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坐在教室里面批作业。把本子还给学生的时候,发现她眼睛和鼻头都红红的。我随口问道:“怎么了?”这一问不要紧,本来憋住的难过马上流成河了。“我的笔不见了,才买的。妈妈知道了肯定会骂我。”“在座位周围好好找找,再问问周围的同学。”我改作业的动作没有停下。这一刻,我不知道孩子有没有觉得我很冷淡,但是经过三年,每天都有学生找东西的琐事,我已然没有当初事必躬亲的热情。我只是经常告诉学生:一是保管好自己的东西,不要随手拿随手丢;二是管好自己的手,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如果捡到了,要归还失主或交给老师。我一直觉得自己的教育是比较成功的,常常有学生做清洁捡到学习用品都会主动放到讲台上我准备的“失物招领盒”里。
下午,我把这件事忘得一干二净了。到了放学排队的时候,不见了笔的小A同学向我说再见。灵光一现般,我猛然想起了她丢的笔。便叫住了她:“笔找回了吗?”“没有,但是我发现我后面那个同学在用和我一模一样的笔,我以前从来没有看到她用过。”“把她叫来。”
当事人小Z很快就来了。我直入主题:“小A有只铅笔今天不见了,而你也有支一模一样的,可以给我看看吗?”她很快从文具盒里拿出了一支铅笔。“就是这支!”小A忍不住叫了出来。“一模一样吗?”我再次确认。她点点头。
我转向小Z:“一样的东西有很多。现在老师想听听你说。这支笔是你的吗?”“是。”她回答得很肯定。“什么时候买的?为什么以前没有用过?”“我今天才买的。”“谁给你的钱呢?”我想通过一连串的问题来问她,看她的回答和反应。“爷爷今天早上给我的钱,让我自己去买支笔。”对答如流,我一时也拿不准。“那么你是在哪个地方买的呢?”“就在学校上边的小卖部。”“不可能,我昨天去买的时候,小卖部阿姨就说,这是最后两支了,以后都不会进这种款式了。”小A急切地插了话。
“这样吧,你们俩现在一起去小卖部,小A,你问卖东西的阿姨,小Z今天去买过笔没有,就清楚了。小Z,你赞同吗?”她略带迟疑地点点头。
第二天,我去了解情况。事实证明,那支笔是小A掉在了地上,被小Z捡起来据为己有。在事实面前,我很震惊。捡了别人的东西不归还,老师询问不说实话,就连我提议去小卖部求证马上就要拆穿谎话了,都没有让我看出来丝毫慌张。我想我在学校都是从正面去引导他们,告诉他们道理,并常表扬拾金不昧的同学。这个孩子,怎么会这样?
到了办公室,这件事还让我耿耿于怀,就同同年级班主任摆谈这件事。结果,有个班班主任说学生抄袭作文,怎么问都不说实话,相当淡定,直到老师拿出一篇一模一样的作文,才无话可说。还有的学生 ,捡到了老师的书,趁人不注意据为己有。老师询问时还误导老师说:“是不是xx老师来拿走了?”最终事实摆在眼前,无法狡辩了,又欺骗老师家长不愿意买才这样做的。
到底是教育中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才导致孩子这样,很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