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读书联,我最喜欢的是陆游先生的两句诗:
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先生原诗为七律,诗题为《题老学庵壁》:
此生生计愈萧然,架竹苫shàn茆máo只数椽。
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太平民乐无愁叹,衰老形枯少睡眠。
唤得南村跛童子,煎茶扫地亦随缘。
这幅好像是最纯粹的一副读书联了,上下联别的不讲、只说读书。没有任何世俗功利目的,只是享受读书本身乐趣――埋头钻到一大堆书中,一会穿越到古代、一会又回到现实;只见窗外一会黑(昏)了、一会又白(晓)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这样如痴如醉地消磨着。
不过放翁先生诗中的“一窗昏晓送流年”,说的并不是读书,而是说自己日复一日,生活简单重复。只是这两句单独拿出来当作一副读书联后,你可以将之理解为“读起书来没日没夜、废寝忘食”。
乾隆身边的大才子纪晓岚,一辈子嗜书如命,曾打趣说自己是“生死书丛一蠹鱼”,就像书中的蛀虫一样,钻到书里不愿出来。也很形象、很有画面感。
晚清篆书大家杨沂孙(1812-1881)先生曾写过一副———“置身百尺楼上,放眼万卷书中”,读来令人豪情满怀、不能自已。
先看上联“置身百尺楼上”。虽然现在“百米”以上的高楼多的是,但在古代,这“百尺楼”可算是超出尘世之外了,可以“不畏浮云遮望眼”、与天地精神独往来了。李白也说过“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嘛!
再看下联“放眼万卷书中”,其中“放眼”两字,笔力饱满,沉着痛快。单田芳老先生说评书时,要说大侠剑客功力深厚,常喜欢说“二目如灯”。大家想象一下,“放眼”好像就是这个感觉。两个眼睛就像两个探照灯一样,直要把万卷书中——字面上写出来的、字面后隐藏着的——统统给探照出来。
说到“二目如灯”,我们再看清代文人张廷济(1768-1848)先生的“远闻佳士辄心许,老见异书犹眼明”,虽然已经老眼昏花了,但一见到好书奇书,两眼还是会熠熠放光的!
曾任民国政府主席的谭延闿(1880-1930)先生,写过一副“坐据书城容跋扈,平分月地足相羊”,大笔如椽,很有气魄。
大家看上联,“坐据书城容跋扈”,书房就是我的小宇宙,我的地盘我做主,千秋神游容独步,万卷古今任捭阖。“跋扈”两个字,把自己在书房“傲睨万物”、“不可一世”的情态写得惟妙惟肖。
下联“平分月地足相羊”,意思大概是——月光温柔地洒落在大地上,我在月光下自由自在、逍遥徜徉。
为啥说“平分月地”呢?因为月光照在大地上,富人不会多得一分,穷人也不会少得一分,不偏不倚,人人平等,所以说“平分”。正是苏东坡在《前赤壁赋》中所讲的——“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此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而所谓“天下三分明月夜, 二分无赖是扬州”,不过是诗人为自己钟爱的扬州吹嘘罢了。
下联中的“相羊”出自《离骚》,意为“徘徊、盘桓、徜徉”,说人话就是“没事随便溜达”。《离骚》中原句是这样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
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
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说到这里偶然想到谭先生的湖南老乡曾写过一首《咏娃》:
独坐池塘如虎踞,
绿杨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作声?
既然下联说“平分”,那上联如改成“独踞”或许更好吧。
清代皇族才子盛昱(1850-1899)写过一副“种竹如培佳子弟,拥书权拜小诸侯”,语气虽然和缓,但也是大手笔、大气象——独处书房,环顾四周满架图书,就好像诸侯王检阅公卿士民一般神气。
下面一副是近代教育家马相伯(1840-1939)先生墨迹,“读书随处净土,闭门即是深山”。其语气不像前几副高调张扬,但平中见奇,言近旨远,意境很不一般。“百尺楼”、“放眼”、“跋扈”、“诸侯”等虽然气魄很大,但不免端着大架子, 非财大气粗是做不到的。季纶全中过进士,干过两浙盐运副使这样的肥差,有社会地位、有经济基础。谭延闿、盛昱等更是大富大贵,非一般读书人可比了。
陶渊明先生写过“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副“读书随处净土,闭门即是深山”似有异曲同工之妙。莫说皓月当空,绿荫正浓,就是拥挤的地铁上,嘈杂的商场里,哪里不是读书的净土?碎片时间都是宝,随时打开书本,随时进入状态,更是当下快节奏生活下读书人的基本功。
当然,回家钻到小屋里就更好了。门一闭,你就——书山如海一身藏,管他冬夏与春秋,山中无四季、寒尽不知年,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了。只等“饭已OK,出来密西吧”——再把你拉回到现实世界。
说到读书人的小屋,清代书画篆刻家黄易(1744-1802)先生写过一副“小屋如舟可容膝,异书为友得同心”,——房子小得和船一样,仅能把自己放进去。物质条件是艰苦了一些,但这又有什么呢?我有好书,有不一般的“异书”,像老朋友一样,大家一道迎昏晓、送流年,会心与共、其乐无穷。除此之外,夫复何求?
袁世凯的二公子袁克文(1890-1931)写过一副“自有琴书乐,而无车马喧”。这位袁公子名士派头十足,写的字也不落俗套。
(未完待续)
附:其它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