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女专栏作家的《人生的第三十三课》的其中一课便是:别人怎么想,与你无关,这样有点佛系,但的确有道理。
01 做自己而非演自己
前几日看《这就是铁甲》,郑爽质疑裁判误判,读秒有误,“是不是不发火就当别人傻子!”,当别人说爽妹子不懂真人秀节目的套路,大题小做。我想,当有一天,当你喜欢的演员正是你的同龄人,当她表达的正如你所想,你自然就会觉得她很了不起。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但是如果每个人都把人生过的如演戏,我们就没有了喊停的权利。我们学习用微笑去掩饰,“我很好,我没事!”成为与他人对话的基底。
莫文蔚在一次的采访中,有位记者问道“你长得不漂亮........."还没等对方说出”但是“,莫文蔚先声发言”对不起,我觉得我很漂亮!“想起她出道之初的光头形象吧,儿时理想剃光头 漂不漂亮靠自信。
所以,大多数人并没那么喜欢完美的人,你也不需要铆足劲儿掩面去做完美小孩。
02 投己所好而非投人所好
2015年学姐在朋友圈说,曾经想做一个好人,希望面面俱到,希望身边的每一个人舒服而喜欢自己,可是到后来才发现那竟是个可笑的错误。
欧阳娜娜在人生的每一阶段都会受到质疑的声音,小学成绩年级第一,被传言说和校长关系好,2011年赢得台湾大提琴比赛大奖,也被传言走了“后门”。,2013年读了世界顶级音乐学校,个人原因决定自学休学,被传言因成绩不好被迫退学。
欧阳娜娜一次说到“小时候希望每一个人都喜欢自己,懂事后才发现不可能!”
我们不妨想一个数学概率题,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多少人哪?曾经有个数据统计说,人的一生中会遇到2920个人,而纯粹路人的相遇,那数量好像毫无可言,人来人往,大多数人都是生命的过客,我们都是在相遇和遗忘中来回穿梭。
有人说,我曾经竭力想要成为一个别人喜欢的人,因为我的安静让我有点另类,后来几年过去,你会发现你不喜欢的那些人脉最终会漂流而去,因为那个圈子维存太难,最好的感情一定是没有兵器的毫无戒备状态。
所以啊,这个世界除了自己,都是别人,总会有人对你指手画脚,做自己就好。
03 最好的自己在未来而非他人期待里
小时候,妈妈经常说:“你这样老师会不喜欢你的哦”,“叫阿姨,没有礼貌别人就不会喜欢你”,“你这样不学做饭,长大后婆婆会不喜欢的!”我们在这样的唠叨中长大,拼命取得好成绩,让家长高兴老师欢喜;我们学着乖巧,让亲戚表扬邻居夸奖,努力做一个看起来完美的小孩,在青春时光里为了别人的期待,读书,背书,做题,努力做一个别人喜欢的小孩。
电影《谁的青春不迷茫》里,林天娇一直是妈妈的乖乖女,从小到大的“理想”就是妈妈的目标:考上清华金融系。爱上学渣高翔以后,她渐渐意识到,在自己一帆风顺的学业旅途中,她自己其实并不快乐。她像一个被牵着线的木偶,没有自己的方向。最终,她遵从自己的内心,成为了自己喜欢的那个女孩:学天文,走自己想走的路。
电影结束的时候,已经工作了几年的林天娇,那份对未来的笃定和对自己状态的满意,是她所有镜头里最美的部分。
徐静蕾在微博上说:“为什么我们要被教育做一个讨人喜欢的姑娘,而不是一个被自己喜欢的人?”,这也是我喜欢她原因。
当别人说她不结婚是脱俗的选择时,徐静蕾马上回答说,我不觉得结婚庸俗,但是也不认为“人必须或应该要结婚。”因为我能给自己所有的安全感。过去讲婚姻是保障,我从情感和经济上都不需要谁保障我。徐静蕾说自己是“婚姻无所谓主义者”。她说:“我无比相信爱情,所以我才不需要用结婚来证明。”
所以,听大多数人的意见,和少数人商量,自己做决定。再说,要是所有人都理解你,你得普通成什么样啊。
有一句白话说的好: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既然生活处处皆美景,就过好这人间好时节吧。
留下来,我们一起生活