最后连滚带爬加落荒而逃。完了,再慢悠悠远远地,瞄你一眼,大喝一声:“滚——犊——子!!!”
你瞧,这一不小心,就暴露了我衣裳的货色。
2016年1月 于北京海淀清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